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是时候取消房产预售制度了

2023-04-23 10:03 作者:豆儿彭  | 我要投稿


房产预售,又称商品房预售制度。

在我国,指的是购房者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预售合同,将购房款或首付+贷款提前缴纳,以此取得目标房源,在约定的交房日期内,房地产开发商将合同约定房源保质保量交予购房者的行为。

必须承认的是,这一制度,极大的促进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对于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城市基础建设的我国来说,是一项利民利商利国的好政策。

房地产开发商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加快住宅项目开发,政府以小利撬动整个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的同时,获得的土地出让资金还能充盈财政,继而投入民政、民生或基础设施建设。

预售制度由来已久,本就是外来产物。

但是,再好的政策,真正落地时,必须配套严格的市场监管和有效的金融措施,防范出现不规范的交易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国内市场把房产预售制度倒是学了个囫囵,可惜,也只是个花架子。

开发商们早已把预售精髓研究得明明白白,这可是个好机会啊,不用投入大量资金,圈一块地,扯一面大旗,自然什么都有了,杠杆原理被他们玩得明明白白。

开发商以少量资金撬动买地项目,再以地皮取得银行贷款进行房产工程,满足预售条件便能开盘售卖,拿着购房者交上的购房款,回笼资金继续建房。

打得一手好算盘。

所以,房地产项目越开越多,进度越抢越快,快速拿地,快速预售,快速修建。就像一台巨大的机器,每个零件快速运转,以期到达更快的工作效率,取得更高的劳动成果。

 

房产预售制度由来已久,于购房者来说,已成定例。

对处于上升期的房地产市场,是不需要太多考虑的,所有的预支终将变成高额投资回报率。

过去二十年,基建狂魔一路狂奔,大搞建设。

房地产开发商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出现替代了国家改善民生所厄需的大量资金投入,民企更高效的运转体系亦能保证建设运行的稳定,从某种程度上抗衡国外游资的见缝插针,保持国内房地产市场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

结果是,我们的基建水平跃然而起,龙头房企渐成规模,城市建设需要的大量配套已然配备。

房地产市场繁荣时,国家支持,银行乐见,消费者买单,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可现在的局面是,房子建了又建,眼见他高楼平地起,却不见他楼建好。池子里的钱越来越多,老百姓却花不动了,高额的房价掏空的不仅是6个钱包,更是预支了未来几十年的消费支出。

于是,买房除了刚需,不再是消费者心中万无一失的保质、增值项目,消费的踯躅、政策风向的改变后,直接的结果便是,房地产市场曾经的繁荣不见,一落千丈。

消费者慌了,市场变了,再也不是当初那般上车就是赚钱的买房市场了。

人们惊觉,原来,买房,也是可能会被套住了。

这才是市场本来的样子,月有阴晴,市有盈亏。

我们只是被一时的繁荣蒙住了双眼,以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兜底的,却不料,那张兜底的网早已不在。

当“拆迁”变为“搬迁”,宣告了拆二代的消失。

同时,也宣告着,房地产市场早已不是当初那副模样。

大红利时代宣告结束,风口已改。

风紧!扯乎!

 

转折点悄然出现。

政策、财政的收紧,会持续将池子里四处扑腾的小鱼小虾挤出市场,给一些抱着暴利、套现思想的大企业上了一道束身绳。

作为支柱性产业,房地产需要缓着陆,是以,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必须徐徐图之。

最近几年,国家上马了大量廉租房、人才公寓等项目,国企、央企接过民营企业手里开发大棒,开始强力介入房地产开发市场,缓慢回归到国有制+私企共同开发的模式。

这样的好处,防止哄抬房价,控制开发风险,降低银行风险。

坏处嘛,土地财政尚未转型,各地政府仍有不死心试探者,坐等收钱和费力开发之间,怕是易者多,难者少。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是必须经历的阵痛。所有的改变,都是为了更好的将来。

而商品房预售制度,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公平交易,亦是将未知风险转嫁给老百姓。

商品房预售制度,必是刀俎鱼肉,宰与不宰,只待时日。

 

我们终将回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这一主题上。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房地产信息全国联网、房产税出台,是最后的三座大山,终将落地。

所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是倒数第三道紧箍咒。

留给市场的时间不多了,且看之,待到大浪淘去,渣滓废了,浪沙还剩多少。

本文由彭豆豆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是时候取消房产预售制度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