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法建交
法国是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在这之前,英国给我们的关系仅仅只是代办级。戴高乐则是直接把外交关系提升到了大使级。1962年3月18日,法国同阿尔及利亚签署了埃维昂协议。结束了阿尔及利亚战争,1963年十月,戴高乐派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携带他的亲笔信作为特使访华,并同我方领导人商谈建交事宜。埃德加富尔在中国受到了隆重的接待,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陈毅,外交部长先后在北京,上海对他进行多次会谈。一开始,富尔还试探性的想保留一个低级别的法国领事官员,在我国台湾,但是被周总理严厉拒绝了,这一点,后来法国做出了让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当时联合国代表还是湾湾。 双方达成了以下协议,一,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 二,法国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和地位不再支持所谓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 三,中法建立外交关系后,在台湾所谓中华民国政府撤回驻法国外交代表及机构情况下,法国也因相应的撤回他在台湾的外交代表及其机关。 1964年一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在北京和巴黎同时发表了仅有两句话的简短外交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 一月31日,戴高乐总统召开记者发布会,正式承认中国,并且发表了那一段对中法建交颇有影响和纪念意义的讲话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地球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比有记载历史还要悠久的文明古国,这个民族具有充沛的勇气和才智,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发奋图强。他还强调,中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共产党有效的管理几乎整个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他特别的指出,法国应如实承认世界不能无视中国存在。最好戴高乐还挪移了一下,说目前还在观望的某些政府会觉得迟早效仿法国。再后来,普遍学者认为,戴高乐指的应该是英国和美国。 这个建交对世界外交史是外交核爆炸级别的影响,他打破了美苏把他的两极格局所采取的一列战略行动,由少数国家保持反对或保留意见,美国甚至向法国政府表示强烈抗议,但戴高乐不予理睬。 从此,双方进入了一段蜜月期。纵观整个外交史,中国和法国的关系先是蜜月期,后来陷入低谷,但到后面又重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无疑在冲击着两极和单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两国建交富有历史性的意义和使命。 资料来源从戴高乐到萨科齐,作者,蔡方柏 戴高乐传,戴高乐总统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