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为什么无法根治高血压?(二)《内经》称“肺为相傅之官”,主宣发,主治节
现代医学,为什么无法根治高血压?(二)《内经》称“肺为相傅之官”,主宣发,主治节。“相傅之官”,就是辅佐皇帝治理天下之意。心主血,肺主气,血不能独行,赖气的推动力。如果血中气少,血行就会变得艰难迟滞。脉象中有涩脉,弦脉,细脉,微脉,沉脉,就是血中气少的脉象。如果血中气足,脉搏必充实饱满,从容和缓,波澜起伏,是气血充足,身体健康的脉象。 上面说了,心脏很怕水,水入心脏,有生命危险。其实肺脏更怕水。喝水喝汤,一不小心,一滴汤水呛到气管里,必引起剧烈咳嗽。喝水多,能够“必暴喘满”,或者“微者短气”。“喘”和“短气”,都是肺气不利的危险症状。肺脏呼吸,已经困难,还能行使它的“相傅之官”的职能吗?肺气不行,心血还能运行吗?君相有病,心肺俱劳,身体还能不病? 汉代的张仲景,后世为什么一致尊他为医圣?因为他在两千年前,就发现了“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的病理学真理!发现了喝水能引起“甚者则悸,微者短气”的科学真理!这一科学真理,历万古而弥新,永不过时。 中西医对待高血压的看法及治疗思路:中医调理注重调整状态,而不是某种病。中医把疾病分成了好几类,根据不同类别使用不同的办法。状态调整过来了,人自然就健康了。 就像是湿木头木头就会长蘑菇,而木头干了,蘑菇就长不出来了。有的人身体里长结节,长息肉,我们把这些割掉,但是几年后,可能还会长出来。这就是因为他的体质容易长这些东西,不改变体质,是没有办法根除这些毛病的。 高血压得天天吃降压药,不然就会升上去,风湿骨病需要一直贴药膏吃止痛药,停药就会反复疼,这就是我们说的治标不治本,仅仅是把病症压住了,但是体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所以我们现在常规治疗高血压的办法都是扩张血管,因为血管有弹性,把橡皮筋拉开,让血管撑大一些,这个压力就暂时缓解了。于是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西药降压药,除了利尿剂就是扩张血管。 但也仅仅是治标,日本的研究表明,人每天都会产生几千到两万的变异细胞,也就是坏细胞,都是内皮细胞把它们杀死的,所以内皮细胞在人体中非常重要。寒凉的药物也是通过内皮细胞来发挥作用的。寒凉药物刺激内皮细胞,强行扩张血管。但是寒凉的药物对于人体来说是外来物种,所以就干扰了内皮细胞的正常运行。 所以当血管强行扩张的时候,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就启动了。内皮细胞就会跟寒凉药物对抗,分泌出一种叫做内皮素的物质来收缩血管。内皮素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天然物质中收缩血管作用最强的一种,但是它是人体消耗自身元气产生的,所以内皮素分泌是有限的。这和可以人工无限生产的药肯定不能比,所以长期服用降压药,内皮素就出现了来和药物对抗,等到把药物都排出去了,内皮素又开始收缩血管,血压就又上来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循环,吃药导致内皮素分泌,对抗药性,血压又会升高。这样时间久了,人体的元气消耗越来越重,身体更虚弱,等到元气消耗殆尽,人也就不行了,外在的表现就是血管破裂,脑溢血或者心梗,脑梗突发。 西医采用的降压药物种类不外乎以下几种: ①利尿药。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而这些药物所带来的显性及潜在性身体伤害,至今也是未解难题。当然,这种对抗性的所谓治疗,难题必然层出不穷,永不得解。 国外医学(西医)专家经过多年临床跟踪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症,无论坚持用降压药,还是不坚持用降压药,还是压根不用降压药,最后该患者的死亡时间都一样。——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不吃降压药的人,最后因为血压高损伤心脑血管而死;坚持吃降压药的人,最后会因为药物的毒副作用,肝肾衰竭而死。至此,西医治疗高血压早已走进死胡同。 西医之所以没有中医分析出来的那些“说道”,根本缘由是西医的理论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眼见才为实,所以长久以来一直在表面的的现象上研究。而中医所说的阴阳、经络、寒热、气、湿浊,都是不可见的,所以在西医看来那是“不靠谱”。但也正因为西医理论的这个先天不足,所以西医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搞清楚高血压的发病原理,更不可能对症治疗。 我们说过高血压在中医上讲就是一个身体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更注重调整状态,因为身体当中有一些经络的末梢发生了堵塞气血过不去,身体就适当的增加一些压力让气血过去。增加压力的时候血压就会升高。 那么在中医上解决高血压的问题需要怎么做呢?当然是疏通经络,经络畅通气血顺畅后,身体自然就会把血压调整下来。 我们拿水管来解释,水管中有了淤泥或者其他杂物堵住了一半,只剩下一半能流水,这样通过的水势就会减少,如果我们从源头上加点水压,那能通过的水肯定会变得非常的急,但是通过的水就会变多。所以当血管经络发生堵塞元气还算充足的时候,身体就会自己加压,高血压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治疗高血压,最主要的还是要疏通血管和经络,那些以干扰肾脏正常工作,通过增加排水来降压的药物,根本就不是在治病,它对的身体完全是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