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战列舰和航母打击效率

转自我回帖 @暗之云的语言 :我不清楚你“3艘尼米兹等于一艘衣阿华”是什么理论。3艘尼米兹海湾战争时主要是A-6,A-7和F-18担任对地打击能力,主要是各种无制导炸弹和制导武器,比如一架A-6,F-18可以挂2枚mk84或者12枚mk82,约4000磅,一个中队12架48000磅,而战列舰一次齐射9*2700磅约25000磅,能够进行300次齐射(假设300发均为对地高爆弹),表面上战列舰炮弹能达到7500000磅打击能力,但如果考虑到打击精度和打击距离,战列舰的性价比就会更加差劲。战列舰的炮弹最低散步都在300米左右,也就是70000平方米,而飞机投弹一般低于50米,也就是625平方米,可见实战中飞机单位面积有效打击能量约是战列舰100倍(换句话就是,战列舰一枚2700磅炮弹打中一个点目标概率只是飞机100分之一),因此对于当前的散兵线式防御体系,战列舰需要把投射量除以一百,那么就远低于航母了,对于全精确制导武器的飞机和巡航导弹就更低了。(注意我没算炮弹和炸弹的填充比,战列舰高爆弹一般不到100千克炸药,而飞机的2000磅多于300千克)。
这个道理也见于苏德战争的柏林战役。柏林苏联第一天投射90000吨弹药,超过中日8年总计,也超过41-45所有美英对柏林投弹,但实际上苏联第一天90000吨炮击并未削弱德国泽劳弗高地实质性防御,按朱可夫回忆苏德战争几次大规模炮火压制,大部分都是面积射而不是定点射(因为德军严密的战场伪装阻止了苏联空中侦查),导致大量炮弹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