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流域工程·水库·《大清河系》《漳卫南河系》《子牙河系》
《大清河系》
龙门水库

上图为龙门水库非常溢洪道近景
一、工程简介
1、工程位置:龙门水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境内的漕河干流上,漕河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Ⅱ)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等级为II级。
2、龙门水库由河北省保定专区水利局设计,始建于1958年2月,1959年11月至1960年6月因库容小,防洪标准低,为了增加水库防洪兴利效益,在中型水库的基础上扩建为大型水库,总库容1.18亿m3,为百年设计,千年校核,完成的主要工程有原主坝,沙江副坝均加高9m,主坝进水塔加高,输水洞接长。新建龙门、李庄、十八坡三座副坝,新建十八坡溢洪道。
3、1974年11月至1977年6月进行水库加固扩建工程,1974年8月主坝发生塌坑,为了彻底解决主坝塌坑、沙江副坝坝基长期严重渗漏、增大泄洪能力等问题,实施加固扩建工程。完成的主要工程有主坝翻修处理、沙江副坝垂直防渗处理、溢洪道扩建及开卡、修建库内公路桥。2002年完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将水库大坝定为三类坝,为使水库达到2000年一遇,2002年开始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工程项目:拆除现状溢流坝改建成泄洪闸,并安装闸门进行泄流控制,同时在溢洪道堰顶修建一道挡水土埝。
4、目前水库防洪标准为百年设计,千年校核,水库除险加固后,防洪标准将达到100年设计,2000年校核。经过40多年的运用,在防洪、灌溉等均发挥了较大作用。拦蓄了1963年、1964年、1977年、1978年、1982年大洪水,起到了削减洪峰流量的作用。1963年大水入库洪峰流量为4250m3/s,经水库调节后,出库流量为3240m3/s,削峰23.8%以上,因其属特大洪水,虽未能使下游洪水免受洪水灾害,但经水库调洪也起了一定的缓洪消峰作用,减轻了下游的洪水灾害。据初步分析,由于龙门水库的调洪消峰,使上述五次致灾洪水减少淹没面积246.07k㎡,减淹89.46 k㎡,其次是1963年洪水,减淹面积87.8 k㎡。除防洪外,龙门水库下游发展了龙门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1.5万亩,受益区包括满城、徐水、易县三个县。
二、技术指标
1、流域特性:龙门水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境内的漕河干流上,漕河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发源于保定市易县境内的五回岭(属太行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易县、满城县低山、丘陵区至满城县市头村。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70km²,为山丘区。区内地形西高东低,岩层裸露、风化较甚、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地面高程多在100~500m,土壤大部分属褐土类。
2、大坝:水库现状枢纽工程包括主坝、龙门、沙江、李庄、十八坡四座副坝、溢流坝、溢洪道、泄洪洞、非常溢洪口门、两条输水洞等建筑物。主副坝为均质土坝。
3、溢流坝:现状溢流坝为开敞式实用堰,溢洪道改建成泄洪闸,溢流坝采用实用堰。
4、溢洪道:溢流堰堰型为宽顶堰,溢洪道左岸靠山崖,右岸为混凝土导水墙。非常溢洪口门为均质土坝。
5、出水洞:泄洪洞为三孔钢筋混凝土无压洞,主坝输水洞及李庄副坝输水洞均为钢筋混凝土圆型洞。
6、水电站:电站位于溢流坝后。
7、水库淹没处理:龙门水库征地高程为130.66m,淹没耕地1.69万亩,移民高程为130.66m,迁移人口5384人。
8、灌溉及供水:龙门水库下游设计灌溉面积11.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6.4万亩,年供水量937万m3/年。
三、水库特征值
目前水库正在进行除险加固,当前的各项指标为:总库容1.18亿m3,调洪库容0. 775亿m3,兴利库容0.439亿m3,死库容0.041亿m3,死水位113m,汛限水位118m,正常蓄水位123.6m,设计洪水位129.4m,校核洪水位130.85m。
水库除险加固后,各项指标为:总库容1.267亿m3,调洪库容0. 935亿m3,兴利库容0.439亿m3,死库容0.081亿m3,死水位113m,汛限水位120m,正常蓄水位123.6m,设计洪水位127.12m,校核洪水位130.74m。
四、防洪标准:
1958年初建时由保定市专区水利局设计,50年一遇洪水设计,百年一遇洪水校核;
1962年1月,省水利厅设计院提出《漕河龙门水库1962年渡汛工程设计书》中校核,水库上游流域面积由437.5k㎡校核为470k㎡,水库总库容由1.22亿m3修正为1.18亿m3,水库工程标准仅达百年一遇,三百年一遇洪水即漫坝顶,为确保1962年安全渡汛,采取将十八坡扒口作为非常措施。
1963年大洪水后为保护工程完整和增加泄洪能力,于1966年在扒口处建混凝土溢流坝和两孔泄洪洞,1970年将溢流坝展宽至75m,高程加到123.6m,新开泄洪洞一孔,水库防洪保坝标准提高到300年一遇,保下游河道10年一遇。
1974年8月,实施加固扩建工程,工程主要有四项,主坝进行了翻新加固;沙江副坝防渗工程;溢洪道扩建及开卡;修建库内交通桥。水库的保坝标准为1963年獐么暴雨雨型加大35%,即三日点雨量1970mm。
1986年5月,省水利厅审定龙门水库的防洪标准为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但非常溢洪口门堰顶高程128.65m与百年水位齐平,故工程状况达不到标准。
2000年11月,《龙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集》中指出,水库现状保坝标准达1000年一遇;由于100年一遇调洪最高洪水位(128.41m),接近非常口门堰顶(高程128.65m),致使超100年一遇洪水时启用非常口门,因此将造成河道改道,核定水库现状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
五、下游保护对象及范围
水库防洪保护范围为保定市及附属工业,满城、徐水县城,人口70万,耕地120万亩。交通枢纽有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另外还有军用飞机厂一处、瀑河水库。水库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为300m3/s,京广铁路漕河大桥的过流能力为522m3/s。
六、历史作用
1963大洪水,最大入库流量4250m3/s,最高库水位128.10m,最大泄量3240 m3/s。
1996年8月流域发生较大洪水,最大入库流量746m3/s,水库预报适时加大泄量,最大下泄流量286m3/s,低于下游河道安全泄量,减小了下游损失。
王快水库

上图为王快库区图
一、工程简介
1、工程位置:王快水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境内大清河南支沙河上游。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Ⅰ)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等级为Ⅰ级。
2、设计与施工:王快水库由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始建于1958年6月,1960年9月完工。1969年续建后,使水库防洪标准达到百年设计,千年校核。
3、水库加固:1975年对坝基进行了防渗处理,完成了连锁井式防渗墙。1976年对防渗墙基础进行了灌浆处理。2002年完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将水库大坝定为三类坝,为使水库达到10000年一遇,2002年开始进行以扩建溢洪道和大坝加固为主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工期为3年。
4、工程效益:目前水库防洪标准为1500年一遇洪水,经过30多年的运用,在防洪、灌溉、发电方面均发挥了较大作用。拦蓄了1959年、1963年、1964年、1976年、1978年、1996年大洪水,起到了削减洪峰流量的作用。1963年大水入库洪峰流量为9600m3/s,经水库调节后,出库流量为1792m3/s,削峰80%以上。1960~1985年累计兴利水量98.21亿m3,累计灌溉面积1297.6万亩,发电3.57亿kwh。
二、技术指标
1、流域特性:王快水库位于大清河南支沙河上,控制流域面积3770k㎡,总库容13.89亿m3。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626.4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约1265 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约400 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53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295万t。历史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9600 m3/s,发生在1963年8月7日,历史最高洪水位200.43m(大沽高程,下同),发生在1963年8月8日。
2、大坝:王快水库拦河坝为粘土斜墙坝,上游设浆砌石防浪墙,下游坝坡放缓加固。
3、溢洪道:溢洪道闸室由高堰、低堰及底孔三部分组成,堰型为驼峰堰,无闸门控制;低堰堰型为驼峰堰,堰上设升卧式平板钢闸门,泄洪底孔位于正常溢洪道中孔堰身底部,为矩形断面压力洞。
4、出水洞:出水洞包括泄洪洞和引水洞。泄洪洞设在左岸坝下,洞身为圆形,洞径4.5m,进口高程155.75m,最大泄量311m3/s,进口采用弧形工作门、油压启闭机、平板检修门、固定卷扬机;引水洞为圆形压力洞,洞径6m,进口底高程170m,洞前端设进水塔,最大引水流量53m3/s,进口采用平板闸门、固定卷扬机。
5、水电站:电站位于河床右岸,装机两台。
6、水库淹没处理:王快水库征地高程为205.0m,淹没耕地13723亩,移民高程为205.0m,迁移人口14051人。
7、灌溉及供水:王快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197万亩,1973年全国水利工程大检查审定为140万亩,2001年完成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按102.7万亩控制,年灌溉用水量为5.36亿m3;九十年代初在运(河)东修建的大浪淀平原水库,承担着沧州市城市供水任务,在引黄河水源不能保证的情况下,需要由王快水库向大浪淀水库应急补水;另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拟建的定曲电厂提出由王快水库负担50%的供水任务,年供水量2256万m3。
三、水库特征值:
总库容13.89亿m3,防洪库容10.82亿m3,兴利库容6.52亿m3,死库容1.09亿m3,已淤积库容0.32亿m3,死水位178.0m,起调水位190.0m(除险加固后193.0m),汛限水位190.0m(除险加固后193.0m),正常蓄水位200.4m,设计洪水位207.5m(除险加固后208.4m),校核洪水位214.4m。
四、防洪标准:
原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500年一遇洪水;续建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按现状的调度方案校核标准1500年一遇洪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后,设计标准为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10000年一遇洪水。
五、下游保护对象及范围
1、城镇及重要工、矿区:13个县及华北油田;
2、人口数量:260万人;
3、耕地面积:439万亩;
4、铁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
5、公路:京深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107国道。
六、历史大洪水调度运用
1963年大水入库洪峰流量为9600m3/s,经水库调节后,出库流量为1792m3/s,削峰80%以上。
横山岭水库
一、工程简介:
1、横山岭水库位于大清河系磁河上游河北省灵寿县岔头乡冯沟村附近,控制流域面积440k㎡。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等级为II级。
2、横山岭水库由河北省水利厅设计院设计,1958年6月开始动工兴建,1960年6月除电站外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经1963年大洪水,水库实际防洪能力仅达100年一遇,1970年3月至1972年10月水库进行了扩建,扩建标准为100年洪水设计,500年洪水校核,1980年至1984年续建渠首电站。
3、1973年后,非常溢洪道下游岩基经过几次大水被冲毁,1986年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水库进行了洪水复核工作,水库达不到2000年一遇的校核洪水标准,为使水库防洪标准达部颁标准,1991至1992年水库又实施了加固工程,标准为100年设计,2000年校核,横山岭水库并于1999年至2000年6月由“河北省横山岭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组”进行了大坝安全鉴定,鉴定结论为:
(1) 横山岭水库自1960年建成,1970年实施水库工程扩建,1990年水库工程再次进行扩建加固,至今已运行近四十年,在此期间经历了1963年、1967年、1975年等几次大洪水的考验,水库各建筑物均未发现异常,证明水库工程质量优良,工程运行是安全的。
(2) 水库防洪标准达到《防洪标准》中规定的100年一遇设计洪水,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标准。
(3) 通过对主坝和副坝渗流观测资料、变形观测资料计算分析,可以确定主、副坝渗流是安全的,目前坝体沉降状态正常。通过坝坡稳定复核,主、副坝坝坡是稳定,不致发生坝体滑坡现象。
(4) 正常与非常溢洪道泄流能力满足运用要求,但下游泄槽两岸边墙超高不能满足要求,墩体和堰体整体稳定,重要部位强度与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5) 泄洪洞、输水洞过流能力满足运用要求,泄洪洞、输水洞、发电支洞洞身衬砌抗裂度、强度及应力满足要求。
(6) 正常溢洪道闸门、泄洪洞进口及出口闸门、输水洞进口闸门均存在锈蚀现象,但锈蚀速度属正常范围。闸门变形大部分都超过了规范规定的最大变形量。焊缝检查中发现存在有一定的缺陷。输水洞进口闸门面板底部区格蚀余厚度不满足要求。所验算的闸门主要构件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7) 启闭机普遍存在无高度指示器、机械部分缺乏保养等问题。电机主要指标满足安全运用要求。
综上所述,横山岭水库工程质量优良,现运行情况正常。
4、目前水库防洪标准为100年设计,2000年校核,水库经过多年的运用,在防洪、灌溉、发电方面均发挥了较大作用。拦蓄了1963年、1967年、1968年、1975年、1996年大洪水,起到了削减洪峰流量的作用。1963年,发生特大洪水,是横山岭水库建库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最大入库洪峰流量3200m3/s,水库最大泄流量1020m3/s。横山岭水库设计灌溉面积3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6万亩,年灌溉供水量7448万m3。年发电量166万kwh 。
二、技术指标
1、流域特性
横山岭水库位于大清河系磁河上游灵寿县岔头乡冯沟村附近,控制流域面积440k㎡。磁河全长181km,流域面积1770k㎡。河床纵坡平均1/300~1/500。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530mm,多年平均径流量1.4亿m3,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约500mm,多年平均输沙量14.5万t。1963年8月7日18时,历史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3200m3/s,发生在1963年8月7日18时;历史最高洪水位240.68m(大沽高程,大沽高程-0.868=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发生在1963年8月8日。
2、大坝
水库主要有主坝一座,副坝三座,主坝为粘土斜墙坝,现状坝顶高程246.0m(为大沽高程,下同,),坝顶防浪墙。墙顶高程 247.2m。坝基防渗采用铺盖、截水槽。三座副坝总长606.0m,1、2号副坝为土砂组合坝;3号副坝为均质土坝,
3、溢洪道
溢洪道工程位于主坝左岸的马鞍型峡谷内。工程分为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和交通桥三部分。正常溢洪道位于工程右侧,堰型为驼峰堰,两孔,总净宽15m,堰顶高程232.0m,设有两扇平卧式钢闸门,用两台电动卷扬式启闭机控制运用,最大泄量为1353m3/s。非常溢洪道位于工程左侧,堰型为驼峰堰。
4、出水洞
出水洞包括泄洪洞、发电洞和输水洞。右岸为泄洪洞及发电支洞,左岸输水洞。泄洪洞为钢筋混凝土圆型压力洞,进口设检修门,最大泄量为73.0m3/s,进口闸门为斜拉钢闸门,泄洪洞洞身为钢筋混凝土圆型压力洞,洞径2.0m, 闸门蝶阀。输水洞为钢筋混凝土圆型压力洞,进口设检修门,出口设工作门,最大过流量58.0m3/s,闸门为平板钢闸门。
5、水电站
电站位于右岸泄洪洞右侧,由泄洪洞身开支洞引水入电站厂房。装机三台。
6、灌溉及供水
横山岭水库设计灌溉面积3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6万亩,年灌溉用水量7448万m3。
三、水库特征值
水库现状指标为七十年代水库扩建值,总库容2.4亿m3,调洪库容1.477亿m3,兴利库容0.98亿m3,死库容0.17亿m3,死水位220.0m,汛限水位232m,正常蓄水位235.12m,设计洪水位241.7m,校核洪水位244.99m。
四、防洪标准:
横山岭水库原设计防洪标准为:正常运用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1970年以积累的实际水文资料为依据,对原有工程建筑物进行了复核,仅达100年一遇洪水标准。1970年3月扩建工程,按100年设计,500年洪水校核,根据(84)冀规设字第69号文,横山岭水库校核洪水确定为2000年一遇,经实际验算仅达1500年一遇。1991年又进行了加固,经复核,现状设计防洪标准10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为2000年一遇。
五、下游保护对象及范围
横山岭水库担负着灵寿、行唐等七县120万亩耕地、100万人和京广铁路、石保公路、京深高速公路、朔黄铁路、石家庄机场及许多重要厂矿企业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汛任务,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六、历史大洪水调度运用
1963年,发生特大洪水,是横山岭水库建库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8月3日至9日连降大雨和暴雨,一次暴雨275.6mm,最大入库洪峰发生在8月7日18时,洪峰流量3200m3/s。8月7日15时泄洪洞和溢洪道泄洪,8月8日10时,最高库水位240.68m,非常溢洪道参加泄洪,水库最大泄流量1020m3/s。
西大洋水库

一、工程简介
1、工程位置:西大洋水库位于大清河系唐河出山口唐县境内的西大洋村下游1km处,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420k㎡,总库容11.37亿m3,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城市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Ⅰ)型水库。工程等级为Ⅰ级。
2、水库修建情况
西大洋水库由河北省水利厅设计院设计,始建于1958年1月,1960年1月完工。
1963年大洪水后,经验算水库防洪标准偏低,不能满足防洪要求,1970年4月,保定地区革命委员会开始对西大洋水库续建, 1972年6月工程竣工。
工程续建完成后,保坝标准提高到1000年一遇洪水,但经1982年“三查三定”复核,水库实际防洪标准仅为500年一遇洪水,远低于规范要求标准,另主坝下游坝坡较陡,在正常使用和地震情况下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正常溢洪道存在闸门埋件、闸门部分构件强度不够等问题。故于1992年按2000年一遇标准进行以建非常溢洪道和大坝加固为主的出险加固工程,1994年4月底完工。
3、2001年6月29日对西大洋水库进行大坝安全鉴定,鉴定结果为水库大坝存在防洪保坝标准低,下游坝坡抗滑稳定不满足要求等问题,根据大坝安全分类标准,西大洋水库大坝鉴定为三类坝。目前,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即将实施,加固后水库防洪标准将达到5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4、目前水库防洪标准不足2000年一遇,经过30多年的运用,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方面均发挥了较大作用。拦蓄了1963年、1964年、1979年、1994年等大洪水,1963年特大洪水由于当时库水位远低于汛限水位,洪水初期为填蓄阶段,到8月7日库水位库水位开始快速上涨,至8月8日20点30分上涨至140.11m(大沽高程,大沽高程-1.151=85国家高程基准,以下同),最大入库7940m3/s,同时水库由溢洪道和泄洪洞泄洪,最大泄量为1670m3/s,削减洪峰79.0%,拦蓄洪量5.57亿m3。另外,西大洋水库还承担着下游城市、工业和农业的供水任务,现状情况下,向保定市城市工业、生活供水5000万m3,规划供保定市9460万m3,唐河灌区50万亩农田供水;15000万m3,规划向定曲电厂供水3200万m3。
二、技术指标
1、流域特性:西大洋水库位于唐县唐河出山口西大洋村下游1km处,控制流域面积4420k㎡,占唐河流域面积的88.7%。唐河流域河流总长273 km,其中山区流长182km,河道坡陡流急,纵坡一般为0.2%~0.5%,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511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约1511 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8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182万t。历史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7940 m3/s,发生在1963年8月8日,历史最高洪水位140.11m,发生在1963年8月8日。
2、大坝:现状拦河坝包括一座主坝、四座副坝。主坝为均质土坝,上游设浆砌石防浪墙,下游坝基为砂砾石覆盖层,上游设防渗铺盖,下游设褥垫式排水,并设坝后反滤沟减压。
3、溢洪道:西大洋水库正常溢洪道位于主坝右端黑风山东麓。1958至1960年水库初建时期,正常溢洪道为无闸门控制的宽顶堰, 1970至1973年水库工程续建,将正常溢洪道堰型改建为“克-奥”型实用堰。在闸室两侧为开敞式实用堰。
溢洪道工程由进口引水渠、闸室段、泄槽收缩段、泄槽窄槽段四部分组成。
非常溢洪道位于坡上一副坝南端,结构型式为固定口门,上建自溃坝。
4、出水洞:出水洞包括泄洪洞和输水洞。泄洪洞位于主坝左侧,洞身为圆形压力隧洞,输水洞位于主坝左岸,横穿六轴坡山包及灌渠后进入唐河,洞身为圆形压力隧洞。
5、水电站:电站位于主坝后河道左岸,共装机4台。
6、水库淹没处理:西大洋水库征地高程为145m,淹没耕地4.27万亩,移民高程为143.95m,迁移人口32199人。
7、灌溉及供水:西大洋水库承担着下游较多的供水用户,现状情况下,向保定市城市工业、生活用水5000万m3,唐河灌区50万亩供水15000万m3。规划供保定市9460万m3,规划向定曲电厂供水3200万m3。
三、水库特征值
现状指标:总库容11.37亿m3,调洪库容7.58亿m3,兴利库容5.15亿m3,死库容0.799亿m3,死水位120.0m,起调水位134.5 m,汛限水位134.5 m,正常蓄水位140.5m,设计洪水位149.01m,校核洪水位151.08m。
加固后指标:总库容12.58亿m3,调洪库容8.79亿m3,兴利库容5.15亿m3,死库容0.799亿m3,死水位120.0m,起调水位134.5 m,汛限水位134.5 m,正常蓄水位140.5m,设计洪水位147.53m,校核洪水位152.96m。
四、防洪标准:
西大洋水库初建时,设计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63年大洪水后,以校核发现防洪标准偏低,仅为300年一遇洪水,故于1970年进行续建,设计标准仍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后经“三查三定”复核,水库工程仅能抗御500年一遇洪水,经1992年~1994年加固后,现有防洪标准为5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除险加固后防洪标准为5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五、下游保护对象及范围
1、城镇及重要工、矿区:5个县及华北油田;
2、人口数量:340万人;
3、耕地面积:460万亩;
4、铁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
5、公路:京深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107国道。
六、历史大洪水调度运用
西大洋水库建库以来除1963年外再未遇到特大洪水,汛期的运用基本是按上级批复的运用方式运行的。1979年入库洪峰2960m3/s,最大出库360m3/s,削减洪峰88.0%,拦蓄洪量1.32亿m3,最高库水位138.37m,1996年入库洪峰1208m3/s,最大出库352m3/s,削减洪峰70.9%,拦蓄洪量0.74亿m3,最高库水位138.58m。
1963年特大洪水由于当时库水位远低于汛限水位,洪水初期为填蓄阶段,到8月7日库水位库水位开始快速上涨,至8月8日20点30分上涨至140.9m,最大入库7940m3/s,同时水库由溢洪道和泄洪洞泄洪,最大泄量为1670m3/s,削减洪峰79.0%,拦蓄洪量5.57亿m3。
安格庄水库

一、工程简介
1、 工程位置
安格庄水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境内的安格庄村西,位于中易水中上游,控制流域面积476k㎡,占中易水山区流域面积的93.5%,占整个河流流域面积的42.6%。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等综合利用的大(II)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等级为II级。
2、水库建设情况
安格庄水库由河北省水利厅设计院设计,始建于1958年6月,安格庄水库1958年6月开始动工兴建,1960年6月主体工程完工之后,未经验收即投入了运用。枢纽并不完善和配套,一些工程项目遗留相当大的尾工,因此从1960年以后,水库长期处于边运用边施工中。
1961年10月至1962年5月,在坝脚前补做了粘土截水槽防渗工程,目的解决原水平铺盖防渗效果差问题。
1963年12月至1964年6月,在输水洞出口补做了消力池工程,解决了输水洞泄洪无消能工程的问题。
1965年5月至12月,溢洪道进行了扩建,采用大爆破方法,加深扩宽,堰顶高程由157.4 m降至155.0m,左岸扩宽了7m,净宽达到了25m,防洪标准有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洪水。
1970年3月至1972年7月,水库进行了工程续建,主要项目有:溢洪道按千年一遇洪水标准开挖衬砌建闸;输水洞洞身做固结灌浆,解决洞身裂缝问题;水电站厂房石方开挖和土建工程,为以后机组安装做好准备。
2001年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工程。主要项目有:溢洪道加固;大坝加高和北坝头防渗处理;八里沟副坝建设;输水洞进口处理;安格庄防护墙改建和入库路改扩建等。工程完成后,水库防洪标准将提高到2000年一遇洪水。
3、安格庄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已于2000年12月完成,签定结论是:
(1)对设计洪水进行了延长系列分析,新成果与1985年审定成果接近,仍采用原成果。经复核,大坝防洪安全标准为1500年一遇。
(2)根据1990年国家地震局出版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安格庄水库位于6о基本烈度区,设计地震烈度6о ,按规范不再 进行抗震复核。
(3)土坝坝坡稳定基本满足规范要求,坝体变形大部已趋稳定 ,但左坝段存在严重问题,山体节理裂隙发育并有顺河断层,坝体填筑质量差,土料混杂,加有透水性强的含砾壤土,在0+487~0+517段,下游坝坡在高程146.5~150.4m范围,曾发生大面积散浸 ,威胁大坝安全。
(4)根据坝基观测资料和分析计算,坝基渗透满足要求,渗流稳定,左坝段铺盖渗透坡降偏大,存在安全隐患.
(5)溢洪道泄流能力满足要求,但闸前混凝土铺盖质量差,裂缝多,防渗严重失效,在水位162.5m闭门条件下闸室底板 上游面出现拉应力 ,同时溢流堰抗浮不满足要求;上下游岸墙混凝土护砌高度不够,绕渗影响岸墙稳定;闸门主轨道强度严重不足.溢洪道不能安全运行。
(6)泄洪洞泄流能力和洞身衬砌强度在水轮机导叶关闭时间不小于6秒情况下,基本满足要求。隧洞有裂缝及渗漏问题,影响工程的正常运用和安全。
(7)泄洪洞进出口闸门及启闭设备已运行40年,陈旧老化,启闭机为非标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大坝安全类别评定为三类。
水库工程经过续建、加固后,工程日趋完善。2001年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主要是大坝加高0.5m,加固后的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输水洞兼泄洪洞、水电站、八里沟副坝。
另外,水库还有易水灌区和紫荆关引水工程。
4、水库自1960年投入运用以来,曾经历了三次较大洪水。1963年8月3日至10日,流域平均降雨量898mm,三日洪量3.027亿m3,拦蓄61.3%,最大入库洪峰流量6230m3/s,最大出库流量499 m3/s,消减洪峰92%,最高洪水位达162.08m。1964年8月11日至14日,流域平均降雨量332mm,三日洪量9826万m3,拦蓄65%,最大入库洪峰流量2050m3/s,最大出库流量216 m3/s,消减洪峰89.5%,最高洪水位达148.03m。1996年8月2日至4日,流域平均降雨量312mm,三日洪量7126万m3,最大入库洪峰流量733m3/s,最大出库流量254 m3/s,消减洪峰66%,最高洪水位达159.21m。前两次洪峰流量分别是下游安全泄量(1000 m3/s)的6至2倍,水库调节后皆不足安全泄量的一半,减轻了下游的洪涝灾害。水库兴利为完全年调节,调节水量主要用于灌溉和发电。实际最高蓄水位达159.27m。1960年至1995年水库总径流量55.14亿m3,年均1.58亿m3,其中累计引拒马河水量19.83亿m3,年均0.57亿m3。灌溉用水总量33.39亿m3,年均0.95亿m3。灌溉农田1396万亩,年最大灌溉面积35万亩。1974年水电站并网发电至1995年,累计发电量21732万度,年最大发电量1752万度,年均1034万度。1979年至1995年向天津市及白洋淀供水1.12亿m3。1974年至1995年共捕获鱼虾1743吨,单产7.5kg/亩。
二、技术指标
1、流域特性:安格庄水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境内的安格庄村西中易水上游,控制流域面积476k㎡,占中易水山区流域面积的93.5%,占整个河流流域面积的42.6%。中易水古称武水,源于保定市易县境内太行山东麓五回岭,总流域面积1119k㎡。北界拒马河,南与漕河、瀑河毗邻。水流湍急,河道弯曲。上游8条支流循势形成两条主干,成扇形分布。与安格庄村西500m处回合东流。经易县尧舜口、西水冶、高村、定兴县平罡、河内至北河店京广铁路西侧汇入南拒马河。河道全长86km。流经山区44km,流域面积510k㎡,两岸多为高山陡峭,河宽200~300m,平均纵坡1/200;流经平原42km,流域面积609k㎡,两岸阶地开阔。河宽400~700m,平均纵坡1/700。主河槽宽20~80m。水库控制流域内,植被良好,水土流失现象较轻。流域内,有8条主要支流,支流上分布有小型水库6座,控制总面积70.5k㎡,总库容164.4万m3。最大的水库是良岗小(一)型水库,控制面积32k㎡,库容104万m3,它位于水库南支,距水库坝址25km。
2、大坝:安格庄水库拦河坝为土坝,最大坝高49.4m,坝顶长度1281m,坝顶宽度5.0m,上游设浆砌石防浪墙,大坝上下游均为干砌石护坡。
3、溢洪道:溢洪道72年扩建完成,最大泄流能力为3744m3/s,堰型为实用堰。
4、出水洞:出水洞包括泄洪洞和输水洞。泄洪洞为圆形压力洞,进口采用平板钢闸门,电动螺杆启闭机。输水洞布置在南坝头,为圆形压力洞,进口采用弧形钢闸门。
5、水电站:电站位于河床右岸,装机三台。
6、水库淹没处理:安格庄水库征地高程为163m,淹没耕地8604亩,移民高程为165m,迁移人口6181人。
7、灌溉及供水:安格庄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49万亩,年灌溉用水量为1.8576亿m3。
三、水库特征值
水库2001年已进行了除险加固,水库特征值依据1996年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安各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填写,总库容3.0339亿m3,调洪库容2.0135亿m3,兴利库容1.45532亿m3,死库容亿0.386m3,死水位143.5m,起调水位152.3m,正常蓄水位157.0m,设计洪水位161.99m,校核洪水位168.71m。
四、防洪标准
1960年初步设计确定防洪标准为100年设计,1000年校核。设计洪水位167.50m,校核洪水位为168.05m,总库容3.02亿m3。
1970年续建工程初步设计时,经1963年洪水后的水文成果修正,仍确定为100年设计、1000年校核。设计洪水位162.68m,校核水位168.50m,总库容3.09亿m3。
1982年工程“三查三定”时,经省水利厅审定,确定水库防洪标准为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位166.9m,总库容2.75亿m3。标准降低的原因是坝顶超高不足。
1986年省水利厅依据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对水文成果延长系列后重新分析成果,审定为100年设计、1000年校核。设计洪水位162.2m,校核洪水位167.25m,总库容2.80亿m3。
2001年除险加固设计按照100年设计、2000年校核标准进行。100年洪水位161.92m,校核洪水位168.71m。
五、下游保护对象及范围
水库下游河道1978年治理时,左右岸建堤防高3m,设计安全泄量为1000m3/s。运用二十余年后,河流过流能力已大大降低,1996年水库泄洪284m3/s时,下游的堤防就发生了决口一处。下游河道过流能力的降低,增加了水库洪水调度的难度。距水库54km处,有京广铁路桥和京广公路桥,京广铁路桥的允许过流能力为3500m3/s,京广公路桥为4201.8m3/s。
水库下游保护的重要设施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京广公路和京深高速公路。下游保护范围涉及到的县城有易县、高碑店、定兴、容城和雄县共五个,涉及乡镇50个,村庄565个,人口58万人,耕地138万亩。另外,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清西陵也有影响。
六、历史运用
安格庄水库的典型大洪水是“63.8”洪水,此次洪水历时长,且峰高量大,实测洪峰流量为6350m3/s。此次洪水的调度,采取的方式是空库迎汛,只调洪不拦洪,自由敞泄,起到了削减洪峰的作用,最大下泄量499 m3/s。
口头水库
一、工程简介
1、工程位置:口头水库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系沙河支流郜河上游河北省行唐县口头镇北一公里处。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等级为II级。口头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东、西副坝、输水洞、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和电站等。
2、口头水库由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水利局设计,始建于1958年5月,1964年10月主体工程竣工。1970年~1973年进行了扩建,修建了发电站和正常溢洪道。
二、技术指标
1、流域特性
口头水库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系沙河支流郜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142.5k㎡,多年平均降雨量533mm,多年平均径流量3000万m3,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5m/s。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约500mm,多年平均输沙量52万t。历史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933m3/s,发生在1963年8月7日,历史最高洪水位201.91m(黄海高程,下同),发生在1996年8月5日。
2、主坝、副坝
拦河坝为粘土心墙坝,全长1355.49m。中间为主坝,长596.5m,最大坝高30m,主坝西侧为西副坝,长363.1m,最大坝高17.5m;东侧为东副坝,长396.34m,最大坝高17.5m;主、副坝坝顶高程206.39m,坝顶宽度8.0m。坝顶设浆砌石防浪墙,坝基设粘土截水槽防渗。
3、溢洪道
正常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为开敞式河岸溢洪道,堰上安装有平面升卧式钢闸门一扇,溢流堰为驼峰堰,下游消能采用挑流式。非常溢洪道位于正常溢洪道的右侧,为明渠式溢洪道。
4、出水洞:
出水洞包括输水洞和发电支洞。输水洞位于主坝右岸与正常溢洪道之间,为灌溉和发电合一的钢筋混凝土圆形有压洞。
5、水电站:
电站位于大坝右岸,于1973年扩建时修建,电站装有3台机组,总装机容量640kW,设计年平均发电量34万kwh。最大引水流量5.49 m3/s。
6、水库淹没处理:
口头水库征地高程为203.39m,淹没耕地0.89万亩,移民高程为205.39m,迁移人口2697人。
7、灌溉及供水:
口头水库设计灌溉面积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7万亩,年灌溉用水量1751万m3。
三、水库特征值:
水库现状采用为1988年水库除险加固设计特征值,总库容1.056亿m3,调洪库容0.608亿m3,兴利库容0.161亿m3,死库容0.1599亿m3,死水位190.37m,汛限水位197.39m,正常蓄水位200m,设计洪水位202.93m,校核洪水位205.31m。
四、防洪标准:
1958年口头水库初设时的设计洪水标准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500 年一遇。1984年河北省水利厅(84)冀水规设字第69号文件审定成果,水库的校核洪水标准达到2000年一遇。1987年经省水利厅(87)冀水规设字第43号文件批复,1988年的加固设计增加了正常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提高了保坝标准,使水库的蓄、泄洪水能力大大提高,现状设计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达到2000年一遇。
五、下游保护对象及范围
水库下游河道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安全泄量为300m3/s;100年一遇保京广铁路、107国道、国防公路;重点保护行唐县城和9个乡镇,保护人口13.5万人,耕地25万亩。
六、历史大洪水调度运用
1963年洪水洪峰流量933 m3/s,经水库调节,消峰96.6%,下泄仅32m3/s,远小于下游河道安全泄量。
《漳卫南河系》
后湾水库
一、工程简介
后湾水库位于襄坦县亭镇后湾村附近,海河流域浊漳西源。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1300平方公里,其中流域内有两座(月岭山、圪芦河)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27平方公里,并有七座小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25.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设计10437万立方米,实际12003万立方米,多年平均降雨量设计520毫米,实际547.9毫米,多年平均输沙量设计92万立方米,实际29.4万立方米。
水库于1959年11月兴建,1960年3月竣工。总库容1.303亿立方米,现达10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是一座防洪、灌溉、工业用水、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
二、技术指标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三部分组成。
大坝为均质碾压土坝,筑浆砌石防浪墙,上游干砌石护坡,下游碎石护坡。坝体土料为砂质粘土,施工质量较好。
溢洪道位于坝体左岸,砂页岩基础,为宽顶堰,泄槽底板为钢筋砼,侧墙为砼重力式挡土墙,尾部用挑流消能。
输水洞座于夯实的土基上,为钢筋砼压力管道,浆砌石进水塔设平板钢闸门,人工启闭。
三、历史运用
水库原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高驻地,1976~1978年枢纽工程进行了改造,水库标准经1981年“三查三定”认定,可达10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标准,1995年溢洪道进行加闸改造。
水库下游河道的设计泄量为500m3/s,如遇1000年一遇洪水,入库洪峰2259 m3/s,经调蓄最大下泄最仅为500 m3/s,对保护太洛公路、榆长公路、太焦铁路、襄垣县城及沿河及镇、村庄起到极大作用。建库以来最大一次洪水发生在1993年8月4日,入库洪峰498 m3/s,泄量144 m3/s,相应频率5%。
水库运用三十年来,拦蓄了多次洪水,防洪净效益1450万元。
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8.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1万亩,现扩建灌溉工程,灌溉面积20万亩,其中自流灌溉4.1万亩;工业年供水量180万m3,供水总效益463万元;水产养殖水面9600亩,捕捞成鱼270万公斤。
关河水库
一、工程简介
关河水库位于武乡县城东五华里的关河峡口处,是海河流域浊漳北源的控制性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745平方公里。流域内有一座中型水库即云竹水库,其流域面积323平方公里,另有一座停缓建水库即双峰水库,流域面积190平方公里。坝址以上主河道长66.1公里,水库上游植被很差,水土流失严重。水库多年平均降雨高驻地555毫米,实际523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设计18500万立方米,实际19862万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设计243万立方米,实际228万立方米。
二、技术指标
水库于1958年初动工兴建,1960年9月拦洪蓄水。现达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核校标准,总库容1.399亿立方米。水库为年调节大(Ⅱ)型水利工程,兼有防洪,灌溉、发电、养鱼多种效益。
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洞和水电站五部分组成。
大坝为中倒土均质坝,坝高6~7米冲积层,下部为红页岸 ,右坝肩为红色砂页岩,左坝肩上部有10~15米红粘土,下部982.0米高程处有0.3米的砂砾层,以下为红色砂页岸 。上游筑150米宽粘土铺盖,未防渗。下游做反滤排水。
溢洪道位于坝左岸500米处,座于风化严重的红乐砂页岩上。堰型为宽顶堰,堰宽45米,设三孔12×7.6米弧形闸门,闸室底板高程985米。闸前30米以前堰顶高程87.9米,闸室下游42米以后高程仍为987.9米,以下为宽2米、深2米、长420米的泄槽。
泄洪洞位于坝左端,为竖井式无压涵洞,竖井前为压力管道,竖井内设平板检修门和弧形工作门,其后为拱型洞。
输水洞位于坝右岸,为钢筋砼压力管,进口安装木质碟式闸门控制。为电站引水洞。
水电站为坝后引水式季节性电站。
三、历史运用
水库现达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不考虑上游云竹水库垮坝),最大一次洪水发生在1962年7月15日,入库洪峰2450 m3/s,相应频率1.7%,最高洪水位992.93m,下泄流量160 m3/s,削减洪峰93.4%,大大减轻了下游的防洪负担。
水库的主要观测项目有:沉陷、浸润线、绕坝及坝基渗流。
水库年发电量315万度,年收入15.1万元,发电效益2575万元。并为黎城县通进7.16万亩耕地灌溉水源,使灌区增产一倍多,灌溉效益1015万元;养鱼水面3300亩,历年产量12.35万公斤,共捕捞成鱼120万公斤;建库以来防洪净效益1812万元。
漳泽水库
一、工程简介
漳泽水库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北郊的浊漳河南源干流上,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是一座以工业、城市供水、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Ⅱ)水库。
漳泽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176平方公里,其中:上游已建成6座中型水库和37座小型水库,可控制流域面积1551平方公里,区间控制流域面积16256平方公里。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平均径流量19775万立方米,平均输沙量121万立方米。
漳泽水库于1959年11月动工,1960年4月竣工蓄水。原建大坝质量差,水库防洪标准仅达百年一遇,属险库。1989年11月开始除险加固改建,1995年全部完工。改建后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二、技术指标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泄洪洞和输水洞四部分组成。
1、大坝为东西向,均质土坝。主坝坝基主要为全新晚期的冲积砂层,下层为更新世坡积——冲积的黑色亚粘土,付坝坝基以黑色亚粘土为主。
2、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基础为第四纪下更新世泥河湾期湖相沉积层,有褐色亚粘土,粉质粘土,其中夹有薄层泥灰岩。溢洪道于1992年进行第三次改建,闸室由原来的开敞式改为胸墙式,设弧形钢闸门。
3、泄洪洞为坝内埋管式,半有压洞,洞首为进水塔,塔内装平板钢闸门控制和检修闸门。
4、输水洞:溢洪道右侧有潞城史迦渠道引水洞。
三、下游保护范围
防洪保护范围:(P=0.05%)11.5平方公里
城、镇及重要工矿区:长治市郊区、潞城市、襄垣县的8个乡(镇)及长治钢铁厂、五阳矿、漳村矿等厂矿。
人口:0.82万人
耕地面积:1.32万亩
铁路、公路(影响段落及长度):公路3段,8.7公里
重要军事、通讯设施:无
四、历史运用
1、1985年冬,副坝1+300~1+560段下游坝坡发生不规则裂缝。经检查分析,认为大部分是龟裂缝,是由于填土质量不均匀,不时秋雨较多,而冬季气温偏高,所以产生了干缩裂缝。在1986年对仍存在的裂缝进行了粘土灌浆并对1+150 ~1+600段下游进行碾压填筑压重戗台,并在新老填土面上压沙0.5米。
2、1990年7月25日,在泄水洞改建施工过程中,消力池基坑发生流土事故,随后大坝0+720~0+790段坝顶发生裂缝和沉陷。处理方法是降低库水位并在0+711.2 ~0+838.6段筑下部插入粘土层1.25米,上部伸入亚粘土层2米的高压喷射防渗板墙,并在0+765~0+795段距旧坝轴下游20.2米处和50.2米睡布孔作了灌浆处理。
水库的观测工作可分为改建前和改建后。大坝改建前的观测项目有:大坝表面竖向位移、坝体渗流压力、坝基渗流压力、渗流量和溢洪道闸室扬压力观测均为人工观测,截目1991年以前的观测资料已进行了整编、分四册刊印。大坝改建后的观测项目有:大坝表面竖向位移、坝体内部位移、坝体渗流压力、坝基渗流压力、渗流量、溢洪道闸基扬压力、闸前后及泄槽底板扬压力、边墙外侧水压力和渗水量、泄水洞竖向位移和洞顶外水压力。
3、经济效益:水库运用37年来,向长治钢铁厂、漳泽电厂、长治供水总公司等十个厂矿和企业供水11亿立方米;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9.4万亩,多年来农灌用水1.88亿立方米,灌溉农田280万亩次;为长治地区提供商品鱼420万公斤。到1997年水库总收入已达到4024亿元,上交利税1433亿元,实现利润1501亿元。水库曾拦蓄1962年、1971年等6次较大洪水,减免损失1.45亿元(1989年物价指数),其中1962年洪水最大,洪峰3250立方米,洪量为8120万立方米,相当于100年一遇洪水,水库洪水位达903.26。

水库风貌
一、工程简介
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处,是海河流域漳卫河系漳河上的一个控制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8100k㎡,占漳河流域面积的99.4%,总库容13亿m3,水库于1959年开工,1960年拦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
水库的任务是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并结合发电。通过水库调蓄,保证了下游广大平原地区和京广、京沪、京九铁路及京珠、京福等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过河北省民有渠、河南省漳南渠可灌溉农田220万亩;可部分解决邯郸、安阳两市工业及生活用水;并结合灌溉发电。
枢纽建筑物包括:
土坝:包括一座主坝和四座副坝,全长6294.5m。主副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加高扩建时用砂砾料在下游进行全断面压坡,最大坝高55.5m。
溢洪道:位于主副坝之间,基础以第三纪沙层为主,局部为粘土或砾岩,为开敞式陡槽型溢洪道。进口闸共9孔,采用三级底流消能,最大泄量12820m3/s。
泄洪洞:为坝下埋管式,位于主坝左岸,座落在第四纪胶结不良砾岩上。由进水塔、洞身、出口消能段三部分组成,共9孔。洞径6×6.7m,除右边孔用作电站输水外,其余8孔均用来泄洪,最大泄量3530m3/s,是我国最大的坝下埋管工程。
电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侧,于泄洪洞右边孔内装设直径5m,长280m压力钢管引水发电,装机17000kw。
渠首建筑物:河北省民有渠闸及河南省漳南渠闸,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边墙上,最大引水流量各100m3/s。
1987年至1991年岳城水库大坝进行了加高扩建,坝顶高程由原来的157.0m加高到159.5m,大坝加高采用砂砾料在下游断面压坡。大坝加高的同时还加固了溢洪道工程,设计流量由11000 m3/s提高至12820m3/s,同时改建了泄洪洞工程。目前,大副坝上游防渗墙工程基本完工。
二、防洪标准
岳城水库属国家大Ι型水库,其设计洪水标准为一千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二千年一遇,下游河道设计安全标准为三十年一遇。
三、下游保护范围
岳城水库保护着下游河北省清凉江以南,河南省安阳河、山东省马颊河以北的39个市(县)及重要的工矿地区,是华北粮棉基地的主要部分;保护农业耕地面积2732万亩,人口1416万人,对京广、京沪、京九等铁路及京福、京珠等高速公路的安全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岳城水库具有重要的地位。
四、历史运用
(一)1982年洪水
1、概述
自7月30日起,漳河岳城水库以上,天桥断、匡门口至观台区间普降大暴雨。观台站自7月30日12时起涨,到8月3日9时,先后四次出现大于1800m3/s的洪峰,其中8月2日为最大一次,洪峰为2060m3/s,五天入库洪量为4.84亿m3;岳城水库水位由7月30日8时的120.01m迅速上涨,到8月3日8时达到139.39m,超汛限水位7m多,蓄水量相应增加3.54亿m3。
2、调度简介
根据上游雨水情实际,考虑到在确保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蓄水,同时还应与卫河洪水错峰,以减少卫运河淹滩,于8月3日10时开始泄水300m3/s,12时达到最大603m3/s,4日20时以后降雨基本停止,观台站流量减至500m3/s以下,8月5日20时起岳城水库减至70m3/s。岳城水库在这次洪水中发挥了蓄水削峰的作用,8月3日出库最大流量仅603m3/s,次洪水下泄量0.7亿m3,削减洪峰达81%,洪量达85%。
(二)1996年洪水
1、概述
受8号台风影响,8月2日至5日流域突降特大暴雨,漳河降雨中心在清漳河下游,雨量大多在200 mm以上。漳河各站水位从8月3日夜间起涨,观台站4日12时出现第一次洪峰,流量为5310m3/s,4日18时出现第二次洪峰达到8910m3/s,为1956年以来第二位,岳城水库最大下泄量为1500m3/s,最高水位为146.90m。受岳城水库泄洪影响,漳河右堤接近或达到保证水位,下游漳卫新河由于淤积严重,行洪能力下降,多处堤防发生险情,但没有酿成决口灾害。
2、调度简介
8月4日岳城水库坝前洪峰达到8910m3/s,岳城水库最大下泄流量1500m3/s,削减洪峰83%,充分发挥了岳城水库的削峰作用,有力地支持了下游的防洪工作。

溢洪道

进水塔
小南海水库

一、工程简介
小南海水库位于安阳河中游,是一座防洪调节的山谷水库。原为中型水库,1993年除险加固后升为大型水库。上游横水至南海泉段河床地质为石灰岩,溶洞发育,河水大量潜流,因而降雨径流系数较小。据水文复核报告分析,二十年一遇三天降雨径流系数仅0.33,百年一遇为0.45,千年一遇为0.55。
1958年5月动工兴建,百年一遇洪水设计,二百年一遇洪水校核,1960年基本建成。大坝为粘土斜墙堆石坝,顶高程183.00m,坝高49m。溢洪道为侧堰陡槽式,1962年完成陡槽开挖 。
1976年至1981年,大坝垂直加高1.8m,溢洪道侧堰加长至180m,并加大陡槽坡度,泄量由3660m3/s增加至6000m3/s,防洪标准可达千年一遇。
1989年冬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二千年一遇洪水校核进行除险加固。大坝由上游坡贴坡加高3.2m,坝顶高程188.15m;溢洪道拆除侧堰,建泄洪闸4孔;输水洞原竖井因根部断裂,拆除重建,并增加出口消能工,左、右岸坡做基岩帷幕灌浆。加固工程于1993年底全部完成。
二、下游保护范围
防洪保护范围:1290城、镇及重要工、矿区:安阳市、安阳钢厂、电厂、玻壳公司等。
人口:58万
耕地面积:130万亩
铁路、公路(影响段落及长度):京广铁路20km,107国道50km。
《子牙河系》
朱庄水库

一、工程简介
1、工程位置:朱庄水库位于河北省沙河市孔庄乡朱庄村附近。是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滏阳河支流沙河上的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城市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220k㎡,工程等级为Ⅱ级。
2、设计与施工:朱庄水库由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始建于1971年10月,1978年完成主体工程,1980年完成电站、观测设备、帷幕灌浆等工程,1985年竣工验收。
3、水库加固:至今未进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4、工程效益:目前水库防洪标准超过2000年一遇洪水,经过多年的运用,在防洪、灌溉、发电方面均发挥了较大作用。拦蓄了1996年大洪水,起到了削减洪峰流量的作用。因受下游引水枢纽配套能力的限制,建库以来年实际灌溉面积约14万亩,而由北干渠向邢台市区输水一直未能实现,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为0.403亿m3,水库一直未能正常发挥设计效益,以致多次弃水。
二、技术指标
1、流域特性:朱庄水库位于子牙河系滏阳河支流沙河上,控制河长均为30km左右的四道山川,流域面积1220k㎡,总库容4.162亿m3。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639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约1170 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约450 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4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74万t。历史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9760 m3/s(相当于200年一遇),发生在1996年8月4日,历史最高洪水位258.79m(大沽高程,下同),发生在1996年8月4日。
2、大坝:朱庄水库拦河坝为浆砌石重力坝,上游设浆砌石防浪墙。
3、溢流坝:溢流坝堰上设弧形钢闸门6扇,6台启闭机;下游设两级消力池。
4、出水洞:出水洞包括泄洪底孔、放水洞和发电洞。泄洪底孔为3孔无压洞,洞身为门洞形,进口采用弧形钢闸门;放水洞为马蹄形无压洞,洞前设弧形钢闸门。
5、水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4200kW。其中低机组装机容量为3200kW(1台),设计水头30.5m,设计发电流量为12.4m3/s;高机组装机容量为2×500kW,设计水头16.0m,设计发电流量为7.84m3/s。
6、水库淹没处理:朱庄水库征地高程为255.0m,淹没耕地6001亩,移民高程为261.5m,迁移人口6327人。
7、灌溉及供水:朱庄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38万亩,因受下游引水枢纽配套能力的限制,建库以来年实际灌溉面积约14万亩,而由北干渠向邢台市区输水一直未能实现,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为0.403亿m3。目前,引朱济邢输水工程已经完工,每年可向邢台市区供水0.53亿m3。
三、水库特征值:
总库容4.162亿m3,防洪库容2.822亿m3,兴利库容2.285亿m3,死库容0.34亿m3,死水位214.0m,起调水位243.0m,汛限水位243.0m,正常蓄水位251.0m,设计洪水位255.3m,校核洪水位260.24m。
四、防洪标准:
原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1000年一遇洪水(10000年一遇验算);按现行有关规范,水库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2000年一遇洪水;大坝安全复核,防洪标准达到10000年一遇。
五、下游保护对象及范围
1、城镇及重要工、矿区:6个市县及邢台煤矿;
2、人口数量:128万人;
3、耕地面积:117万亩;
4、铁路:水库距京广铁路30km;
5、公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国道。
六、历史运用
“63.8”洪水发生时,朱庄水库尚未建设,朱庄村附近流量近8360m3/s,相当于300年一遇,致使淹没村庄4726个,淹死1635人,伤15148人,造成重大损失。水库修建后,经历了“96.8”洪水。在朱庄水库流域范围内,从96年8月3日5时开始普降暴雨,截止到5日8时,西部山区降雨普遍超过 300mm,中心雨量超过 500mm,朱庄两日降雨364mm,瞬时最大入库洪峰9760 m3/s,出库最大泄量5733 m3/s,削减洪峰42%,为保护下游京广铁路等交通干线和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下图为朱庄水库大坝

临城水库

一、工程简介
1、工程位置:临城水库位于河北省临城县西竖村附近。是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滏阳河支流沙汦河上的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384k㎡,工程等级为Ⅱ级。
2、设计与施工:临城水库由河北省邯郸专区水利局和河北省水利水电设计院设计,始建于1958年8月,1960年完成主体工程并开始拦洪蓄水。1963年汛前增开临时溢洪道。
3、水库加固:1964年进行了“63.8”洪水后的恢复工程,将临时溢洪道改为第一溢洪道,由溢流堰和底孔组成,原溢洪道改为第二溢洪道,坝顶高程加高到132.5m,斜墙高程131.0m。1970~1971年进行扫尾工程,大坝加高0.5m。1975年增建了第三溢洪道,1990~1991年完成了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4、工程效益:水库防洪标准为2000年一遇洪水,经过多年的运用,在防洪、灌溉、发电方面均发挥了较大作用。拦蓄了1963年、1996年大洪水,起到了削减洪峰流量的作用,1963年大水入库洪峰流量为5565m3/s,经水库调节后,出库流量为2448m3/s,削峰56%,1996年大水入库洪峰流量为4087m3/s,经水库调节后,出库流量为1016m3/s,削峰75%。建库以来,水库共向灌区供水超过7亿m3,多年平均供水量为0.21亿m3,为下游灌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二、技术指标
1、流域特性:临城水库位于子牙河系滏阳河支流汦河上,控制流域面积384k㎡,总库容1.713亿m3。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53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约1200 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约450 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39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33万t。历史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5565 m3/s,发生在1963年8月4日,历史最高洪水位129.66m(大沽高程),发生在1996年8月5日。
2、大坝:临城水库拦河坝为粘土斜墙坝,上游设浆砌石防浪墙,。
3、溢洪道:溢洪道分为第一溢洪道、第二溢洪道和第三溢洪道,均为开敞式无闸门型式。第一溢洪道为实用堰;第二、第三溢洪道为宽顶堰。
4、出水洞:出水洞包括泄洪底孔和放水洞。进口采用平板钢闸门,固定螺杆启闭机;放水洞为圆形有压洞,洞前设平板钢闸门。
5、水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625kW,其中一台装机容量125kW,两台装机容量250kW。
6、水库淹没处理:临城水库征地高程为130.0m,淹没耕地4970亩,移民高程为130.0m,迁移人口3555人。
7、灌溉及供水:临城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多年平均供水量为0.21亿m3。
三、水库特征值:
总库容1.713亿m3,防洪库容1.226亿m3,兴利库容0.800亿m3,死库容0.119亿m3,死水位112.0m,起调水位120.0m,汛限水位120.0m,正常蓄水位125.5m,设计洪水位129.2m,校核洪水位131.94m。
四、防洪标准:
原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500年一遇洪水;按现行有关规范,水库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2000年一遇洪水;水库现状防洪保坝标准约为1500年一遇洪水。
五、下游保护对象及范围
1、城镇及重要工、矿区:3座县城(临城、隆尧、柏乡)及17个乡镇;
2、人口数量:42万人;
3、耕地面积:79万亩;
4、铁路:京广铁路;
5、公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国道。
六、历史运用
1963年8月大水入库洪峰流量为5565m3/s,经水库调节后,出库流量为2448m3/s,削峰56%,1996年8月大水入库洪峰流量为4087m3/s,经水库调节后,出库流量为1016m3/s,削峰75%。
北大港水库
一、工程简介
1、名称:北大港水库
位置:天津市大港区
2、始建时间:1974年
建成时间:1980年
建设单位:天津市根治海河指挥部
设计单位:天津市水利规划设计院
施工单位:北大港工程指挥部
工程投资:国家投资4431.2万元 地方自筹3200.77万元
工程等级:一级 主要功能:分洪、供水、防洪、灌溉等
3、2002年水库通过水库大坝安全鉴定,鉴定结果为三类坝。尚未进行除险加固。
4、建成后工程效益:合计供水217207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89428万立方米,农业供水27779万立方米;姚塘子供电站利用变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对企业周边地区的企业供电。
二、技术指标
1、北大港水库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南运河、子牙河水系独流减河下游;水库集水面积150平方公理;多年平均降水量533.3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235.9毫米。
2、库大坝为复式均质土坝,坝基地质1千米深的范围内为松散沉积物,表层深约30米为粘性土,上游防渗措施为粘土铺盖,下游排水形式为节渗沟。
3、供水情况:水库灌溉面积25.5万亩;北大港水库自1973年至1983年主要保障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从1988年到2000年主要供给大港周边地区的农业用水和大港油田的生活及工业用水,2000年11月至2001年9月向市区供水,2001年9月向市区供生态用水。
黄壁庄水库

一、工程简介
1、工程位置
黄壁庄水库位于河北省鹿泉市黄壁庄村附近的滹沱河干流上,是以防洪为主,兼顾城市用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Ⅰ)型水利枢纽工程。
2、黄壁庄水库由水利电力部北京勘测设计院于1958年5月开始筹建并着手编制《黄壁庄水库工程初步设计书》,当年10月份由水库工程局正式开始施工,经过扩建、加固等于1968年10月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工程总投资40103万元,水库建成后安全标准采用千年一遇。
3、工程竣工后,由于问题不断发生,曾进行过多次抢险加固处理,较大规模的抢险加固处理有:1974年副坝马山段排水沟和坝后压坡工程;1981年副坝马山段坝前铺盖加固和坝后集水坑、排水管埋设工程;1982年非常溢洪道启闭设备改造工程;1988年正常溢洪道陡槽底板加固工程;1990年副坝减压井排水沟更新改造和铺盖裂缝处理工程;1992年副坝铺盖裂缝处理工程。“96.8”洪水后,为解决水库的病险状况,从1998年10月份开始对水库进行以副坝垂直防渗墙、高喷墙、新增非常溢洪道为主的除险加固,工期四年。其它加固措施还包括:正常溢洪道堰体加固,闸门机电设备更新;电站重力坝加固补强及闸门机电设备更新;原非常溢洪道闸门更换及部分机电设备更新等工程项目。加固完成后,水库防洪标准为5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4、1996年8月,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黄壁庄水库位于暴雨中心地带,当时入库洪峰流量最大达到12600m3/s,最高库水位达到122.97m,均为建库以来的最大值,洪水入库调蓄后,消减洪峰71%,拦蓄洪水3.89亿m3,错峰6个小时,为下游防洪抢险赢得了时间。
5、1998年~2003年黄壁庄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总投资10亿元。
二、技术指标
1、流域特性
黄壁庄水库位于滹沱河干流的出口处,(连同上游28km处的岗南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3400k㎡,总库容12.10亿m3。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575.8mm,流域蒸发量东部较大,西部较少,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39 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5亿m3,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1785万t。历史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12600 m3/s,发生在1996年8月4日, 相应最高洪水位122.97m(为大沽高程,大沽高程-1.509=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下同)。
2、大坝
黄壁庄水库拦河主坝为水中填土均质土坝,上游设浆砌石防浪墙,大坝上下游均为干砌石护坡,副坝亦为水中填土均质坝(部分坝体为碾压式均质坝),重力坝为常态混凝土坝,内含输水洞和发电洞。
3、溢洪道
正常溢洪道为岸边开敞式实用堰,闸门型式为溢流堰弧形钢闸门,启闭设备为液压启闭机,消能型式为一级消力池二级挑鼻坎。非常溢洪道为胸墙式宽顶堰,消能型式为陡槽挑鼻坎。
4、出水洞
出水洞包括泄洪洞、输水洞、发电洞。泄洪洞设在正常溢洪道底孔,共2孔,进口采用平板钢闸门,卷扬式启闭机;输水洞为重力坝内底孔,为1孔,进口采用平板钢闸门,卷扬式启闭机;发电洞共2孔,进口采用平板干钢闸门。
5、水电站
电站装机两台,总容量16800kW,其中一台16000kW,另一台800kW。
6、水库淹没处理:
黄壁庄水库征地高程为120.0m,淹没耕地4.09万亩,移民高程为125.0m,迁移人口46617人。
7、灌溉及供水
黄壁庄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273.7万亩,现状有效灌溉面积157万亩,年灌溉用水量5.6亿m3。城市供水1亿 m3。
三、水库特征值:
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水库总库容12.1亿m3,调洪库容7.3663亿m3,兴利库容4.64亿m3,死库容0.6968亿m3,已淤积库容0.32亿m3,死水位111.5m,起调水位114m,汛限水位114m,正常蓄水位120m,设计洪水位125.84m,校核洪水位128m。
四、防洪标准
根据滹沱河下游规划,黄壁庄水库1958年4月被正式立项,和岗南水库结合共同解决百年一遇洪水问题。
1960年10月,因滹沱河流域防洪规划重新修正,黄壁庄水库工程扩建,确定采用1956年型洪水水文成果,拟订黄壁庄水库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1965年经水利电力部研究决定对黄壁庄水库工程进行扩建,确定采用千年一遇洪水作为水库安全标准。
1998年8月除险加固工程开始施工,因施工条件所限,并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初步审查意见,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期间防洪标准由原来的千年一遇标准暂定为2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在此次加固工程完成以后,黄壁庄水库将达到万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五、下游保护对象及范围
1、城镇及重要工、矿区:21个市县及华北油田、大港油田;
2、人口数量:1000万人;
3、耕地面积:1245万亩;
4、铁路:石德铁路、石太铁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
5、公路:京深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107国道。
六、历史运用
1996年大水入库洪峰流量为12600m3/s,经水库调节后,出库流量为3650m3/s,削峰71%以上。

岗南水库

一、工程简介
1、工程位置:岗南水库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岗南镇附近的滹沱河干流上,距省会石家庄58km,是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两大支流之一滹沱河中下游重要的大(Ⅰ)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5900k㎡,总库容15.71亿m3,水库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结合发电,与下游28km处的黄壁庄水库联合控制流域面积23400 k㎡。
2、岗南水库由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设计,工程于1958年3月开始兴建,1962年停工待建。1966年续建,续建项目为:主副坝加高1m达到209m高程,完成上下游护坡、改建正常溢洪道、续建非常溢洪道、新建泄洪洞、加固输水洞、加固调压井、改建调节池、安装第三台发电机组,1969年底基本按设计竣工。洪水按百年一遇设计,千年一遇洪水加10%作为校核,校核洪水位207.7 m(大沽高程,下同,大沽高程-1.506=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3、河南“75.8”暴雨后,经水文复核,岗南水库保坝标准偏低,1978年进行除险加固,按五千年一遇标准,新建8孔溢洪道一座,并加固了原正常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全部工程于1990年4月完工。2001年6月完成了《河北省岗南水库大坝安全鉴定论证报告辑》,其鉴定结论为:岗南水库非常溢洪道启用不足2000年一遇,未达到“岗南、黄壁庄水库总体规划”5000年一遇启用的要求,危及黄壁庄水库的安全。主坝、副坝及其它主要建筑物均存在安全问题。2003年水利部已批准《岗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水库即将实施以加高大坝为主的除险加固工程。
4、目前水库防洪标准不足5000年一遇洪水,经过30多年的运用,在防洪、灌溉、发电等方面均发挥了较大作用。1996年洪水,岗南水库洪峰流量7010 m3/s,接近50年一遇,下游黄壁庄水库入库洪峰流量还原值为18200 m3/s,超百年一遇,岗南与区间错峰23小时后,最大下泄流量 2265 m3/s,极大限度地减轻了下游灾害程度。岗南水库还担负着向省会石家庄市供水和向西柏坡电厂供水的任务,年引水量1.93亿m3。从岗南水库直接引水的灌渠有引岗渠、大川渠和北跃渠,水库直接灌溉面积20余万亩;年平均入黄壁庄水库水量5.5亿m3,通过黄壁庄水库再调节联合向下游供水灌溉面积达200多万亩。灌溉区域是河北省重要的粮食基地。
二、技术指标
1、流域特性: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五台山北麓,为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的两大支流之一,河长587km,流域面积24960k㎡,其中岗南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5900k㎡,岗南水库与下游黄壁庄水库联合控制流域面积23400k㎡。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在地区分布上相差较大,且80%以上集中在汛期6~9月份,多年平均气温为12.9~4.1℃,多年平均蒸发量1239mm,多年平均风速为1.7~9.0m/s;多年平均输沙量为931万t;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6.6亿m3。1996年洪水,岗南洪峰流量7010 m3/s,为建库以来最大洪水,水库最高洪水位为203.13m。
2、大坝
岗南水库拦河坝现状为1座主坝和16座副坝,主坝始建于1958年3月,1966年续建,1969年竣工。为粘土斜墙坝,左、右两坝肩为均质土坝和均质土坝向粘土斜墙坝过渡段,上游设浆砌石防浪墙,下游坝肩为浆砌路缘石。主坝上游为干砌石护坡
水库除险加固后,主坝为粘土斜墙坝,上游设浆砌石防浪墙,大坝上下游均为干砌石护坡,主坝上游为干砌石护坡。
副坝1968年冬完工。副坝现状为均质土坝(有些坝段在续建时高程205.0m以上采用了粘土斜墙砂壳坝型式),分布于主坝两侧,共有16座,其中左岸副坝11座,左岸副坝由正常溢洪道至主坝左坝头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坝顶上游设浆砌石防浪墙,上游坝坡为干砌石护坡,下游为卵石护坡。右岸副坝位于主坝右侧,坝顶为泥结碎石路面,坝顶上游设有浆砌石防浪墙,上游坝坡为干砌石护坡,下游为石碴护坡。副坝除险加固,副坝加高措施与主坝基本相同。
3、溢洪道
溢洪道有正常溢洪道和新增溢洪道,正常溢洪道位于左岸副坝左侧,由引渠段、闸室段、陡槽段、挑坎段及尾水渠组成。闸室左右边墩为混凝土重力式挡墙。水流经引渠、闸室段及陡槽段,通过挑流消能进入尾水渠,最终汇入下游滹沱河。
新增溢洪道位于正常溢洪道右侧,由引渠段、闸室段、陡槽段与挑坎段、防冲板与导水墙及尾水渠等五部分组成。
4、出水洞
出水洞由泄洪洞和输水洞,泄洪洞位于主坝右岸侧,与输水洞相邻(位于输水洞右侧),泄洪洞由圆形有压洞段、城门洞型无压洞段、泄洪明渠段及城门洞型无压尾洞段组成,结构型式比较复杂。
输水洞位于主坝右岸,系泄洪、发电两用隧洞,输水洞进口为喇叭口形,进口与闸门井之间为椭圆曲线收缩段,进口设有一扇平板钢闸门,配有固定卷扬式启闭机1台,闸门后设有通气孔。
5、水电站:水电站装机总容量41000kW,其中两台15000kW,另一台11000kW。
6、水库淹没处理:岗南水库征地高程为200m,淹没耕地4.02万亩,移民高程为203.0m,迁移人口35979人。
7、灌溉及供水:岗南水库还担负着向省会石家庄市供水和向西柏坡电厂供水的任务,年引水量1.93亿m3。从岗南水库直接引水的灌渠有引岗渠、大川渠和北跃渠,水库直接灌溉面积20余万亩;年平均入黄壁庄水库水量5.5亿m3,通过黄壁庄水库再调节联合向下游供水灌溉面积达200多万亩。灌溉区域是河北省重要的粮食基地。
三、水库特征值:
现状指标:总库容15.71亿m3,调洪库容9.17亿m3,兴利库容7.8亿m3,死库容3.41亿m3,死水位180.0m,汛限水位192.0m,正常蓄水位200.0m,设计洪水位204.1m,校核洪水位207.7m。
加固后指标:总库容17.04亿m3,调洪库容9.17亿m3,兴利库容7.8亿m3,死库容3.41亿m3,死水位180.0m,除险加固设计审批汛限水位190.0m,渡汛起调水位192.0m,正常蓄水位200.0m,设计洪水位204.51m,校核洪水位209.59m。
四、防洪标准:
1966年岗南水库工程续建设计确定的规模,为百年设计、千年加百分之十校核,最高洪水位207.7m,最大库容15.71亿m3。1975年8月河南暴雨后,为提高水库抗洪保坝标准,1978年开始增修8孔新增溢洪道一座,1986年基本完成。1981年后启用河北省水利厅设计院提出的岗、黄两库新的水文成果,原千年设计洪水仅相当于新水文的500年一遇。增修新溢洪道后,又对原有两座溢洪道进行了加固改造,防洪泄洪能力大大提高,防洪保坝标准达到了5000年一遇;岗南水库的现状防洪标准为500年一遇设计,不足5000年一遇校核。2003年岗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将开始实施,工期两年,水库加高1.5m,水库防洪校核标准达到10000年一遇。
五、下游保护对象及范围
1、城镇及重要工、矿区:21个市县及华北油田、大港油田;
2、人口数量:1000万人;
3、耕地面积:1245万亩;
4、铁路:石德铁路、石太铁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
5、公路:京深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107国道。
六、历史运用
岗南水库建成后,滹沱河流域发生了“63.8”和“96.8”两场大洪水。其水情及调度情况如下:
1、“63.8”洪水
受华北地区上空很深的稳定的低压槽影响,1963年8月上旬海河流域发生了连绵不断的特大暴雨,降雨8月1日开始,10日雨止,暴雨中心在獐么、司仓。獐么最大日雨量达865mm,司仓最大日雨量达704mm。岗南地区降雨量达522mm,库区上游14个雨量站平均降雨量达166mm。岗南水库8月7日最大入库流量4390m3/s,最高蓄水位200m,水库拦蓄8.63亿m3,最大下泄821m3/s。
2、“96.8”洪水
受1996年8号台风外围影响,1996年8月2~5日滹沱河流域普降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分别在滹沱河上游平山站三日雨量541mm;冶河、井陉及吴家窑三日雨量670mm。岗南水库24h降雨量达422mm。
滹沱河上游各支流8月4日早晨开始涨水,涨势很猛。岗南水库入库站小觉水文站4日14时42分出现洪峰流量2210m3/s,小觉到岗南区间的各小河同时涨水,大量洪水汇入岗南水库,使库水位迅速上涨,到15时30分库水位比早8时升高1.67m,遂提开溢洪道泄洪500m3/s,到晚21时,岗南水库入库流量达到最大值7010 m3/s,为减少下黄壁庄水库的压力,泄量仍维持500 m3/s。到5日13时,库水位上升到202.80m,此时冶河的流量有所减少,为缓解岗南水库压力,加大泄量到1200m3/s。5日20时库水位达到203.13m,加大泄量到2265 m3/s,之后出库大于入库,库水位开始缓慢下降。
“63.8”及“96.8”洪水岗南水库均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63.8”洪水削减洪峰80.3%,“96.8”洪水削减洪峰92.9%。
东武仕水库

一、工程简介
1、工程位置:东武仕水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境内,滏阳河干流上游,担负着下游磁县县城及邯郸市等7县1市以及京广铁路、京深高速、107国道的防洪保安任务,是一座以防洪和城市供水为主并兼顾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II)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等级为II级。
2、东武仕水库由东武仕水库施工指挥部设计,该库1958年动工兴建,1959年建成一座总库容0.64亿m3的中型水库。1970年开始扩建,1974年扩建成大(Ⅱ)型水库,总库容1.52亿m3,1993年开始除险加固,1999年竣工。
3、东武仕水库虽经1970年扩建,1975~1976年加固,仍然属于病险水库,主要原因有:一是大坝中间段基础部分处在淤泥层和可“液化”粉质壤土层上,对坝体稳定极为不利,经验算大坝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二是水库防洪标准偏低,仅为500年一遇洪水,远低于国家规定的近期非常运用2000年一遇洪水标准;三是泄洪洞、发电洞闸门及启闭机质量低,性能差,锈蚀严重,设备老化陈旧;四是部分坝段防渗排水设施不完善。鉴于上述原因,水库又于1993年12月至1999年8月底分三期对水库工程进行了除险加固。一期工程建设:自1993年12月至1995年9月,完成的主要工程项目有:泄洪洞尾水渠扩挖,主坝右岸延长和坝后公路改线等三项工程和水库管理处搬迁征地。二期工程建设:自1997年9月至1998年7月,完成的主要工程项目有:泄洪洞引水渠扩挖衬砌工程,大坝上游压坡和铺盖防渗工程,基础振冲碎石桩工程,坝后排水暗管工程,泄洪洞、发电洞闸门及启闭机更换工程,以及电洞尾水渠清淤和局部处理工程。三期工程建设:1998年11月至1999年8月,完成的主要工程项目有:主坝加高工程,下游压坡工程,上坝公路工程,泄洪洞和电洞工作桥加固工程,左岸副坝加高培厚工程等。
经过几次扩建和加固,目前东武仕水库是一座以防洪和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多种利用的大(Ⅱ)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大坝全长2874m,坝顶高程112m,最大坝高34.1m,坝顶宽6.0m,总库容1.81亿m3,设计洪水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达到2000年一遇。
4、目前水库防洪标准为2000年一遇洪水,经过30多年的运用,在防洪、供水、灌溉、发电方面均发挥了较大作用。拦蓄了1963年、1978年、1982年大洪水,起到了削减洪峰流量的作用。1963年大水入库洪峰流量为1920m3/s,入库洪水全部拦蓄,出库流量仅为150m3/s,当时京广铁路已中断,唯有邯郸至安阳段能正常运行,并且水库下游的9万亩耕地和36个村庄免受洪水灾害。建库前滏阳河灌区灌溉面积为40万亩,建库后灌溉面积64万亩,多年平均发电量1900万kwh;东武仕水库还担负着调节跃峰渠引漳河水任务,提供邯郸市部分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
二、技术指标
1、流域特性:东武仕水库位于河北省磁县境内,滏阳河干流上游,控制流域面积340k㎡,水库总库容1.81亿m3。根据1951~1986年的36年东武仕站年降雨资料分析,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60mm,年际间变化大,年雨量分配也很不均匀,汛期降雨占年降雨量的75%以上。滏阳河年径流较为丰富,常年流水不断,水库以上滏阳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8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31万m3,历史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1920m3/s,发生在1963年8月6日,历史最高洪水位108.36m(黄海高程,下同),发生在1989年。
2、大坝:东武仕水库工程主要由均质土坝,泄洪洞、发电洞和左岸副坝组成。大坝为均质碾压土坝,上游设浆砌石防浪墙。大坝上游为干砌石护坡,下游为卵石和草皮护坡。
3、非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建于左岸,为开敞式明渠。
4、出水洞:出水洞包括泄洪洞和灌溉发电洞。泄洪洞设在大坝中部主河槽右侧,进口采用弧形钢闸门,进水塔为封闭式井筒,塔内设置平板检修闸门一扇,弧形工作闸门三扇。灌溉发电洞为圆形压力洞,进水塔为封闭式井筒,塔内设置平板钢闸门和混凝土检修闸门各两扇。
5、水电站:电站装机两台,。
6、水库淹没处理:东武仕水库征地高程为110m,淹没耕地1.55万亩,移民高程为112m,迁移人口13879人。
7、灌溉及供水:东武仕水库灌溉面积64万亩,年灌溉用水量为3917万m3;东武仕水库负担邯郸市的供水任务,年供水量14200万m3。
三、水库特征值
现状采用为九十年代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后指标,总库容1.81亿m3,调洪库容1.095亿m3,兴利库容1.35亿m3,死库容0.1亿m3,死水位94.5m,起调水位102m,,正常蓄水位109.68m,设计洪水位106.18m,校核洪水位110.7m。
四、防洪标准:
1958年水库初建时为中型水库,总库容6400万m3,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由于防洪标准偏低,年年担心度汛安全,库容太小,不能充分调节径流,每年弃水较多,且大坝质量不高,于1970年4月1日动工扩建。扩建后,水库总库容为1.52亿m3,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虽又经过1975~1976年加固,仍为病险水库,水库实际抗洪能力按非常溢洪道启用指标只达到500年一遇洪水,远低于国家规定的近期非常运用2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水库又于1993~1999年分三期对水库工程进行了除险加固处理。目前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五、下游保护范围
1、城镇及重要工、矿区:7县1市
2、人口数量:250万人;
3、耕地面积:200万亩;
4、铁路:京广铁路;
5、公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国道。
六、历史大洪水调度运用
1963年大水入库洪峰流量为1920m3/s,入库洪水全部拦蓄,出库流量仅为150m3/s。
1996年8月3日~5日,我省东南部普降大到暴雨,东武仕水库流域内平均降雨240.4mm,最大1小时降雨38mm,最大1日降雨139mm。在水库调洪过程中,洪峰于8月4日6时形成,洪峰流量为585.8m3/s,根据东武仕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洪水预报、东武仕水库抗洪能力查算表以及气象部门预报和市防办指示精神,东武仕水库最大下泄流量2m3/s,削减洪峰97%,共拦蓄洪水1989万m3,最高库水位达到03.7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