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落后于西方音乐?湖北出土的一件文物,完全颠覆了这一说法
我们经常说:唱歌难听是因为五音不全,这个“五音”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价,但现代流行音乐都是由西方的七声音阶组成的,也就是“do、re、mi、fa、sol、la、si”,世界音乐史学界一直认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五声音阶是落后于西方的七声音阶的

直到1978年,湖北的一座楚国古墓中挖出了一件宝贝,完全颠覆了这个说法,那这究竟是什么宝贝能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

它历经2500年,分为65件,重达2567千克,在挖掘过程中需要三辆吊车同时发动才能将其抬出,它的音律不仅打破了中国古代五声音阶的传统规律,而且超越了西方七声音阶,甚至拥有12音律,总音域多达5个八度,其音乐表现的丰富性仅次于现代的钢琴,这件宝贝就是国家级文物,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虽然来自2500年前,但至今仍完好如初,既能演奏知音难觅的《高山流水》,又能演奏甜甜蜜蜜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但让人意外的是,每一个编钟都写有两个音律名称,就像钢琴用黑白琴键来表示不同的音律一样,这让现代音乐家糊涂了,难道这个沉睡2500年之久的编钟还能呈现一钟双音的奇迹吗?

这也正是曾侯乙编钟的绝妙之处,由于它铸造形状如同两片瓦片合扣,再加上钟壁厚薄的设计,当分别敲打正鼓部和编钟侧面时,我们能够很清楚的听到两个不同的单音

今天,人们将这最古老的乐器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世博会开幕式上创造了前所未闻的磁悬浮编钟,当我们再次聆听这穿越2500年的钟声时,依然被这古老的中华之声所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