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神话体系解析——宋朝篇

读西游,看西游,解西游第一道坎便是神话,西游中的神话体系决定了西游的方方面面,我看看到的西游记视频大都从西游记本身讲,讲西游的神话,却忘记了西游本身经历时间之长,跨域之广。今日通幽便捋一捋这西游的神话与它的成因。 女娲为什么消失,地府之主是谁,观音菩萨为什么屈尊于如来之下?这三个问题看是不搭边,却出于同源。这来着于同一个朝代@宋朝。 宋朝的文化空前强盛,这使得宋朝在对神话的影响仅仅次于吴国。宋朝对于女性的态度使得女娲的地位严重下降,宋程颐说:妇居尊位,女娲氏,武氏是也,非常之变,不可言也,故有黄裳之戒而不尽言也。女娲的神话难以断决,后世自有评说。虽说后世多有补救,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妻马皇后下令,凡我大明女子皆可穿凤冠霞帔。当然这仅仅只是电视剧里的,明朝没有任何明文规定允许可以使用,但这一行为却被默许。 而地府之主——后土也迎来高光时刻,《宋史·礼志七》中记载,北宋政和六年宋徽宗封后土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享受同玉皇大帝一样的仪礼规格。在宋朝之后,后土皇地祇位例四御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与玉皇大帝划界而制,执掌地府。笔者本人十分推崇后土皇地祇,因为与其说是封后土为“后土皇地祇”,不如说是给了后土相应的地位,后土的神话可以追述于山海经时期,甚至更往前,祂本身就有一套幽冥管理体系,《山海经》的《海内经》:“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郭注:言丘上人物尽也),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郭注:膝以下尽赤色)。”这里的幽冥神话不完整,但可以依据《招魂》及汉代王逸的注解: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地下幽冥,故称幽都。)土伯九约,(王逸注:土伯,后土之侯伯也。约,屈也。)觺觺些。(王逸注:言地下有土伯执卫门户,其身九屈,有角,主触害人也。觺,利貌)敦肱血拇,(敦,厚也;肱,背也;拇,手拇指也。)逐人伂駓駓些。(骀骀,走貌。)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归来!恐自遗灾些。”但可惜的是由于佛教传入,地府神话大量杂入佛教思想,印度神话,中华本土的地府神话大量遗失。但后土神祇终究保留了下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女娲与后土同为女性神明,但在宋朝待遇两极分化的原因很简单,后土是地神,正所谓天阳地阴,天公地母。宋朝也主动的将后土列为女性神明,但后土本身性别难以考证,再加上后土不尊帝位,祂与黄帝同期,为神为佐,不为帝。宋朝推崇后土便可以理解了。事实上单以神话而言,后土是炎帝之子,血亲即是与黄帝争帝,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氏。后土又是夸父的后代,为地神,掌幽冥,我很难想象黄帝如何争过后土。 观音屈尊于如来之下,其一是引用佛教神话的设定,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再加上宋朝女性地位影响,所以既给了观音五老的地位,又屈尊于佛祖之下。 此篇是通幽原创,四方收集资料,望有助于您读西游记,如要引用,请标明出处,引荐一二,如有不妥之处望海涵。拜谢,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