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4.5.1 社会规律怎样起作用

2023-10-18 10:31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五节 历史的规律性和人的自觉的活动


  社会的发展        这是服从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过程。认识历史必然性,揭示哪些规律决定着历史的发展以及它们是怎样起作用的        这是社会科学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利用客观规律来为社会谋福利的必要前提。


1、社会规律怎样起作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过程的规律性的学说,不仅和主观主义关于历史是偶然性的堆积的观念相对立,而且也和否认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否认人能够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的宿命论相对立。

  宿命论观点是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质毫不相干的观点。社会发展所依据的规律本来就不是自动地自在地起作用的。这些规律由于人们活动的结果而形成,同时它又决定着人们活动的总的方向。没有人,离开人的行动,社会规律是不存在而且也不可能存在的。

  对于历史必然性的这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机会主义者根本不同的地方。机会主义者从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规律性的正确原理中得出了完全荒谬的结论,仿佛不需要进行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仿佛只要等待,“历史规律”自己就会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实际上,没有人,历史规律自身是不能创造历史的。历史规律只是通过千百万人的行动、斗争和有目的的努力来决定历史的进程。

  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批评家企图抓住这一点,说这是一个矛盾,说什么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讲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另一方面,又建立政党为争取实现社会主义而斗争,似乎这是矛盾的。他们大言不惭地说,如果一个人已经知道日蚀反正是会到来的,那么他决不会产生建立政党来争取实现日蚀的念头。

  上述议论是资产阶级“批评家”头脑糊涂的结果,证明他们没有能力或不想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历史的进程。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与不需要人的任何参与的日蚀不同,这是社会制度的变化,而社会制度是由于人的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它自己是不会自动地发生变化的。人们的积极的活动本身,就是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合乎规律的运动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人们谈到客观规律总是会给自己开辟道路的时候,并不是说,社会的必然的变化会自己发生,而是说,迟早会找到愿意实现并以自己的斗争来实现这些规律的社会力量。

  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地对待社会规律,认为社会规律是通过社会关系发展中的主要倾向起作用的。这就是说,规律决定着这样或那样的客观条件所必然产生的运动的总的方向。但是社会的发展是矛盾的。因此事件的具体进程不仅取决于一般规律,而且取决于阶级力量的实际的对比,取决于斗争中的各阶级的政策以及其他许多特殊条件。当马克思主义者断定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时,指的是以下这些情况: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必然导致它的经济和政治的矛盾的尖锐化;矛盾的尖锐化引起日益加强的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这一斗争的结局将是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工人阶级的斗争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但是工人阶级的觉悟水平和组织水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影响程度,社会党的政策,资产阶级国家的政策以及其他许多情况,都影响一定时期的工人阶级的斗争的成就。某一些因素的作用能够加速,而另一些因素则会推迟工人阶级斗争的最后胜利。但是,归根到底,工人阶级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必然的。因此,共产党人及起其同盟者在促进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的解放斗争的发展,帮助提高他们的觉悟程度和组织性的同时,也就是在加速历史的合乎规律的进程,也就是在减少新社会诞生的“阵痛”。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承认历史过程的必然性、规律性,同时着重指出人、先进阶级的积极斗争的决定性作用。列宁写道:“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切社会主义理论不同,它既能以非常科学的冷静的态度去分析客观形势和进化的客观进程,同时又能非常坚决地承认群众(当然,还有善于摸索到同某些阶级的联系,并实现这种联系的个人、团体、组织、政党)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力、革命首创精神的意义,并且把这两方面卓越地结合起来。”[1]


注:

[1] 《列宁全集》,1959年人民出版社版,第13卷第19-20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4.5.1 社会规律怎样起作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