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堪培拉喷气式轰炸机,二战后英国的军工外销爆款

在人类航空事业从螺旋桨向喷气式过渡的时期,英国无疑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当Me262喷气式战斗机在欧洲大陆上空翱翔的时候,英国的“流星”喷气战斗机也执行了一些诸如击落V1飞弹的任务,无疑是最早进入喷气时代的国家之一,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英国先后研制了一系列的喷气式飞机,其中堪培拉双发喷气式轰炸机就是战后不久服役的机型,并且成为英国军工畅销产品,极少数甚至服役到本世纪。那么该机是如何发展成一款畅销产品的呢?

首先简述一下堪培拉轰炸机本身,它是在二战末期开始研发的飞机,1949年首飞,1951年开始服役。飞机采用悬臂式中单翼结构,飞机展弦比小,没有当时战斗机那样的后掠角,2台发动机舱位于左右机翼内,穿过翼梁结构。
要说堪培拉轰炸机的性能,在它刚刚出现的时候绝对算是一流水准,空重约9820千克的它能够携带4500千克重的弹药,最大飞行速度0.88马赫,实用升限约1.5万米。这些数据在50年代初的喷气式飞机中算不上很特别,但不要忘了它只是一款中型轰炸机,并且是技术成熟可靠的轰炸机。

不仅如此,堪培拉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潜力,它曾在1951年成为第一架不间断飞行横跨大西洋的喷气式飞机,1957年创下21340米的最大飞行高度,仅这两项荣耀就足以让它在外销宣传时打动客户的心。
而英国还在原基础上设计出了侦察机、教练机、夜间截击机、电子对抗机等机型,以及后续升级动力系统等机型,甚至让轰炸型具备了携带核弹的能力,成为具有战略威慑的核轰炸机。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堪培拉轰炸机及其衍生机型总共生产了1352架,其中有451架由澳大利亚和美国获权生产,数量上其实算不上非常多,但是装备的国家和地区却很广,除了英美之外,还有南非、瑞典、挪威、新西兰、印度、秘鲁、阿根廷等多家用户,涉及所有的大洲(南极洲除外),有意思的是阿根廷装备的堪培拉轰炸机还曾轰炸过英国军队。

获得如此销量跟堪培拉轰炸机的定位也有很重要的关系,与同时期其他国家研发B-52这类大型轰炸机不同,堪培拉就是一款小巧实用的战术机型轰炸机,大部分的客户都是把它当成主力机型使用,例如南美洲几个购买国,堪培拉轰炸机无论是性能、价格还是性能都能满足需求,况且当时在国际军购平台上这种级别的轰炸机型号有限,有些苏系型号在购买上又有很多阻碍。

其实也应该看到,堪培拉轰炸机的技术优势并没有维持太久,而且它缺少制导弹药,在50年代那个动不动就超音速加导弹的时代,堪培拉轰炸机的生存能力堪忧,它所参与的战斗大多都称不上非常成功,随着幻影战机这类机型成熟,堪培拉的轰炸功能被多用途机型替代,当年阿根廷也是因为实在没有飞机可用了,才用堪培拉轰炸机顶幻影的岗。

英国皇家空军在2006年将最后一架堪培拉飞机退役,这几架年迈的堪培拉主要用于侦察拍摄、电子通信等任务,在阿富汗等地区的行动也不用担心空中威胁,这也算是它“长寿”的秘诀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