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对技术的影响

马龙和张继科的器材不同,正手拉球的细节也不同;张继科和波尔的器材不同,正手拉球的细节也不同。马龙是用的内置968,这板子配特制狂飚,持球是最久的,脱板是相对慢的,所以马龙的拉球,它的节奏就看起来更“丰满”。脱板不那么快,你手上的动作就可以做得更舒展,动作和脱板速率有关系的。张继科用的老码vis,脱板比968更快,所以正手的动作肯定就需要更紧凑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马龙和张继科都是用的特制狂飚,特制狂飚的持球是远好过市场版的。波尔也是外置alc,但他是特制蝴蝶,之前主打t05,后来打过t05hard,现在打d09c,但不管是那种,波尔用的器材,他的脱板速度肯定是超过张继科的配置,也超过马龙的配置。
他们的器材,脱板速度都没那么快。如果你搞个41度普狂贴市场版vis,那个脱板速度才是离谱,嗖的一下,你手上几乎没有感觉,球就走了。我自己是试打过特制狂飚,也试打过明星国套的,那裹球感确实完全不是普狂能比。主要是vis本身脱板就挺快,硬上加硬,普狂贴它,哪怕刷四遍油,脱板还是快,海绵还是硬梗。
所以热衷学技术的球友,尽量别买vis,主要是vis配胶需求高,你给它配蓝国刷油,或许脱板还是挺快,非得到明星国套的水平,那个脱板速度才不那么快,手感才特别完美。这个没法,vis本身脱板快,你再配脱板快的普狂省狂或者德套,拉球肯定发闷发木,手上没感觉的。
脱板越快,动作越是容易变形。不信,你搞个cl配普狂刷油,你的动作就能做完整;如果是vis配普狂,你的动作就很难做完整了。虽然持球是难以量化的,但确实是能感受到的。你正手拉球要做动作,那肯定是有时间的,我们假设专业的拉球发力只需要0.1秒,而业余的是0.15秒。vis加普狂,它可能0.08秒就脱板了,而cl加普狂,0.18秒才脱板。那么实际的情况就是,专业的用普狂拉球也会觉得脱板偏快,难以加旋转;而业余的用cl加普狂动作才能做完整,才不会感觉球脱板太快,导致手上没数,动作做不完。
实际上别说vis,樊振东alc配39度无机蓝省,刚刷油的时候,依然觉得脱板略快,不是很快,但确实偏快,比g09c更快。可能过几天,膨胀油稍微失效之后,脱板就不那么快了,拉球反而更实在一些。
正手拉球,最怕的就是脱板太快,尤其是拉下旋,一旦脱板太快,你动作没做完,球就掉了,掉一般就是下网。上旋球拉球其实也害怕脱板快,脱板快,往往是容易掉球,要么就出界。不管怎么说,脱板太快的甚至连专业队都控不住。
所以,我这其实有解决方案的,要好好学技术,就就搞个脱板慢的,起码你动作做完,球才出去,这就是合适的。脱板太快,你就得拼命往上加摩擦,最终就是动作变形。但这没法,你不往上加摩擦,那就拼命掉球。专业的因为动作完成度高,反应快,速度开,所以对脱板快的器材包容性更好,但也不是无限制的包容。因为练球是一方面,实战又不同,实战很多球不合位,来球很突然。所以我们会发现,国家队基本上只打alc,不打salc,也不打zlc和szlc,因为alc脱板没那么快,而且alc和特制狂飚的兼容性是最好的。
业余普遍动作完成度不高,成熟度不够,就更不应该追求脱板快的配置了!脱板快,往往底劲足,速度快,但你要拉球就很费劲了。除非你不学弧圈球,否则脱板快的配置还是不能太贪图的。你贪图一时的畅快,但起下旋,上旋反拉快带这些就很难了,脱板快是双刃剑。而且脱板快的底板,普遍难以发挥狂飚旋转诡异的优势。所以马龙自从换了968之后,再也没有换过别的球拍,那是有深刻道理的。
脱板速度是硬性指标,虽然搭配不同套胶能中和一些,但能中和底板的套胶普遍贵!所以,你是纯粹追求爽,还是追求学技术,这个在选择器材的时候就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