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悔华夏·一些关于新剧本的构想——慷慨悲歌

2023-05-29 16:26 作者:Hasnova  | 我要投稿

时代春秋战国,起始年公元前314年


开场白: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愿雪先王之耻。自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思诚得贤士以共国,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为其改筑宫而师事之。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下方的注:游戏内容参考《史记》、《尚书》、《战国策》、《三国志》、《后汉书》、《韩非子》、《晋书》等相关记载,并进行通俗化演绎与一定改编,游戏的结局与真实历史无关


势力:燕、齐、中山、孤竹、山戎、东胡、朝鲜

齐不可选


地图

有内海!是罗马!

该图仅展示孤竹的范围


城市:

燕:蓟(都城)、阳乐、令支、无终、渔阳、上谷、武阳、易

齐:临淄(都城)、莒、即墨、平舒、平陆、高唐、都昌、博、莱、阿、南武

中山:灵寿(都城)、阳、中人、鄗、肥、鼓、扶柳

孤竹:孤竹(都城)

山戎:山戎(都城)

东胡:紫蒙(都城)

朝鲜:襄平(都城)、伊虑、青丘、梁貊、高夷、小水貊、盖貊、真番

白城:东濊、临屯


头像

燕、齐、中山、山戎头像沿用春秋剧本的

《国家宝藏》的中山形象
纪录片《中山国》的中山形象

东胡头像参考春秋战国山戎头像和秦楚汉匈奴头像

孤竹头像参考名臣墨子或者夏商周伯夷叔齐事件的伯夷叔齐头像


介绍

燕:燕国,始于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奭于燕山之野,其民忠勇,多慷慨义士。齐军趁国乱破燕,新王思雪先王之耻,礼贤下士,与民同甘共苦

齐:齐国自太公以来,举贤尚功,煮盐垦田,商业繁盛,国富民强,兵甲数万,富甲一方,海东诸国,无过于齐,人称海王之国。

中山沿用春秋剧本的中山介绍。

孤竹:商汤封宗室墨胎氏封于北方建立孤竹国,崇拜蛩蛩距虚。有伯夷叔齐故事传颂千古。

山戎介绍沿用春秋战国的。

东胡:东胡∶东胡,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东北苦寒之地,邑于紫蒙之野,地处山戎以北,实力强大。

朝鲜:周灭商后,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定犯禁八条,传洪范九畴,教化民众。


国家特性:

燕:国乱(钱粮产量-10%),雪耻(每两年可选政令“雪耻”:威望+20,战斗力+30)、贤士共国(拥有6个士子,可招募不在我方势力范围内的名臣)、卑身厚币(每两年可选政令“卑身厚币”:威望+10,士子+5,金钱支出)、同甘共苦(每两年可选政令“同甘共苦”:民心+25)、质敌为应(对其他势力进行一次外交行动后,进攻该势力时可用一次性援兵卡“内应”)

齐:大国气势(威望较高)、破燕虏金(拥有6个铜)、生活安定(战斗力-10,民心、腐化较高,钱粮较多,拥有3个士子)、鱼盐之利(每两年可选政令“鱼盐之利”:金钱产量+50%,钱粮收入)、辩客论士(每隔2年可选政令:获得3个士子)

中山:破燕虏金(初始拥有6个铜)、吾丘鸩(每隔2年可选政令:可用援兵卡中山甲杖,召唤中山甲杖(步兵,特化攻击))、故国梦中(每隔2年可选政令:威望+25,战斗力+35)

孤竹:人才辈出(初始拥有5个士子,士子产量增加)、采薇(每隔2年可选政令:威望、民心+10,腐化-10,军心-10,粮食收入)、蛩蛩距虚(每隔2年可选政令:威望+10,获得2个马)

山戎的特性沿用春秋剧本的山戎

东胡∶游牧(初始拥有3个马)、强悍(初始战斗力加30,初始军心较高,初始腐化较高)、苦寒之地(粮食产量-10%,初始民心和威望较低)、勒索宝马(每隔2年可选政令∶威望-10,与所有势力好感度-15,获得5个马)。

朝鲜:明夷(威望较低。与孤竹是盟友)、亡人攻夺(更容易哗变和民变)、亡命藩屏(每隔2年可选政令:城市耐久+10。可用援兵卡“窃国寇”,就是英布的窃国寇)、犯禁(每隔2年可选政令:民心+10,腐化-40%)、洪范(每隔2年可选政令:威望+40,战斗+10%)


特殊兵种和技能卡

燕、齐、山戎子弟兵和技能卡沿用春秋战国的

中山:子弟兵中山甲杖(步兵,特化攻击),其他特殊兵种中山弩,技能卡坚守

孤竹:孤竹义人(步兵),技能卡鬼神

东胡:东胡胡骑(轻骑),技能卡抛射

朝鲜:朝鲜射手(弓兵),技能卡长弓



成就事件:

子之之乱、同甘共苦、千金买骨、黄金台、五国伐齐、中山狼、吾丘鸩、见微知著、箕子操、洪范九畴、犯禁八条、麦秀、亡人攻夺

典故:

子之之乱: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  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将攻子之。诸将谓齐愍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矣。”齐王因令人谓燕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以为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将军市被围公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以徇。因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史记》

同甘共苦: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史记》

千金买骨: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战国策》

黄金台: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代放歌行》

五国伐齐:四十年,燕、秦、楚、三晋合谋,各出锐师以伐。——《史记》

中山狼:赵简子大猎于中山,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简子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简子驱车逐之。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狼奄至,曰:“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输诚哉!”先生曰:“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脱有祸,固所不辞也。”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三纳之而未克。狼请曰:“事急矣,惟先生速图!”乃跼蹐四足,引绳而束缚之,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先生内狼于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拔剑斩辕端示先生,骂曰:“敢讳狼方向者,有如此辕!”先生匍匐以进,跽而言曰:“行道之人何罪哉?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君能除之,固当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简子默然,回车就道。狼度简子之去远,而作声囊中曰:“出我囊,解我缚,我将逝矣。”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先生既墨者,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曰:“狼负我!”狼曰:“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相持既久,遥望老子杖藜而来,须眉皓然。先生舍狼而前,拜跪啼泣曰:“乞丈人一言而生。”丈人问故,先生因述始末,顿首杖下。丈人闻之,以杖叩狼曰:“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又谓虎狼知父子。今汝背恩如是,则并父子亦无矣。”狼曰:“初,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压以诗书,我鞠躬不敢息。是安可不咥?”丈人曰:“是不足以执信也。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先生复缚置囊中,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解衣以活友,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先生其此类乎!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狼,弃道上而去。

吾丘鸩: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鸩,衣铁甲,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人也。——《吕氏春秋》

见微知著,典故一: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铏,则必将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盛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则必锦衣九重,高台广室也。称此以求,则天下不足矣。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韩非子》

箕子操,典故一: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史记》    典故二:《箕子吟》,箕子自作也。

嗟嗟纣为无道杀比干。

嗟重复嗟。

独柰何。

漆身为厉。

被发以佯狂。

今柰宗庙何。

天乎天哉。

欲负石自投河。

嗟复嗟柰社稷何。

——《琴集》

洪范九畴: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尚书》

犯禁八条: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相杀以当时偿杀;相伤以谷偿;相盗者男没入为其家奴,女子为婢,欲自赎者,人五十万。虽免为民,欲犹羞之,嫁取无所雠,是以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不淫辟。其田民饮食以笾豆,都邑颇放效吏及内郡贾人,往往以怀器食。——《汉书》

麦秀: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史记》

亡人攻夺,典故一:侯准既僭号称王。为燕亡人卫满所攻夺。——《三国志》    典故二:昔箕子之后朝鲜侯,见周衰,燕自尊为王,欲东略地,朝鲜侯亦自称为王,欲兴兵逆击燕以尊周室。其大夫礼谏之,乃止。使礼西说燕,燕止之,不攻。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余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及秦并天下,使蒙恬筑长城,到辽东。时朝鲜王否立,畏秦袭之,略服属秦,不肯朝会。否死,其子准立。二十余年而陈、项起,天下乱,燕、齐、赵民愁苦,稍稍亡往准,准乃置之於西方。及汉以卢绾为燕王,朝鲜与燕界於浿水。及绾反,入匈奴,燕人卫满亡命,为胡服,东度浿水,诣准降,说准求居西界,故收中国亡命为朝鲜藩屏。准信宠之,拜为博士,赐以圭,封之百里,令守西边。满诱亡党,众稍多,乃诈遣人告准,言汉兵十道至,求入宿卫,遂还攻准。准与满战,不敌也。——《魏略》


名臣:荆轲(易)、墨子(孤竹)


特殊结局:

国仇昭雪(使用燕灭中山、齐,并完成诸侯咸服)

壮士慨歌(使用燕统一,军心高于90)

易水悲歌(使用燕,军心高于90,被攻灭)

故国梦中(使用中山,威望高于80,被攻灭)

朝日鲜明(使用朝鲜统一,威望高于90,完成诸侯咸服)

亡人攻夺(失败结局,使用朝鲜,触发亡人攻夺事件)

无悔华夏·一些关于新剧本的构想——慷慨悲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