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十几个日军就能控制一个县城,这是夸张还是事实?

2023-05-21 04:23 作者:海鸥讯  | 我要投稿

1942年5月1日,从华北侵华日军对冀中八路军进行大规模扫荡开始,日军隔三差五就会来一次扫荡。 日军兵力有限,占领的地盘又多,要到广袤的农村和山区扫荡,只能不断从各占领区抽兵。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十几个日本兵控制一个县城的说法,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夸张还是属实呢?

在整个抗战期间,还真有这种案例: 在黑龙江齐齐哈尔拜泉县,只有三个日军就占领了这座县城。 在吉林伊通,也出现四名日军占县城的情况。 归根结底,往往是守军意志薄弱,一听到枪声,听闻日军前来,你跑我跑大家跑,加之日军凶残,不说老百姓不敢轻易反抗,就连一些软骨头的国军,因为害怕暴露和招来更多日军也不敢放枪。

在武汉会战中,那些败退的国军以讹传讹,把日军的凶残和战斗力过于夸大其词,以至于很多部队一看到真正的日军出现,就望风而逃。 害怕是人性,无关道德!因为害怕,因为懦弱,因缺乏反抗的斗志和勇气,十几个日军就能占领我们一个县城,但他们却无法控制整个县城,占领和控制是两回事。 于是日军就会找来一些汉奸维持县城的治安。 在抗战时期,我国出现了四百多万伪军,其数量比侵华要多得多,这些伪军分为三大系统: 1、伪满洲国军:这些出现最早的伪军,主要是投降原东北军警、接受招安的土匪。 2、华北治安军:七七事变之后,日军扶持了以王克敏为首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关于治安问题,日军多田中将扶持了齐燮元征招部队,这些伪军被称为皇协军。 3、和平建国军:主要以汪精卫投降派为主,后来又招募了一些地痞流氓和叛节者。

有了这些伪军的加入,日军就能以小股部队控制县城,但日军又不太信任伪军。 于是从1939年秋季开始,日军便颁布了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即杀光、烧光、抢光。 冈村宁次接任多田俊之后,为了打击和封锁我军根据地,日军把这一政策系统化、规模化、长期化。 经历过三光政策的村庄和县城,几乎都变成了空城,没有经历过,也因害怕报复不敢反抗。 因此,在敌占区,十几个日军能控制一座县城,这是事实而并非夸张。 当然,如果在交战区或我军的势力范围内,日军敢这么做,那就是在送人头。

十几个日军就能控制一个县城,这是夸张还是事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