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风雨
古上,有位枭雄。
他喜欢一首诗歌,并且经常吟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我,不是枭雄,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诗歌。
平凡的我,也有自己喜欢的诗歌,一首不平凡的诗歌。
但我并不经常沉吟它,因为,它有时候会让我感到沉重。
初次遇到这首词,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下雪的冬夜。
我因为懒,从不预习,所以并不知道课上将要讲的内容。
当老师第一次朗读这首词的时候,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是我当时最喜欢的一句。
苏东坡当然是大文豪,在此之前我早就拜读过他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但又偏偏漏掉了这首《定风波》。
因为很喜欢,所以我很认真地听老师讲解。讲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时,我觉得老师讲得很透彻,我理解得也很好,我甚至能将自己融入到诗词中去,沉浸式地去感受这首词的意境。
那时候,我经常和一些朋友喝酒,也经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而对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这样的情境并不陌生,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体验。
我也经常爬山,既有雨滴“穿林打叶”的时候,也有在“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时候,因此我也能很好地体会最后一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多年以后,我再会这首词,也是在一个冬夜,年末的雪夜。我独自坐在窗前,盘点那一年的成就,但却盘不出什么来,再往前几年,也没有。
于是这首词就从脑海深处蹦出来了,很自然地蹦出来,自然到我竟不自觉地沉吟起来。
“也无风雨也无晴”
自从那一年起,每到年末我都要拿着一杯酒沉吟起来。
好像是为了鼓励,也好像,是为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