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男篮之后
写在前面:本篇作于8月19日,中国与波多黎各的比赛还未进行,但二连败基本让中国男篮出线的希望为0,于是提前把我的看法写下。如与事实有出入,辩证看待。
乔尔杰维奇首秀,男篮毫不意外地重演了亚洲杯对黎巴嫩的惨剧。在这个群情激愤的时间点,我就自问自答几个问题,来解释我对自男篮换帅之后的看法。

一,如何看待换帅?
换汤不换药。正如杨侃最佳捧哏任冉所言,这次换帅是没问题,可以理解的。给男篮一个机会,根据最后的成绩,看看到底是教练的问题,还是球员的问题。答案就显而易见了。仅仅把教练从国内教练换成欧洲教练,上限也就这样了。空蓝上不进还是教练的问题吗?
男篮最终大名单出来我就有疑问:带这么多没有经验的糙汉锋线的目的是什么呢?
乔尔杰维奇的回答是,提升整体防守,拉高锋线尺寸,面对国际上的优质摇摆人能够跟得上,做出一定的反制措施。
我从热身赛看下来,一个一个说:张镇麟,打新西兰那场基本就是战犯。无球跑位出机会不投,在场上宛如上ZZ课的我。进攻接球上篮打不进,反过来谁打张镇麟谁能进球。二战塞尔维亚亮点不少,但综合来看都是制造出的空位得分,真正需要他硬解的时候,大致硬了6分钟。他的尺寸可能是当下队里最好的,但对上南苏丹,完全不够看。
崔永熙和朱俊龙拿来也不是为了得分的,所以为什么不多用一用呢?打南苏丹朱俊龙一分没上,崔永熙只上了14分钟。只是因为他们进攻乏力,宁可让后卫上场挨打,也不愿意让他们上去。可以理解他们能力不太行,但反过来想——
你带他们干嘛?
所谓的反制,应当是打出自己的东西。但咱们在进攻端依旧没有长时间的纵向进攻,打出战略纵深,顶多是弧顶传导,弧顶挡拆然后接传导,给内线吊球。广阔的中距离没有人驻足,这难道是教练的问题吗?让做荤菜,厨子根据手头材料做了烫干丝。端上来知道没荤味,挑食材的时候想什么了?
乔尔杰维奇以为多带锋线,以前三后卫的惨剧就不会发生了。那么请问:一个2米的球员,没有稳定的投篮,没有稳定的终结,没有稳定的防守,那和三后卫区别不大。
提高尺寸是对的,盲目提升才是错的。欧洲确实是这样带队的,但他们的锋线和后卫没有太大的能力上的区分,人家的防线能扩大到中前场,从源头来给对手进攻带来麻烦,由此来消耗对手。咱们能吗?像咱们这种完全在本方半场被动挨打的局面,消耗的只能是自己的体力,人家打东,咱们往东跑,人家打西,咱们往西走,对面轻松得不要不要的。
这样说来,有必要和乔帅继续合作吗?
广义上来讲,是的。目前乔帅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我们不能再以为“拼图式篮球”能够成功了,我们的球员不能认为只干好一件事情,许多个一件事情可以变成全面的事情。当你只会一件事的时候,对面大可以把五对五拆解成局部一对一,只要能打成一两次,对面就足够了,因为他们深知咱们打不回来。
二,有没有必要请外籍教练?
当然有。我也承认,带男篮失败的外籍教练一抓一大把,但最后获得成功或接近成功的也只有外籍教练,而所有执教男篮的本土教练只有被迫接锅的。以及,即使是那些被扣上失败帽子的外籍教练,也比国内教练强,尤纳斯除外。
咱们的思维是落后的,需要更新。李凯尔和乔帅就是开始。08年的男篮是建立在08年的大背景,我们不可以,也不能够以那支男篮作为框架建队和培养。现在的男篮对于下一个丁彦雨航的需求,和移动长城是一个级别的。
总是有很多人说,男篮谁带都没用,这些人用蒋兴权蒋指导的话说,就是“脑子有问题”。他们总是认为,现在男篮水平不行,等水平提高了,再请外籍教练,他们以为球队水平会自动提高的,根本不需要教练帮助。
确切地说,目前男篮谁带都进不了奥运八强,就好像二战塞尔维亚谁带大概率都会输,但优秀教练可以让男篮技战术能力得到提高,男篮要想在若干年后重新打进奥运会,前提是需要几届国家队在外籍教练带领下完成逐步提高,让本土教练执教,男篮永远像拉磨的毛驴一样原地转圈。毕竟咱们是个讲____的地方。
三,男篮的锋线怎么解决?
当下的锋线问题并不是急切的问题。我们的问题一直都是后卫。94年是,08年是,19年是,现在依旧是。
咱们的男篮和19-20年的马刺的问题一模一样——看起来是锋线不太行,更大的问题是后卫杂而不精。纪委传球好,进攻乏力。艾伦进攻如何?传控不太行,孙铭徽同理。胡明轩身材还是太瘦弱,得分有一下没一下。赵睿是当下最合适打国际大赛的后卫,艾伦和孙总回家后给他找个替补都难。
问题来了:艾伦和孙总为什么不用?
没人能解答。艾伦有伤可以理解,孙总呢?这次后卫进攻快便秘成啥样了?我们的问题就是传导球要么只在弧顶,要么只给内线,那对手可以完全放掉中距离,只防突破和绕前防吊球啊。看起来空间扩大了,其实是缩小了。广阔的中距离区域没有利用起来。
我们必须承认,FIBA有FIBA的赢球法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卢卡东契奇那样无缝衔接。CBA很强的人未必适应国际大赛,国际大赛能够发挥的人在CBA未必是大佬。如果在CBA,要我在顾全、翟晓川和张镇麟、崔永熙中选一对,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可这是奥运资格赛,我们难道用这种重要的赛事练新兵???诺曼底登陆让一群军龄不足2年的新兵上,多多少少沾点毛病。可男篮不知道吗?乔尔杰维奇也不知道吗?
换句话说,我们见到了老兵被国际新生力量摧残的场面,但这帮老球油子能干的比新兵都要好,正如周鹏本来是用来防守的,结果他的投射是所有锋线里最靠谱的。一目了然。经验永远比一切都重要,有时候大于能力。正如翟晓川和顾全在国际大赛发挥的就是比张镇麟崔永熙和朱俊龙更自信更敢做动作,不会成为一个木桩子。
四,李凯尔究竟有多重要?
没了他中国队更完。尽管我说了后卫的问题大于锋线,不代表锋线没问题。FIBA对锋线和双能卫的要求是什么?持球进攻。没有持球除非你有朱芳雨朱总的篮子,你能打,不然就是完。目前为止,李凯尔是真真正正能够持球吸引防守,打出立体进攻的人,上一个能这么干的或许是刚刚退役的易建联和大伤之前的小丁。周鹏不错,岁月不饶人。其他的我竟然想不出还有谁。有人说张镇麟不是能持球吗?我只能说,事实证明在FIBA强度下,他那点持球聊胜于无。他但凡吸引过一次明显的战略性包夹,并把球传出来转化为得分都行。
杨鸣说李凯尔并不是男篮最需要的规划,实话,确实。李凯尔并不以砍分见长,但话说回来,君不见李凯尔之运控防守篮板持球进攻一把抓?什么都交给规划球员办,那男篮和国足区别何在?当年大姚也需要08一代的所有人一起使劲,输球就认为规划不行,潜台词就是已经认为国内球员完蛋了。
李凯尔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他起码能解决问题。他走人了,更困难了,谁来负责?键盘侠吗?咱们只是给一个观察事件的视角,既不是从业者而不是利益相关者,说破大天人家凭啥听咱们的呀。
以及,李凯尔可是主动来的,也做好被喷的心理了。人老实孩子不言语,其他人怎么看?哦,感情我一腔热血帮你们,我尽力了不满意,我是个外人呗?泱泱大国这点气度都没有,那也太挫了。
五,目前的男篮如何破局?
当下来看,没有任何可能在5年内解决问题。古代扁鹊言:“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我们的疾病深至骨髓,非短时间能够清除。
有人讲斯科拉当年圣经:我们要放开外援政策,倒逼国内球员内卷,我们不需要100个人打球,我们只需要12个人打球。
问题在于:我们真的只需要12个人打球吗?
再换一种说法:我们篮球队员需要吃饭的名额只有12个吗?
言尽于此,自己想去吧。
再深一点,还是体教结合的问题。我们篮球爱好者很多,真正的篮球人口有多少?有,是不少,真正从业者多少?真正为了篮球而从业篮球的有多少?我们真正制造了让热爱篮球的人滋生的土壤了吗?
我高中学文,体育生不少,篮球体育生占比最大。结果呢?一个学农业一个学林业,都不搞大学篮球。为啥?我们班1米92打二中锋,高考报专业压根没看体育类,为啥?他爱篮球,别人爱他吗?他压根就没打算拿篮球当事业,只拿篮球当跳板。
更别提家长们为啥不搞体育,简单说,练篮球伙食得好吧?伙食简单,伤病怎么办?我班的那个二中锋手指脱臼过,腿骨折过,肌肉大伤过,普通人家医药费怎么掏?就算能掏,基层教练素质呢?他们的外快在哪?我的高中是我们这个地区篮球方面数一数二的,女篮更是常胜。北控的刘晓宇我们高中出来的。我们学校还是好的,其他地方呢?都说为什么辽宁广东球员多,你怎么不问其他地方搞体育能吃饱饭的概率多少?
体制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回事。有了体制打不好球了?都是借口。94年没体制?02年没体制?出成绩了不说体制了,现在搞双标?
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七战全败,排名垫底后,蒋兴权蒋指导拉着国家队闭关苦练,时间长达近一年,然后才有了94年世锦赛的辉煌。是这拨运动员才华横溢天赋了得?是当年蒋指导训练方法达到世界领先水准?
都不是,完全是玩命练出来的。
要知道1994年,孙军、刘玉栋、胡卫东、巩晓彬,这帮人依旧是两年前奥运会的班底。那会儿可不讲什么训练科不科学,饮食将不讲究,球馆里贴的就是作风顽强,敢打敢拼的大字标语。娱乐活动仅限于吸烟和搓麻将,刘玉栋和胡卫东买瓶汽水都要比试比试。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白发苍苍的蒋兴权迄今仍不停念叨苦练出成果,老爷子的一番话掷地有声: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男篮就坚持每天进行3200米跑,我执行得非常坚决。当时中国球员身体素质不如欧美球员,技术水平也有差距,国际比赛经验不足,如果我们在体能上还拼不过人家,靠什么去赢球!?所以,我经常告诉队员,苦练是我们的唯一出路。不苦练,刘玉栋能成为‘战神’吗?高度近视的胡卫东能有那么精准的三分球吗?1994年世界锦标赛,中国男篮能战胜巴西男篮,能逆转世界劲旅西班牙男篮,历史上首次挺进世界大赛八强,靠的就是埋头苦练。如果没有刻苦训练,有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兑现为出色的成绩。”
我们的男篮在干什么?出轨,综艺,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内耗。郭晓鹏和胡卫东参加节目,问及男篮为什么这么差,胡指导说了一句:“就TM欠练。TM以前我们练多长时间,他们练多长时间。让他们累点,TM这不乐意那不乐意,以前TM不练,不练滚蛋回家。”
我们的后卫为什么没有自主进攻能力?青训时期全给大个子球了啊。因为啥?大个子拿球能赢球,能给教练加业绩,教练能挣更多钱。18岁以后怎么就业,实力怎么样,大赛不管用,巴拉巴拉,谁TM管你?管你你给我多少?
我们打南苏丹,对面三分球30中15,50%的命中率。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一段时间内的罚球命中率!更别说对比日本了。
我们看看FIBA比赛里能自主进攻的,除了赵睿,艾伦自小被认为是美式打法,当时被称为花里胡哨。姜伟泽,基本功朝鲜教练教的。陈盈骏,西方教出来的。国内的基层教练在干什么?我们一边骂有青训的人任人唯亲,选秀的其他人说实话,来到职业队练习基本功干嘛?
5年之内,我们很难把以上问题搞清楚,整明白。曾经的我对国足的态度是,我们没有必要在一个没怎么出成绩的运动上大笔花钱,尽管它是世界三大球之一。乒乓球再厉害所谓上不了台面。其实对我而言,足球和乒乓球,甚至斯诺克并无差别,老美足球次没影响他运动员世界知名。
于是我很害怕未来几年的篮球会成为类似于足球的运动,因为起码我们有过两次高峰,和全世界最牛的人切磋招式。我们牛逼过,于是这种落差才更惨痛。
如果有人问我男篮的明天在哪里,现在的我在看男篮与波多黎各的比赛,当下的我的答案是——
只有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