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能子》白话译文翻译11卷中·孔子说笫四

2023-06-07 14:49 作者:王通灵  | 我要投稿

《无能子》白话文 原文如下: 孔子围於匡,七日弦歌不辍。子路曰:由闻君子包周身之防,无一朝之患,夫子圣人也,而饥於陈。围于匡,何也?然而夫子弦歌不辍,罔有忧色,岂有术乎?孔子曰:由来语汝,夫是非邪正由乎人,厚薄悬乎分,通塞存乎时。日月之照,不能免薄蚀之患;圣贤之智,不能移厚薄通塞之数。君子能仁於人,不能使人仁於我。我能义于人,不能使人义于我。匡之围,非丘之罪也,丘亦不能使之不围焉。然而可围者,丘之形骸也。丘方惚无形于冲漠,沦无情於杳冥,不知所以忧,故偶谐於弦歌尔!言未几,匡人解去。   原宪居陋巷,子贡方相于卫,结骑联驷访宪焉。宪摄弊衣,子贡曰:夫子病耶?宪曰:宪闻德义不修谓之病,无财谓之贫。宪贫也,非病也。子贡耻其言,终身不敢复见宪。仲尼闻之曰:赐也言失之也。夫拘於形者不虚,存於心者不淳。不虚则思之,不清不淳则其心不贞。赐也近于骄欲,宪近於坚白,比之清浊,将去几何! 浅析: 孔子被困在匡地,度过了七天,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弹琴唱歌,不曾停止。子路问:“我听说君子应该能保护自己,避免遭受一朝之患。您是圣人,但在陈地挨饿,在匡地被围困,这是为什么呢?然而,夫子您在这种困境中仍然坚持弹琴唱歌,没有一丝忧虑的神色,难道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吗?” 孔子回答子路:“让我来告诉你。是非、正义与邪恶取决于人们的行为,厚道与不厚道之间的差距在于身份的区别,顺利与阻碍的存在取决于时代。即使是日月的光辉,也不能避免薄蚀的灾祸;即使是圣贤的智慧,也不能改变厚薄、顺畅与阻碍的定数。一个君子能够仁爱他人,但不能期望他人也能仁爱自己;他能够在他人面前表现出义,但不能期望他人也在他面前表现出义。匡地的围困,并非是我的过错,我也不能使他们不围困我。然而,可以被围困的只是我的身体,我此刻恍若无形,在空虚中沉思,在幽冥中沉没,不知道为何而忧虑,所以仅仅是偶尔在弹琴唱歌!”没过多久,匡地的人们便解开了围困。 原宪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子贡当时正在卫国,骑着马带着随从去拜访原宪。原宪穿着破旧的衣服,子贡见状问道:“夫子生病了吗?”原宪回答:“我听说,道德和正义不能修习是一种病,没有财富是贫穷。我是贫穷,并不是生病。” 子贡对原宪的话感到羞愧,于是一生都没有再去拜访原宪。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子贡的言论失当。被外在形体所束缚的人不可能真正达到虚静,而心灵纯洁的人不会把心思放在名利上。不达到虚静就会不断思索,心灵不纯洁就无法坚定。子贡的言行接近骄傲和欲望,原宪则接近坚定和纯洁。他们之间的清浊之别,要相差多少啊?”

《无能子》白话译文翻译11卷中·孔子说笫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