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克和千克》说课稿

2023-04-15 19:50 作者:易公派老师  | 我要投稿

来源:易%公%教%育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 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克和千克》。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 的精神。将教材的意图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机结合,整堂课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探 索中求知,在求知中快乐,在快乐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基于以上的教育教学理念,下面 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教法、学法以及教学流程等方面来谈一下我对 本课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有 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些经验是学生建立质量概念的重要基础。教材在编排上力求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从具体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各种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 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 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 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克与千克质量观念是具 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以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充分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并在 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预测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悟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 千克=1000克。 2、能力目标: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 知道看、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理解它们之间的进位关系,掌握1千克 =1000克。 2、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能够感受1千克、1克的实际质量,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生 会用盘秤称一些物品的质量。 四、教法设想、学法指导: 1、教法: 以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2、学法: 采用了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盘秤、2分硬币或1角硬币、1千克盐一袋、500克盐两袋,花生米5小袋, 感冒胶囊药若干粒,曲别针等。 学生:(每组)1袋2千克大米、500千克的食用盐2袋、1千克盐一袋、约1千克白糖一袋、水 果一袋等。 六、教学流程: 本节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是探究体验,感悟新知;三是认识 计量工具---秤,渗透法制教育;四是巩固深化,拓展应用;五是全课总结,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复习引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抓住这一特点玩猜图形的游戏,然后课件出示一年级所学规律 知识的两组有规律的图形,让学生猜一猜后面两个图形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并 引入新课。 (这样创设复习情境,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第二个环节感知认识规律 第1步:故事引入,拼组动物图形,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 完成旧知识复习后,教师一边用青青草原开运动会的故事引入一边出示动物图案, 并以“它们正在一起商量怎样入场呢!”和“小精灵聪聪给大家建议:大家排好队入场”。 这一问题来引出排队顺序。 在排第二队时,教师用“谁来排排头”的问题,引出“喜羊羊”的建议“轮流排第 一”来引出第三第四队,并提出观察要求:那它们排的队是不是也有规律呢?请同学们 认真观察。 教师又摆出第三队图片后从第一队到第三队依次介绍各小动物的位置情况,让学生 先观察再仔细寻找其中的规律。然后让学生说出怎样摆第四队。同时,向学生提问:如 果再排一队,谁排排头?谁排排尾?(口答)让学生感知循环排列的规律。 (用同学们喜欢的故事引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了课堂的动 态生成,同时初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第2步:利用墙面图案,让学生继续探究规律。 (1)教师以带同学们参观小东家新房引入墙面图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 规律,教师分别用课件演示,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这些规律。 (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呈现墙面图案的规律,并且用动画演示图案的循环排列规律, 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图案的排列规律,印象深刻。) (2)同学们欣赏了小东家的漂亮墙面,再引导他们观察地面图案有什么规律并指 名说说。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克和千克》说课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