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4考研考生必看 | 西南财经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

2023-06-10 22:06 作者:硕小牛MPAcc考研  | 我要投稿

一、自我介绍

学弟学妹们好!写完经验贴觉着有点恍惚,没想到初试前某天跟朋友开玩笑的一句话,现在真的要兑现啦。2022年9月28日我就是在各个软件上看别人写的经验贴开启我的考研之旅的,如今自己竟然也有资格写了,好神奇。半年时间过得好快,尤其是初试前备考的三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感谢自己85天心无旁骛的奋斗,经验贴也算是给自己这段时间的一个交代吧。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本科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2022年10月1日开始备考西财mpacc,历时85天,用时850小时,初试总分264(管理类综合能力176,英语二88),初试排名21/157,客观共扣了16分(数学-6,逻辑-8,英语-2),管综作文55分,英语主观30分(四川地区)。复试由于我是跨专业考研,且准备时间只有15天,所以成绩不太理想,最终以综合排名65/128的成绩上岸


二、初试备考经验

备考前言:

首先我想说,考研是综合能力的测试,每个人的基础水平、学习策略和考试能力都有所差异,无论看什么样的经验贴,有怎么样的噱头和吸引人的点,最终都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经验贴的好处只是用来提升学习效率,更快找到合适的备考方法,少走弯路,但是别人的经验是不能照搬的,一定要自己摸索。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和方法大于努力。从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开始,不仅仅是努力、备考时长的较量,更是信息差、战略战术的较量。

我的备考策略确实比较紧凑,因为当时没多少时间了,而且每天的学习时长比较长(后期日均12小时,而且不算在手机上背单词的时间),但一定是抓住了精髓的部分,所以如果长线备考的话,可以不用安排得这样紧张,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就好啦。切忌贪多,一定注重复盘,夯实基础,稳扎稳打。

(一)数学

①我每天睡前看几个王杰通老师微博上发的题,把题目和解析抄在本子上。王杰通老师的题目比较新颖,也有一定的难度,有余力可以选择性地看看~

②11月的时候超哥的给哥做俩题就开始更新啦,我每天都跟着做韩超老师公众号发的题,周末会看bilibili上面的视频解析。超哥选的题很有代表性,很值得做做滴!后期在网络上有一个很好的老师陪伴,也会觉得没有那么孤独了。(今年超哥推出了新的“给哥做俩题”模式,现在就已经在更新啦,大家可以关注他的公众号“韩超数学”获取最新资讯哦!)

10.1—10.15 高分指南(全部)

高分指南堪称管综备考宝典,基础阶段几乎人手一本,这本书覆盖面非常广,涵盖了管综数学所有的知识点。我一共花了半个月,每道题都写了,题的质量很高,很适合打基础。时间多的话可以给自己1-2个月来做这本书,不要嫌慢,一定要把地基打牢。

过程中如果有不会做又看不懂答案的题可以对应着去看看高分指南逐题精讲视频,但是我建议不要过度依赖网课,很容易有种学会了的感觉,但是一做题又被打回原形。

10.16—10.17 复盘高分指南

复盘的方法因人而异,我是做笔记+复盘高分指南上的错题和重点题,在网上找了高分指南的PDF,然后把不会的题和需要重点掌握的题的题干和答案一个一个粘贴在ipad上,然后打印出来,平时有空就看看,考前统一再看一遍,加强记忆。

其实研究真题就会发现,管综考题不会特别偏难怪,大部分都考察的是基础知识,所以夯实基础尤为重要,不要过度追求难题,不要盲目追赶进度,不要看别人进度很快就自乱阵脚,地基打牢最关键。

另外,我在复盘的那几天做了一点点韩超数学72技,发现这本书的难度跟高分指南差不多,没必要做第二遍了,所以后来就没再做了。全程跟超哥的同学打基础阶段可以做72技。

10.18—11.5 朱曦81绝(全部)

81绝属于拔高阶段的书,里面有些题目确实比较有难度,适合拓宽思路。跟高分指南的学习方法差不多,做题+复盘。

11.6—11.8 复盘朱曦81绝

11.9—11.20 朱曦200大思维定势

这个是朱曦老师后期出的课程,对于拔高很有帮助,虽然考试考不到那么难,但是我始终觉得平时做思维量或者运算量比较大的题有利于后期冲刺拿高分,对想要在数学上拿高分很有帮助,或许考场上某个难题中迸发出来的思维火花就是平时适度关注难题时学到的东西。

11.21—11.22 王杰通条充100题

王杰通老师的题和书主打一个难度,他的条充100题我个人觉得很有价值做,对于拓宽思路很好滴。

11.23—11.25 海绵周测题

别看它只是周测题,海绵的周测质量非常非常高,因为做了海绵的周测我直接垂直入坑海绵的各科老师和海绵出品的所有的网课和试卷。题目出得非常用心,不偏不怪,考点和容易掉的坑都是根据真题来的,很适合查漏补缺。很多题目看着很简单,但是容易出错,做完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11.26—11.30 朱曦条充拔高营

这也是朱曦老师配套200大思维定势的课程,强烈推荐。老师教了很多做题技巧,很适合后期冲刺的时候看,每一堂课都有两个多小时。老师研究了管综历年真题,有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讲课条理非常清晰,很擅长总结,对于做灵活的管综数学帮助特别大。

12.1—12.3 韩超真题书近20年的真题

12月了我猛然发觉自己还没开始做真题,所以就放弃了陈剑老师的《讲真题》,因为那本书有很多拓展内容,我当时已经没时间做拓展内容了,直接做超哥的真题书,上面是纯真题+解析。我从1号2号做了两天,每天花10个小时写真题,然后第三天复盘总结。

我在真题上花的时间有点少,这是我当时备考的不足,前面有点拖延,导致后期没时间好好做真题了。我建议花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力投入真题。做了真题之后会发现真题跟之前做的书和试卷的差别还是有的。在做真题的时候一定仔细揣摩真题的命题规律和套路,思考命题重点,然后调整自己的思维。

12.4开始每天一套管综

到12月我发现自己还没开始做套卷,我当时花了一些时间做了充分的攻略,选了市面上最有价值的套卷来做,因为当时许多试卷已经出了很久了,小红书上就有很多研友分享自己做完某些试卷的看法,我综合大家的感受选了几套适合自己的。12.4到考前我做了15套试卷:海绵三次月考,海绵的两套押题卷,王杰通八套卷,幂学的六套试卷选了两套来做。

其中我最推荐的是海绵的试卷,质量非常高,也是那个阶段最火的试卷,每做一套都会感觉有很明显的提升。我最开始安排每两天做一套月考卷,前一天做试卷+纠错,后一天看海绵的管综视频解析。有必要提的是,很神奇,海绵三次模考管综客观题的平均分恰好就是我考研时客观均分(121分),所以海绵试卷的整体难度比较具有参考价值,可以好好做一做,用来后期检测自己的水平。

每个机构出的月考卷的难度不太一致,做完可以看看社交平台上大家发的自己的成绩,有助于对自己的水平有比较清晰的定位,这在考研过程中是很关键的,一定要时刻清楚自己的水平,针对性提高。毕竟考研不是绝对分数的较量,排名大于分数。

最后三天考前复盘

考前一周左右我把之前在ipad上总结的错题与重点题全部重新做了一遍,笔记背了两三遍,笔记和重点知识能够做到内化于心就好啦。

(二)逻辑

①考前一周把近5年的管综真题+近3年的经综真题打印出来三刷,每道题都会重新回顾一遍自己的解析。

②11月的时候焕哥的给哥做俩题也开始更新啦,我每天都跟着做李焕老师公众号发的题,周末会看bilibili上面的视频解析。焕哥选的题很有代表性,题干很有趣,值得做做滴!

10.10—10.12 老吕bilibili上的形式逻辑课

老吕的形式逻辑我在备考初期就听说了,大家都一致好评,说一定要看。我花了三天的时间把bilibili上的网课看完了,也做了笔记。确实非常不错,强烈推荐~形式逻辑部分受益匪浅,自始至终我都对老吕那句“去除去否,箭头右划”印象深刻。

10.13—10.31 李焕72技书本+72技plus网课

我的逻辑部分是全程跟焕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我也比较建议只跟一个老师,因为每个老师对于逻辑的讲课方式不同,特别是论证逻辑,每个老师的授课体系很不一样,看的多了容易混乱。72技里面的题我觉得设计的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它避开了真题,这样的话后期用真题模拟的效果很好,可以测试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这一点很重要的!焕哥的plus网课也很不错,讲得很仔细,课堂氛围很轻松,是我那段时间的快乐源泉嘻嘻。

我在前期也做过几天鑫全的书,我总觉得排版和整本书的逻辑体系我不太喜欢,而且里面有真题,会影响后续做真题检验水平的准确程度。(但是也有同学喜欢鑫全的书,因人而异啦)

11.1—11.20开始每天做一年的真题(2003—2022管综+近三年的经综)

11月开始我每天做一套逻辑真题,从2003年开始的,做完之后对答案,然后去看bilibili上焕哥的真题视频讲解。虽然有的题比较简单,但我比较建议逐题的讲解都要看,因为逻辑真题是很宝贵的,浅尝辄止的做题或许能把答案做出来,但是会错过一些命题点,跟着焕哥把每道题都做透是很有必要滴~后期甚至看他的真题讲解到一种他说前一句我就知道他后一句要说什么的程度。他自己在某次上课时也说,达到这种程度之后说明跟老师的思路变得一致了,这样错误率就会大大降低。

还是想说逻辑的真题很宝贵哦,一定要好好珍惜,反复研究。

11.5开始每天一套“暖心计划-综合推理刷题卷”

焕哥11月的时候会在公众号发的刷题卷,我是从5号开始每天做一套。我个人觉得难度正常,可以用来综合推理提速,见识更多的题型。

11.21—11.30 真题透透营

这是后期海绵出的课程,我觉得非常非常好!我前面已经做过一遍真题了,真题透透营就当作二刷真题。每做一遍真题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近五年的真题值得反复刷。我在看真题透透营的时候把近五年的真题每一道题都写了解析,用来理顺思路,感受命题规律和做题技巧。

12.1开始看压箱底技巧课

这个课程因为后面我没时间了,我只看了一点点,但是强烈推荐的~我的感觉是跟真题透透营差不多,就是反复讲真题,内化做题套路和技巧。我当时是觉得我已经学明白焕哥的技巧和套路了,后面多做题巩固就好。

(三)写作

这个部分我花的时间太少了,因为备考时间太短了,所以在写作上花的时间很少。基本上就是前期看了张乃心老师bilibili上的系统课,大致了解了写作怎么写,然后每天晚上睡前看林斌老师《别让我背长素材》这本书,考前背了林斌老师的模版,对照着林斌老师真题书上的文章考前一周的时候在电脑上写了近5年的真题,手写了一篇作文然后就上考场了。考场上的作文是我第二篇手写作文。

写作部分我可以讲的经验很少,但是强烈推荐林斌老师,我自己觉得写作因为很主观,法无定法,很多行文结构和写作观点甚至每个老师都不太一样,选一个喜欢的老师跟到底就好,最好中间不要换老师,容易捋不清楚每个老师讲的东西,某种程度上他们讲的其实有点冲突的,但是能够让大家叫得上名字的老师肯定都很好滴,跟着不会出大问题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就在个人啦~我个人觉得林斌老师的写作课和写作书是最好上手的,老师的书也是写的非常非常用心且通俗易懂的,很好上手。大家注意买最新版本的,就是封面有老师的卡通画像的那本书。

(四)英语二

我始终坚信,英语水平的高低就是单词量大小的较量。所以我比较建议英语方面的备考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背单词上,可以用app背一遍,用实体书查漏补缺一遍。(我的时间比较紧,只在软件上背了8600+个单词,但是基本做到了每个单词都认识的程度,所以后期把时间花在数学逻辑上,没有再二刷了)。只要能够做到一张试卷上每个单词都认识,分数一定不会低的。我认为可以不要去看那些教阅读方法的课程,所谓的技巧很容易翻车,老师也是在历年真题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规律,想要考场上稳定的发挥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扎实的单词基础。我在英语上花的时间比较少,分为四个部分:

10.1—考前 背单词

每天不间断用墨墨背单词,我非常推荐这个软件,它每日背单词的数量能够自己设置,也很符合记忆曲线,可以根据其他科目的任务量进行调整。年底的时候墨墨出了一个年度总结,我一共背了8000+个单词,背了2w+次。我不建议把整块的时间用在背单词上,有点浪费时间,可以趁比如在食堂等着吃饭或者睡前把每天背单词任务完成。

10月和11月 做真题

这两个月一刷英语二的真题(2011-2022),做题的时间不固定,想起来就做几篇阅读,然后对照黄皮书的解析纠错,一定要弄懂每道题为什么出错的,然后把所有的生词标注并且抄写下来。墨墨有一个功能是建立自己的云词库,把生词输入云词库,作为自己未背的单词循环背诵。还可以搜索有用的词库,加入背诵清单。这些比较复杂,我后期可以出一个专门的帖子来介绍如何高效利用这个软件。

12月—考前 二刷真题

英语的做题手感很重要,我考前为了保持手感,每天做完一套管综之后做一套英二真题,和之前一刷的错误率做对比。其实这个时候有些题的答案已经在一刷的时候记住了,不是很能反映真实的水平,但是真题的重要程度远远大于模拟题,它的做题思路是模拟题远不能及的。通过二刷可以监测单词的掌握情况,熟悉命题套路,保持状态一直到考场。

主观题部分我可能没啥特别能够建议的,后期只准备了一周的时间,主要跟的老师是孙笑飞。没有看过什么视频课程,但是看了老师的讲义,讲义非常全面,老师给了很多模版的选择,也不容易跟别人撞模版。我比较建议参考市面上有名的老师的模版,然后总结整理成自己的模版,或者参考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把老师的模版句子换成作文书里的高级句子,就不容易跟别人撞模版啦~

其余也没啥特别的经验啦!我因为没时间了所以考试之前没有练过作文,但是很建议大家多多上手写作文,尽量学着用衡水体来写,这样的话可能在考场上可以多得几分(几分有时候还是很要命滴)

(五)高校备考策略

1、善于“借力”

备考中如果善于“借力”的话会大大提升备考效率滴~我总结了几个我在备考期间可以节约时间精力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①善于运用笔记博主的笔记。小红书里有一些专门总结知识点、课堂记录、重点习题的笔记博主,他们做的笔记非常全面精细,可以拿来作为自己主要的学习笔记,然后学习过程中在他们笔记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我在备考期间用了@非凡学姐的笔记,受益匪浅!我看了她写的王杰通老师的知识点总结和题源重点题,里面记录很多开拓思路的解题步骤,可以节约很多很多听课时间和购课成本,只看笔记完全可以看懂。

②善于运用公众号资料。

有很多考研博主经营了自己的公众号,里面会发很多全面细致的资料。我每天晚上都会刷他们的公众号,看看有没有适合我的学习资料。比如我考研期间关注了利之学姐,她发的红宝书重点带背的笔记对我帮助很大。每个人由于学习方法不同,需要的资料也不同,多找找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再比如有博主总结英语历年真题范文,有很多版本,也可以拿来背一背,这就省去了自己抄写英语作文的时间,把时间拿来不断记忆。

2、番茄to do

这个是考研期间我用过最多的软件,很多考研人都在用。我觉得这个app需要辩证看待。它确实可以一定程度督促学习,检验自己一天学习的效果,在学习状态与非学习状态之间划上一个明确的分界线。但是备考期间加入自习室,在自习室看到别人的学习时长,就很容易有焦虑感,觉得别人一天学那么久而自己没学多长时间,从而一味追求时长,忽视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最关键的,它的重要程度远远超过时长,切忌自欺欺人。

所以使用这个软件需要自己给自己建立正向的鞭策作用,用来监督自己,其次才是适当和别人比较。就像它上面写的,“时长不代表全部收获,找到对的方向并持之以恒吧”。

3、多找找适合自己的老师

我最近收到很多朋友私信让我推荐好的老师,关于这个方面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适合自己的老师。现在这个阶段,很多同学刚开始备考,或许看了一段时间网课发现这个老师不适合自己,这个时候可以多试试其他的老师,还有时间滴,现在一点都不晚~可能别人推荐的某个老师适合别人不适合自己,所以跟着某个老师学不太明白的时候不要首先怀疑自己,多试试其他老师。在市面上能叫出名字的老师,都是经历过很多考研人的检验的,跟着学习一定不会出错的。

4、定时检测自己的水平

考研和高考都属于选拔性考试,但是高考前会有很多次模拟考试,清楚自己的水平和定位,而考研相对来说是摸黑前行的。所以我建议后期的时候做一做市面上比较有名的模考卷,做之前可以先看看网络上其他研友对这份试卷评价,尽量选择难度适中的试题。做完之后和身边的研友或者网络上的研友对照一下错误率。

大家经历过高考应该知道模考对成绩的提升有多重要,所以考研期间对自己的水平有比较清楚的把握是很重要滴,有助于及时调整方向和学习策略,了解自己的短板。

5、不断调整备考策略 注重战略战术

管综的备考非常注重战略战术,越到后期试错成本就越高,时间成本也越高。所以或许大家在备考初期已经根据一些经验贴制定好了备考计划,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备考进度、市面上新出的课程、老师风格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我在备考期间每天晚上睡前除了背单词,会刷小红书上别人发的帖子,了解每个老师的风格、试卷难度、网络上研友的进度、每个阶段需要做的事情等等,然后记录下来,对自己的策略做出调整。

最后还想说的是,管综不止是努力和学习时长的较量,更是方法技巧的较量,好的学习方法一定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六)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1)适当加几个高质量的备考群

我在考研期间误打误撞加了两个备考群,群里大家相互鼓励的氛围和信息共享的资源对我帮助很大,群里总有大佬答疑解惑,在大家的讨论中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报考相关信息,也能了解同时间别人的备考进度,这些闲聊在我学习疲乏时非常能够治愈我。特别是,很多朋友考研是孤注一掷、断绝与外界联系的,这样很容易错过重要的信息,而备考群就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来源。

我之前听说有人因为备考学习太投入错过了报名和审核时间被迫二战,考研报名流程比较复杂,所以一定要多多关注重要信息。

(2)不要看太多网课

我总是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问我哪个老师的网课比较好。关于这一点我并不想推荐哪个哪个老师,因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多听听多比较,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我想说的是千万不要沉迷于听课,很容易有种自己啥都学会了的感觉。特别是数学科目,独立思考+多多复盘总结比听任何课都有用得多。做题的经验和技巧不能完全依托老师来传授,想要真真正正掌握需要自己摸索,这样才能记得牢固,考场上才能发挥出最本能的做题习惯,短时间内拿到高分。

(3)保持自己的节奏

考研期间可能大家会在网络上刷到很多有些传播焦虑的帖子,说自己目前已经学到哪哪哪了。这个时候一定不能焦虑,你要清楚能够自信地在网上发出来的进度肯定是很快的,而且别人到底掌握了多少是我们无法通过几张图、几段文字能够看出来的。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很多朋友在开始考研的时候就给自己制定了每天要多早多早起床学习的计划,甚至有博主发考研作息表。但是我自己觉得多早起床不重要,能够保持自己的节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时段更关键。我考研期间每天睡到自然醒,大概十点多起来吃早午饭,然后开启一天的学习,晚上十点半回到宿舍继续学习,一直到晚上的一点多,有时候晚上不太想学了也就早睡了。我想着我每天备考已经很辛苦了,能够睡到自然醒是这样的日子里为数不多的幸福了,不用勉强自己。所以几点起床无所谓的,不用在这件事情上焦虑,睡个好觉。

(4)注重真题

市面上所有的模拟题都不能匹敌真题的重要程度,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注重真题的研究。数学真题根据自己的情况多做几遍,把题归类,举一反三(可以做一做陈剑老师的讲真题),每做一遍都会有很大收获;逻辑真题留着九月或十月的时候模拟,检测自己的水平,每一道题都最好听一听bilibili上李焕老师的讲解,近五年的管综和近三年的经综因为命题套路有迹可循,可以尝试手写解析,理顺思路。


三、复试备考经验

Ⅰ、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1日

复试分数线公布:3月14日

复试名单公布:3月14日

进行线下复试:3月25日-3月26日

录取名单公布:3月31日

Ⅱ、复试内容

(一)复试科目

专业课满分为100分,各部分考核比例分别为为专业笔试(70%)、专业面试(15%)、外国语测试(5%)、思想政治理论测试(10%

(二)综合成绩比例构成

综合成绩由初试部分和复试部分构成,满分为100分,综合成绩计算方式:

1)初试满分为500分的专业:

(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

其中,复试成绩=专业笔试×70%+专业面试×25%+外国语测试×5%

2)初试满分为300分的专业:

(初试成绩÷3)×70%+复试成绩×30%。

(三)综合成绩构成

笔试:专业课笔试

面试:专业课面试、外国语测试、思想政治理论测试

(四)复试比例

1、专业课(满分100分)

线下问答+笔试

主要考核内容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

2、思想政治理论测试

线下问答

3、外国语测试

英语口语问答

(五)复试流程

1、笔试流程

2、笔试注意事项

1、重难点:专业课,题量少但是分值高。

2、对于知识的熟练度和准确度要求高。

3、专业课可能出现不及格情况,复试成绩未达到60分的,不予录取。


四、学姐寄语

戒骄戒躁,务必坚持。


24考研考生必看 | 西南财经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