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心、理、心理,神,政、治、政治,修
牛顿86、形而上学,心、理、心理,神,政、治、政治,修
亚里士多德(百度百科):…
亚里士多德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
…伦、理、伦理,学:见《牛顿85》…
…形而上学:指对世界本质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所构建,称其为“第一哲学”、“第一科学”。
原始哲学的一个门类,指对在无法用经验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对世界本质的猜测…
(…本、质、本质:见《欧几里得22》…
…研、究、研究:见《欧几里得42》…
…抽、象、抽象:见《欧几里得20、21》…
…概、念、概念:见《欧几里得21~23》…
…原、因、原因:见《欧几里得199》…
…哲、学、哲学:见《欧几里得110》…
…科、学、科学:见《欧几里得4》…)
…心:见《伽利略15》…
(…《伽利略》:小说名…)
…心理: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
(…反、映、反映:见《欧几里得22》…)
…经、济、经济:见《欧几里得157》…

…神(百度百科):形声兼会意字。“神”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图1),商周时期也把“申”作为神仙的“神”。“申”的古字形是天空中闪电的形象描绘。古人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常常把各种自然现象当作神灵看待, 以“申”为“神”说明了古人将闪电看作神迹。
金文的左边的示字,也就是一个供台、祭台,表形;右边的申字表声也表义。两相结合,表示供奉、祭奠(diàn)、尊崇的是一个精神的东西,是一个神灵。
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由表示祭台的“示”和表示雷电的“申”构成。
神字的本义是天神,泛指人们身体上的精神和虚无缥渺的神灵。
神由精神、神灵引申为异乎寻常的、不可思议的,如神速、神奇;又引申为注意力、精力,如劳神、伤神;又引申为表情,如神情、神采…
[…形声:一种造字法…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
…会:理解;懂得:体~。误~。心领神~。只可意~,不可言传…
…意:意思:来~…
…会意:造字法之一。会意是说字的整体的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如“信”字。“人言为信”,“信”字由“人”字和“言”字合成,表示人说的话有信用…
…会意字: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神(百度汉语)2: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字义:
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位。财~。无~论。多~教。
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用兵如~。
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速。~效。这事真是越说越~了。
4.精神;精力:凝~。费~。聚精会~。双目炯(jiǒng)炯有~。
5.神气:~色。~情。瞧他那个~儿,准是有什么心事。
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

…政(百度百科):会意兼形声。商代甲骨文从攴(pū)从正,正亦声。形旁攴为手持器械,表示本义与治事、动武有关;形旁兼声旁正是从止从丁丁亦声的形声字,本义是征讨城邑(yì),表示政字本义与征伐有关、且表音。
正字本义是征伐,当出现政字时,意为政事、政务。
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是指政事、政务。通“正”,任官长。亦指正确无误…
…政(百度汉语)2: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
字义:1.政治:~纲。~工人员。
2.政府:党~军民。
3.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
4.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家~。校~…
…治:见《伽利略53》…
…政治:治理国家…

…修(百度百科):攸(yōu),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悠”的省略,表示缓慢、从容。修,篆(zhuàn)文=(攸,“悠”的省略)+[彡(shān),赋形着彩],表示细心从容地上色。
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原指从容装饰,精心美化;后引伸指改造、整治;又引申为学习、追求、完善等…
…修(百度汉语)2:形声。从彡,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字义:
1.修饰:装~。~辞。
2.修理;整治:~车。~桥补路。一定要把淮河~好。
3.写;编写:~函。~史。~县志。
4.(学问、品行方面)学习和锻炼:~养。~业。进~。这学期多~了两门课。
5.修行(迷信):~炼。~仙。
6.兴建;建筑:~建。~水库。新~了一条铁路。
7.剪或削,使整齐:~树枝。~指甲。
8.长;高:~长。~竹…
“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请看下集《牛顿87、辞、修辞,诗,节、奏》”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