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搜的“集体咽喉炎”元凶是谁?我们把它揪出来了……
嗓子干、喉咙疼
办公室里清嗓子声不断......
别问
问就回敬你一个咳嗽
赶潮流这事儿小编不带落下
这不
再次成为热搜话题
#为什么会出现集体咽喉炎#
的当事人
01
为什么会出现普遍性的咽喉不适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加的现象,大部分都是病毒感染,但病原体不太一样。
这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传染性,主要表现为发烧、咽痛、咳嗽、鼻塞、流涕,且普遍有咽痛、咽痒的症状。

1
病毒感染
包括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内的病毒感染,都会导致咽痛、发烧、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由于病毒感染具有传染性,容易出现聚集发病。

2
细菌感染
少数咽痛是细菌感染所致,比较常见的是链球菌感染,容易引起扁桃体发炎、化脓,导致明显咽痛。

病毒和细菌可能发生叠加感染,一般是病毒先来,细菌后到。还有的病原体会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例如支原体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支原体肺炎。
3
季节性过敏
有些人会在春季或秋季对灰尘、花粉、宠物皮屑或霉菌过敏,出现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瘙痒等症状,有时也表现为咽喉疼痛。
⚠️ 区分过敏导致的咽痛,可以根据持续时间长短判断。相比病毒性与细菌性来说,过敏导致的咽痛持续时间较长,且不会出现发烧症状。

4
空气干燥
所处空间的湿度和温度,都会影响咽喉状态。过于干燥的空气会带走部分喉咙处黏膜的水分,造成喉咙干燥,引发喉咙痛、红肿、干咳等症状。

5
外部刺激
空气污染、吸烟、饮酒、吸入清洁剂等有害物质、用嗓过度、过量食用刺激性食物等,也会引发咽喉不适。

02
哪些咽喉不适需要就医
高烧不退
发烧后用退热药降不下来,出现呼吸急促、剧烈咳嗽、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情况。
病程较长
发病已经超过一周,症状还比较明显,且没有任何改善。
高危人群
高风险人群,例如老人、孕妇、有基础疾病、五岁以下儿童等,出现发烧,咳嗽,咽痛时,需要及时就诊,降低重症风险。

由于流感高发,推荐老人孩子、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高风险人群,符合条件的应该尽快去接种流感疫苗。另外,去人员密集的场所,注意做好防护(如戴好口罩)。

03
咽痛避开两种缓解方法
❎ 频繁清嗓、干咳
习惯性咳嗽或用力做清嗓动作,这些动作会使快速冲出的气流对声带产生巨大撞击,增加磨损程度,可能导致声带小结,影响发声。
而且,频繁清嗓干咳,会引起声带和咽部肌肉频繁且剧烈地收缩,牵拉黏膜,造成声带黏膜和咽部黏膜损伤,黏膜下充血,可能加重炎症反应。
✅建议:
在感到喉咙不适或痒时,可用喝水代替清嗓,但一次不要喝太多,最好是隔一会儿喝一口,少量多次。
如果身边没有水,做吞咽动作也能够缓解喉咙不适。

❎ 长期饮用胖大海
一些长期受慢性咽炎困扰的朋友,保温杯里常泡着胖大海、罗汉果。实际上,这些方法只适用于部分人的情况,有时仅仅是暂时让你感觉好一点,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以胖大海为例:
首先它不适合长期饮用;
因为胖大海属于中药,从用药效果上来看,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音哑和慢性咽炎。
中药讲究辨证使用,一般因声带小结、声带闭合不全或烟酒过度引起的嘶哑,用胖大海很可能无效。
⚠️ 作为一种清热药物,胖大海长期泡水喝可能伤及脾胃,产生大便稀薄、胸闷等副作用。

04
如何养护咽喉,缓解不适
从中医的角度看,咽喉病大多为阴虚火旺之证,因此:
忌油炸、油煎、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少食燥热之物;
少吃或不吃酸、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及薯类、糯米类等难消化食物;
三餐不要过饱,餐后不要立即躺下,睡前3小时不宜进食。
同时,要注重加强营养,适量进食奶类制品、精肉、鸡蛋等;多食水果;多喝水,让喉咙保持湿润。
咽喉实在不舒服,5个方法能有效缓解
01
保证水分
一定的湿度有助滋润和保护咽部黏膜,建议健康成年男性每天喝1700毫升水,女性每天喝1500毫升水。多次、少量喝水,千万不要等到口渴再喝。
02
盐水漱喉
在一杯温水(约250毫升)中加入小半匙食盐(一啤酒瓶盖),待食盐充分溶解后用来漱喉。口含20~30秒吐出,再用清水漱口。
03
蒸汽润嗓
准备一杯温热的水,张大嘴巴,以适当距离对着杯口,让热气熏蒸咽喉。注意水温不要超过60℃。每天2次,每次20分钟左右,约2~3天可缓解疼痛症状。
04
含服润喉片
将润喉片含在舌根靠近咽喉的部位,不要直接咀嚼、吞咽。含服半小时内不要大量喝水。
润喉片大多含碘,对细菌能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生活中还要注意“自律节制”
第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
第二是尽量避免饮用咖啡、酒、浓茶和碳酸饮料;另外还要保持良好的起居习惯,不宜过度疲劳,保持心情舒畅。
第三是工作和居住环境好维持空气清新和流通,改善室内过于低温、干燥的情况,在粉尘、刺激性气体的环境下建议戴口罩。
第四是用嗓多的人群要注意护嗓,出现轻度发声疲劳症状要让嗓子休息长期。频繁发声的职业人群,还可接受专业的发音和康复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