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海军医生:陷入"恐惧症"的你,明白自己真正恐惧的是什么吗?

2022-01-10 14:33 作者:深圳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 我要投稿


高海军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6医院(济南空军医院)。先后在国内多家医院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形成了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熟知精神心理科的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与康复,长期致力于综合应用药物诊疗、物理诊疗、心理疏导贯穿到诊疗全过程,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类诊疗技巧,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及对药物过分依赖等问题,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疾病及心理困惑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尤其是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障碍等心理精神疾病,同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儿童行为障碍的治疗。

行医格言:

尽心尽责,医术精益求精,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的疾苦。

在生活中你有哪些恐惧?害怕一个人在黑暗中?害怕与人社交?害怕各种昆虫?害怕是不是自己也得了什么病?恐惧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验。

有些人怕狗,有些人怕高,还有些人连自己怕什么都不清楚。可不管是恐惧什么,只要是正常的恐惧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可恐惧症患者却不一样,恐惧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很容易使人受到巨创。

什么是恐惧症?

恐惧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或处境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情绪,而且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自主神经症状,如紧张不安、失控感、心慌、出汗、颤抖、恶心、头昏、四肢无力、尿急、尿频等。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

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当事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恐惧反应与引起恐惧的对象极不相称,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

根据不同的恐惧对象,恐惧症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恐惧症有哪些表现?

场所恐惧症:表现为对某些特定场所的恐惧,比如害怕公交车、厢式电梯等相对封闭的场所,或者害怕进商场,害怕到空旷无人的地方等。患者担心在这些地方没有即刻可撤离的出口,难以很快逃离,或无法求援。在这些地方,患者会出现强烈的恐惧和失控感,因此他们常回避这些情境,或需要家人、亲友陪同。

社交恐惧症:表现为与陌生人接触、在人多的地方或被人注意的场合即出现强烈的紧张、脸红、心慌、发抖、出汗或行为笨拙、手足无措等表现。患者害怕这些紧张的表现被人发现,害怕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因而极力回避与人交往。

定恐惧症:指患者对某一具体的物体、特定高度的情景等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如害怕动物(如蜘蛛、蛇等)、自然环境(如风暴、闪电等)、血、注射或高处(如高楼窗边,飞行)等特定情景。患者会因此而产生回避行为。

恐惧症患者的症状表现在情绪低落、担心会失控、害怕死亡、觉得周围的事物不真实、觉得魂不附体等。若忧虑再次发作而逃避独自外出、自信心下降、担心发作的后遗症等。恐惧症患者会出现心跳加速、出汗、发抖、呼吸困难、胸口不适、作闷、恶心、头晕、发冷、发热、有麻木、刺痛的感觉、觉得喉咙梗塞等情况。

这些危害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自身的生活工作,还造成家人的经济及其他负担。所以,要尽早治疗。

警惕:恐惧症的治疗误区

1.很多恐惧症患者伴有失眠症状,于是很多人认为只要睡眠好了,情绪也就自然好了,可是抑制神经达到镇静的同时情绪也被抑制了,导致患者高兴不起来,情绪更加抑郁,这样不但治不了恐惧症,反而容易引起进一步抑郁,对以后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2.私自减药停药。虽然西药可以控制恐惧症的症状,可是治标不治本,一旦接触西药就不能轻易停药、换药,一旦停药或减量,就会造成复发,并且长期服药对患者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伤害,因此要谨遵医嘱。

3.由于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疾病症状有相似性,对于几种疾病并存情况的治疗,不能单一治疗恐惧症,虽然暂时缓解了恐惧症状,但像强迫、焦虑等其它疾病的症状依然存在,没有进行整体治疗,治疗不彻底,疾病有可能会反复发作。因此治疗的时候要以整体治疗恐惧症为主,兼顾诊疗焦虑症、强迫症等,既要考虑疾病的共性,更要考虑每个患者不同的病情特点,由于每个患者的体质、心理素质等不同,因此要因人而异治疗,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所以,正视自己的恐惧心理,面对恐惧症,不要胆怯,不要妥协,及时求助专业人士,精确检查,科学规范系统治疗,让自己真正走出阴影。

高海军医生:陷入"恐惧症"的你,明白自己真正恐惧的是什么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