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地图看古建——平面巨大的古建筑(欧洲篇)

2020-05-17 18:43 作者:大木frame  | 我要投稿

这也许是地图看古建的最后一篇。

其实关于“古建”这个概念,我觉得还是很宽泛的。东大殿、唐招提寺是“古”,雄狮凯旋门、巴黎万神庙也是“古”,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说的最好。

《欧洲篇》以“古典时代”为上限,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下限。我的本意是希望跳脱出“欧洲建筑=教堂”这样的认识的,奈何个人对欧陆建筑了解有限,况且纵观中西,宗教建筑往往是体量最大的,所以选取最多的还是各大教堂。

另外做个预告,《中国现存木构楼阁建筑》系列五月底更新元代篇。

罗马万神庙,重建于哈德良皇帝时期(120~124)

万神庙是一栋延续了“希腊传统”的长方形庙宇,始建于公元前27年,哈德良时期重建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穹顶直径达43.3米,顶端高度43.3米,中央开一8.9米直径的大圆洞,天光照亮神庙内部,带有宗教气氛,穹顶以混凝土浇筑而成,底部厚6米,顶部厚1米,为减轻自重,穹顶内表面呈网格状方形凹格,也起着装饰作用。万神庙墙体厚6.2米,用混凝土浇筑。每浇筑到1米左右高度就砌一层砖。厚重的墙体能够减少穹顶测推力的影响(毕竟还没有双圆心尖拱)。诗人雪莱说它是“宇宙的模型”。

法国兰斯主教堂,1241年落成

公元498年圣诞节,圣雷米主教在兰斯主持了法兰克第一个国王克罗维的受洗仪式。为纪念此事,兰斯从1211年开始在一座同年毁于大火的教堂的旧址上建造大教堂。主教座堂内部长138.75 米,宽30米,高38米,比巴黎圣母院尺度略大,是典型的“拉丁十字”式平面布局的哥特建筑。其历史上最著名者莫过于1429年圣女贞德护送查理七世来此加冕。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1220~1517重建

Westminster Abbey,本意为“西边的大教堂”,俗称西敏寺。始建于公元960 年,1045年由“忏悔者”爱德华扩建,并于1065年被封圣。教堂并非是大教区的主教堂,而是王室专属的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式,主体长156米,拱顶最高处约31米,为英国哥特式建筑拱顶高度之冠。西边的两座塔楼高68.6米,是18世纪的建筑。从13世纪到16世纪,英格兰的国王们对教堂都有过改扩建,可以说威斯敏斯特教堂本身已经是英国宗教建筑史的缩影。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1176年始建

亦称斯特拉斯堡圣母院,是天主教斯特拉斯堡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始建于1015年,是现今世界第六高教堂。教堂的尖塔高142.11米,在1647年至1874年的227年间,为世界最高建筑。而右侧的塔楼由于财力不济匆匆了事。法国大革命时期,教堂的两百多尊雕塑被毁,十多扇彩色玻璃被砸,教堂的大钟被熔化以制造武器。法国是哥特式教堂的发源地,这种教堂的平面虽然也是“拉丁十字”,但是侧廊突出很少,可谓其特色。


林肯大教堂,1131年重建至今

林肯大教堂是一座有“罗曼式”特色的“哥特式”教堂,位于英国东部的林肯郡。受命于“征服者威廉”,林肯的第一任主教在1072年兴建大教堂,1092年竣工。林肯大教堂多灾多难,先是在1141年的大火后重建,随后毁于1185年的一场地震。1311年再次重建后的林肯大教堂的中央塔高160米,是当时世界最高建筑,直到1549年中央塔倒塌,才让位给德国圣玛丽教堂。林肯大教堂是英国第三大教堂(位列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和约克大教堂之后)。

比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

为纪念比萨城的守护神圣母玛丽亚,1063年比萨人开始修建具有所谓罗马-比萨风格(Romanesque - Pisa Style)的比萨大教堂。比萨大教堂是典型的“罗曼式”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主体为“巴西利卡”式,长95米。与上面的哥特式建筑不同,比萨大教堂没有高耸的塔楼,取而代之的是各个山面的层叠券廊。

米兰大教堂,始建于1386年

米兰大教堂长158米,宽93米,塔尖最高处108.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世界第二大的教堂(仅次于圣彼得教堂)。教堂始建于1386年,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完成最高的哥特式塔尖上的圣母玛丽亚雕像,1813年教堂的大部分建筑完工,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但直到1965年教堂正面最后一座铜门被安装,才算全部竣工。1805年拿破仑曾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米兰大教堂虽在五百年间经多人之手,但始终保持了“装饰性哥特式”的风格。


沙特尔大教堂,1260年重建

又称沙特尔圣母大教堂,11世纪时由费尔贝尔主教下令兴建,12 世纪末遭大火烧毁,在重建过程中不断扩建,至今已是第6代。教堂中殿长130.2米,规模很大,融合了12世纪的罗马风格及中世纪的哥特式风格,教堂旁有两座高耸的塔楼,左边为哥特式,右边为罗马式。大教堂被称为"石砌圣经",历经多次宗教战争、法国大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毫发无损,罗丹甚至称它为法兰西的卫城。


塞维利亚大教堂,1432年改建

大教堂建于15世纪初,在原伊斯兰教寺院的旧址上改建而成,是世界五大教堂之第三,长116米,宽76米。是一座哥特式的大教堂,由墙顶部带许多尖柱的围墙环绕屋顶上向上耸立的尖塔而成的建筑。侧有一座方形高塔——希拉尔达塔。塔高98米,原为清真寺的宣礼塔,于1184~1196年为阿拉伯人所建,1568年改建为教堂的钟楼。哥伦布的灵柩1898年由古巴运回西班牙后,埋葬在教堂中的哥伦布墓。


布鲁日钟楼,建于1240年

布鲁日钟楼位于比利时布鲁日市市场广场,高83米,由47个钟组成的编钟,每15分钟响一次。据说,当年拿破仑兵临城下,这47座大钟同时响起,竟淹没了法军的隆隆炮声。布鲁日钟楼过去用来收藏珍宝和市政档案,以及用来观测火情及其他危险状况。钟楼是一座长方形的建筑物,宽度只有44米,进深却有84米,还有一个内院。因此钟楼也被称为“大厅钟楼”。


圣马可大教堂,重建于1043~1071年

全称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平面为希腊十字形,正面长51.8米,有5座棱拱型罗马式大门。大教堂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五个圆形大屋顶,这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圣马可教堂由于其中埋葬了耶稣门徒圣马可而得名,同时也是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


圣索菲亚大教堂,公元532~537建成

圣索菲亚大教堂解作“上帝圣智教堂”,公元532年由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后改为清真寺。大教堂是集中式布局,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敦上。在17世纪圣彼得大教堂完成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17世纪末落成

圣保罗大教堂是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国第一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由英国著名设计师、建筑家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在17世纪末完成设计。平面为“拉丁十字”式,巴洛克风格,进深156.9米,面阔69.3米。直径34米的穹顶距离地面111米。圣保罗大教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1981年黛安娜与查尔斯的婚礼大典,当然,雷恩爵士也和自己的杰作长眠于此,他的墓志铭如下:

“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如果你在寻觅他的纪念碑,只需要看看周围)


圣母百花大教堂,1496年落成

又名圣母百花大教堂,位于佛罗伦萨(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意味花之都)。1296年,由美第奇家族出资建造,花了175年时间才最终建成。教堂的圆顶是继万神庙之后的又一大圆顶,是菲利浦·布鲁内莱斯基的杰作,他创造了一种相连的鱼骨结构和以椽固瓦的方法从下往上逐次砌成。圆顶呈双层薄壳形,双层之间留有空隙,最大直径45.52米。百年之后,米开朗基罗在圣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大圆顶,却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

圣彼得大教堂,1626年落成

又称圣伯多禄大教堂,由伯拉孟特、米开朗基罗等建筑师不断设计完善,位于梵蒂冈,建于1506年至1626年。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大教堂整体呈现出一种相对传统钓“巴西利卡”的结构,教堂顶部的圆穹直径42米,离地面120米。据天主教会圣传,圣彼得大教堂是宗徒之长圣彼得的安葬地点,历任教宗也大都安葬于此。


那么。。。这个系列也许就真的结束了——


地图看古建——平面巨大的古建筑(欧洲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