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只需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吗?
你们觉得“努力”是一种很笨的方式吗?
不,努力是一种能,一种很多人都嗤之以鼻的能力。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周围有人说:“你看xxx,他一天天好努力啊。”这背后可不是真心实意在夸奖这个人,而是有点冷嘲热讽。“哎,好心疼他,这么努力结果还是没有考好。”
所以,我镇重地回复大家,高考,必须努力,而且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那么,怎么才叫努力呢?

第一,努力不是自我感动。
凌晨四点起来背英语单词,半夜十二点还在刷数学题?
努力是建立在有效率的基础上的,如果你只是埋头苦读,但是效率不高的话,可能你学习十二小时还不如别人专心学习八小时。
所以,千万不要陷入“学习时间越长,我的学习就一定会越来越好”这样的误区中。
第二,努力是要动脑子的。
努力不是一个人埋头苦干,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反馈自己的学习近况。高三时候,我的同桌非常好学,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一个二本。于是天天屁股不离板凳地学,除了上厕所的时间,她都在座位上做题。
但是,她的成绩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她也为此感到很苦恼。我虽然算不上特别优秀的人,但是看着她这样难过,想着要不要和她交流交流,说不定转换一下学习方法,成绩就能够蹭蹭蹭地往上涨呢。但是她听了之后不以为然,继续发扬“执着坚持”的精神品质,还是老样子,继续用之前的方法在学习。
像我同桌这样的,我认为就是典型的不动脑子式的努力。一方面,觉得自己确实是努力了,但是看不到一点起色,另一方面呢,又不愿意作出一点改变,继续坚持这样笨笨的方法。想要提高成绩自然是没办法的。

第三,多努力算是努力呢?
有句话“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虽然说得有点极端,但是话糙理不糙。
很多同学觉得我天天都在学习,这已经够辛苦了。在我看来这就是努力了吧。
其实,这并不是唯一的判定标准。我觉得这还是要根据自己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的,如果你现在的努力程度已经能够达到不错的学习效果的话,就不用再去刻意追求学习时间的长短了。
因此,是否努力是没有统一的判定标准的。
第四、努力是一种能力。
大家可千万不要觉得努力是笨蛋的代名词,似乎成绩好的同学是天生的,他们是不需要努力的。
其实大家都错了,越是成绩好的人越是会更加努力。
在很久以前我也是以为成绩好的同学是不需要怎么学习的。其实,成绩好的同学在家里也是想当好学的,他们总是会提前攻克难题,走在其他同学的前面。只是为了不让自己在同龄人面前显得过于突兀而尽量收敛罢了。

所以,请把努力看作是盔甲,因为努力并不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