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因果推断方法:理论与实操

2023-06-24 10:33 作者:学术苑  | 我要投稿

因果推断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习和掌握因果推断方法很有必要。为掌握这些基本方法,本课程有四大特色:
第一,强调直观性。基本上不使用烧脑的数学公式,采用通俗的讲解方式和直观的例子来介绍各种因果推断方法。

第二,注重逻辑性。以因果推断方法为核心,围绕该方法的产生、使用以及容易误用的知识点,梳理各种方法的来龙去脉和逻辑关系。

第三,增强实用性。着重讲解不同因果推断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当前误用、错用的知识点。在具体讲解时,都会通过EViews和Stata操作程序命令来直观演示。

第四,覆盖全面性。本课程涵盖了因果推断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法、方差分析法、精确与模糊回归不连续分析法(断点回归)、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法和Heckman两步法等,基本上涵盖了实证研究中的主要分析方法。

课程安排

8月

上午,张晓峒老师

下午,张凌翔老师

5

第一讲:自然实验和准自然实验

1.1 简介

1.2 随机化试验方法

1.3 潜在结果模型

1.4 倾向得分法(Rubin)

第一讲:实证论文的逻辑范式

1.1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实证范式

1.2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之讨论

1.3实证研究中的控制变量选择

1.4经典文献中的(准)自然实验

6

第二讲:回归不连续分析

2.1 潜在结果模型与回归的关系

2.2 回归不连续设计

2.3 回归不连续分析典型研究成果

2.4 精确回归不连续分析实际案例

2.5 精确回归不连续分析一般步骤:

2.6 模糊回归不连续分析

第二讲:寻找断点之旅

2.1断点回归的最新进展

2.2最优断点设计

2.3断点未知与多个断点问题

2.4地理断点文献解析

2.5时间断点文献解析

7

第三讲:双重差分分析法

3.1 标准双重差分模型估计原理

3.2 面板数据DID模型

3.3 三重差分(DDD)分析

3.4 面板数据多期DID分析

第三讲:双重差分的可信性

3.1  双重差分的适用性问题

3.2  双重差分与事件研究

3.3  经典论文解析

3.4  双重差分的最新进展

8

第四讲:内生性问题分类、检验与处理

4.1内生性问题分类

4.2内生性对模型参数估计的影响

4.3内生性检验

4.4内生性处理常用方法(IV法、2SLS法,倾向得分法和Heckman两步法等)

第四讲:可遇不可求的工具变量

4.1工具变量的“雷区”

4.2  弱工具变量问题

4.3   Shift-Share工具变量及其软件实现

4.4  经典文献中的工具变量

主讲教师

张晓峒老师: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数量经济学专业原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国内13所著名大学兼职教授。

张凌翔老师: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课题10余项。在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经济日报(理论版),Macroeconomic Dynamics,Economics Letter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入选“北京理工大学优秀青年资助计划”,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会议地点: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2层217

地铁:距离地铁站14号线东段将台站627米

将台站直达北京南站
图片


学员开车来上课,不收停车费

会议日期:2023年8月5日—8日

要求学员在学习期间,不得安排其它工作和社交活动

会议时间:

上午:9:00—12:00

下午:2:00—5:00

如有必要加课

晚上:7:00—9:00

详情参考学术苑公众号发布信息https://mp.weixin.qq.com/s/zSVz3WrWW_dOTW41l1HrVg

因果推断方法:理论与实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