苏联航母之1143.5型"库兹涅佐夫"号载机巡洋舰/航空母舰(1)发展沿革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俄文:Адмирал флот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Кузнецов,英文:Aircraft Carrier Admiral Kuznetsov,舷号:063),是苏联/俄罗斯海军隶下的一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是苏联/俄罗斯第三代1143.5型航空母舰的首舰 ,是苏联和俄罗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拥有斜直两段飞行甲板和滑跃式飞行甲板的航母 ,也是俄罗斯海军最新的唯一一艘在役的航母 ,是俄罗斯海军主力舰艇。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于1982年4月1日在苏联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建造,1985年12月4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服役,命名源自二战苏联海军总司令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现部署于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
研制背景
在经历了第一代航母的艰苦探索和第二代航母的成功建造之后,航母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苏联的认可。原苏联共产党*********后,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旨在组建并发展现代化的远洋海军,列宁格勒的涅瓦设计局(苏联第17设计局)为制定长期造舰计划而进行调研并得出结论"苏联海军需要航母",但时任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错误地评估了搭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反潜舰的价值,最终导致大幅推迟了传统意义上航母的诞生。
20世纪70年代,苏联计划建造代号为"1160"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及其后续改进型"1153",1977年由于乌斯季诺夫的命令,这两型航空母舰的设计工作停止,取而代之的是继续建造北约称基辅级的1143型航空母舰 ,该型航母初始设计原代号为"1143",在服役3艘后,第4艘的技术方案比原先变化较大,因此后续舰代号改为"1143.4"。(这个船以后我会挑出来讲。)
建造沿革
方案变化
1977年11月,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指示涅瓦设计局,根据取消的原"1160"和"1153"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设计方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案和继续建造的1143型航空母舰,来制定新的1143.5型航空母舰设计方案。这样涅瓦设计局不得不设计一种能够同时运用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弹射起飞飞机,并设有着陆拦阻装置的特殊航母。由设计局副局长埃菲莫夫的带领,设计人员制定出59000-65000吨的5套设计草案,最终于1978年4月选择了第5套方案。在该项方案中,主发动机与"1143"型相同,搭载2部弹射器,舰载机主要为米格-29K多用途战斗机和苏-25强击机,另外苏-27K战斗机的搭载量减少了35%,飞行甲板的面积比"1143"型增加了60%左右,机库规模扩大了30%,最多可搭载42架飞机。
1978年10月,苏联海军方面要求在2个月内制定出1143.5型航空母舰以及弹射起飞舰载机的相关技术要求方案,最晚在1980年之前完成,之后1981年正式开工建造并于1990年完工。但由于乌斯季诺夫反对建造航母,而戈尔什科夫又多次更改技术要求,设计工作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另外,涅瓦设计局方面出现了较大的人事变动,局长及主任设计师均被更换。最终1979年11月,戈尔什科夫批准了技术方案,并指示在不改变舰体基本设计的情况下将舰载机数量增加至52架,将排水量增加至65000吨。对此,原苏联总参谋部提出了反对意见,特别是一直支持将费用低的商船改造为直升机航母的总参谋部负责海军事务的副部长阿梅里科提出了强烈抗议。最终结果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指示为了控制"1143.5"型航母的排水量,用滑跃式起飞甲板代替弹射器,舰载机采用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这样,技术方案又推迟了2年才完成。
1980年4月,戈尔什科夫指示在1143.5型航母排水量限制在55000吨的情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况下,舰载机主要选用雅克-41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数量为46-62架。同年7月,原苏联海军空军、造船工业部、飞机制造部基本同意了涅瓦设计局制定的技术方案,中央舰艇建造研究所还对该方案进行了修改,在修正方案中,舰载机数量减少为46架,预警直升机改为垂直/短距起降预警机,安装一部苏-27K战斗机弹射器,并减少航空燃料的搭载量等,最终实现了55000吨的排水量。但是,与1979年时的方案相比1143.5型航母降低了30%左右的战斗力,因此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拒绝批准该修正方案,涅瓦设计局则不得不再次制定新的设计草案。
最终定型
在1143.5型航空母舰方案不断调整的同时,苏联1143.4型航母第二艘(即"1143"型的5号舰)的建造计划也在进 行中,其进一步的修改方案也已经得到了批准。1143.4型2号舰比1号舰增加了1万吨的排水量,并在右舷附近部署了"玄武岩"导弹(即SS-N-12反舰导弹,北约代号P-500"沙箱"),飞行甲板面积由6000平方米扩大到10800平方米,舰载机为40架。苏联海军又向造船工业部提出了将其舰载机数量改为50架,并将"玄武岩"导弹改为3K-45"花岗岩"反舰导弹(即SS-N-19反舰导弹,又称P-700"海难"),并采用垂直发射,飞行甲板采用滑跃式。几乎在同一时期,原苏联总参谋部决定停止研制弹射器。
1143.4型1号舰"巴库"号航母(后改为戈尔什科夫号航母)下水后,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始着手建造1143.4型2号舰,并开始改造船台。同时,涅瓦设计局制定出在1143.4型2号舰的技术方案中添加1143.5型航母要素的修正方案,并提交给苏联总参谋部及海军总司令部。1982年5月,苏联政府、国防部、海军总司令部批准了这个修正方案,同时将1143.4型2号舰的建造计划更名为1143.5,这就是后来被苏联/俄罗斯称为重型载机巡洋舰的第三代航母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该级航母原计划建造两艘,首舰库兹涅佐夫号,建造代号"1143.5";后续舰瓦良格号,建造代号"1143.6"。
舰名变化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由于苏联末期的历史及剧烈的政治风云变化,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舰名多次更改。库兹涅佐夫号的实际开工日期为1982年4月1日,当时它还是1143.4型航母的2号舰,舰名为"苏联"。1982年5月7日,由于1143.4型2号舰技术方案中添加1143.5型航母要素的修正方案通过,该舰的建造工作也随之中止。1982年9月1日,该舰以新的1143.5型建造方案而重新开工,舰名改为"苏联/ 里加";原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去世后,该舰于1983年2月22日更名为"勃列日涅夫";1987年8月11日,该舰又更名为"第比利斯";1990年10月4日,为纪念库兹涅佐夫元帅(其担任了18年的苏联海军总司令,也是苏联航空母舰的积极倡导者),该舰更名为"库兹涅佐夫"并一直沿用。
下期为1143.5型"库兹涅佐夫"号载机巡洋舰/航空母舰(2)建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