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兆惠12·黑水神迹 一统天山

2023-09-06 13:38 作者:烨天洋  | 我要投稿

关于明清战争兵员数为什么那么少的问题(个人观点):

一方面当然是数字比前边更准确。比如古代经典的,把后勤民夫、拖家带口的人员全算进军队总人数里,以及惯用的夸大数字以震慑敌人。明清时期由于军队相当职业化(甚至是世兵制),兵民之间界限分明,加上因为时间近各种记录留下来的也很多,军队人数就很准确。

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压根没分清“战争动员总规模”,和“具体战役投入兵力”,这两个基本的概念。其实,明清时期也不是没有传统的大仗,比如明清开国的系列战争,以及镇压农民起义的各种战争。但是人们在讨论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忽视这些,而只去分析战争中的具体战役——抛开总体规模,然后说每场战役里人怎么那么少——在战役级别上,受战场自然条件和人的指挥能力的极限限制,任何一方的总兵力再多,一次也只能投入几千、几万进入战场,可能整场战争有几十万人的规模并不假,但那一定只是国家层面或者分布在几百平方公里的面积上。鸦片战争中也有类似的问题,总有人说清朝几十万军队怎么打不过英军几千人,因为清军整体是有几十万军队,可都驻扎在全国各地,英国人上岸了能及时赶到战场的人数每次也就几千几万人。

最后的一个原因就是,明清时期有各自特殊的背景。就明朝而言,其中期以后陷入了对蒙古各部的治安战泥潭之中,正规军拉胯,地方上全靠克扣军饷养少量精锐家丁打仗,能打仗的军队数量一度很少(但在后金以及农民军崛起后,适应形势重新变多了)。而对于清朝,单就乾隆的十全武功而言,几乎全是对高原、沙漠、边境、跨海、丛林……等条件艰苦、后勤困难的地方主动出击(汉唐去新疆远征、唐朝军队上高原,也是撑死两三万的规模,和清朝其实差不多),即使是今天的中国,要在这些地方开战并且投入十万军队也极困难。而历史上那些动辄几十万、即使挤干水分也有很大规模的战争,几乎全是镇压流民造反,或者在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大战——因为不比边疆地区,在内地,兵员和后勤的供应几乎没有困难(或者说有一万种方法“克服”困难)。

兆惠12·黑水神迹 一统天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