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炳哥】二本学生考研到985、211学校现实吗?
这个问题,我听到了很多次,说实话,这个问题,可以很现实地说,非常现实。
我每年都带出了不少二本、三本的学生考上名校。考研本身就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其实考研学生中的77.40%都是双非院校的,当然包含二本、三本的学生,如果这个机会都给双非考研学生堵上了,还怎么活?
网上一搜,很多人都说某某院校歧视二本、三本的学生,进了复试也故意刷掉,其实这个问题,仔细深究,你会发现这是一家之词。这个被刷的学生到底是因为自己自身实力不行还是真的因为院校歧视被刷呢?
其实大部分985/211学校还是特别公平的,特别是985院校,越是好的学校,越是看重公平。毕竟如果不公平的名声传出去,对学校的声誉不太好。
很多985、211院校的复试中,老师都不会问你的本科院校,就是说你和你的竞争对手在一条起跑线上,拼的完全是复试的表现。
如果你真的复试不行,那请公正对待,不要对外用院校不公平来掩饰自己的实力。
我带的学生中,很多都是双非逆袭,复试第一、二。

其实知道进复试的时候很害怕,因为考经济学院的人均985 211,我的背景肯定是一个劣势,再加上我的初试分数不算太高,担心会不会被别人挤掉。
今年经院的复试应该是全国最高难度了,专业课笔试+英语笔试+专业课面试+英语面试一样没少。并且面试没有自我介绍,开始就抽题,2道专业课题目1道英文题目。
专业课题目不是单纯知识点,都是与现实联系紧密,有点论述题的意思,要求没有思考时间马上作答并且老师会一直追问下去。英文是读一段话然后用英语即兴评述,并且老师追问,我当场就懵了,即兴评述非常考验英语水平和思维水平,必须马上提炼观点组织答案然后用英语作答。
最后老师又问我为何不继续学生物。复试结束我用了2天才平复心情,真的是对精神的极限压迫,一方面是全新的复试方式,一方面是老师的压力面,无限追问,问到学生崩溃为止。
但这次复试也让我知道了经院到底要什么样的人才,我离这个目标有多远。最后结果还是好的,面试成绩全院第一,复试成绩全院第二,也算小小逆袭了一把。
从来没想过一个双非二本跨专业能得到这么高的面试分,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认可。学弟学妹们也不要怕,人大真的很公平,只要你足够优秀。
二本学校学生考到985、211并非童话,每年都有大量的成功案例,尽管比例不高,但这一考研的桥梁为什么不值得一试。本就光着脚,失败又何妨?学历永远是阶级提升最划算的路径,想想只要能在心仪的学校伴着朝阳而起,奋斗到深夜随着路灯灯辉而归,难道不全身颤栗激动吗?
最怕很多学生还没开始做,就告诉自己,好学校有歧视,我还是别考了,从而放弃自己向前奔跑的动力。
当然也怕很多同学,还没开始复习,就叫嚣着,我要上人大、北大....
这两种学生,我这么多年考研辅导生涯,都遇到过。
考研,不是玄学,光想肯定不会成功,也不会怎么努力都不成功。
首先,需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明确自己的目标,如果非要考名校,那你放宽心,只管努力,不要考虑歧视的问题。其次,评估自己的实力和目标的差距,如果你基础又差,又不早点复习,还想考名校,没考上,那就不是学校的问题,是你自己的问题。最后,根据差距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院校。
当然,有些个别985院校对考生的本科有要求,比如上海交大。那么这类院校,二本的学生不选就是了,全国那么多985/211,又不是非选它。
总之,985/211学校的院校歧视很少,就怕你以院校歧视为借口而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