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津青少年心理科医生 沉迷手机游戏的孩子怎么办 天津安怡心理医院

2022-07-08 10:23 作者:安怡精神心理老师  | 我要投稿

天津河北安怡医院是一家以精神与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集诊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医院构建了完善的临床心理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门诊部设立精神科、内科、中医科、睡眠门诊、抑郁症诊疗门诊、中医精神科、心身障碍科、心理康复科、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脑功能检查与治疗中心等多个专科与亚专科。住院部开设男病房、女病房,和开放式家庭病房,配备空调、电视、冰箱、无线网络和24小时热水,独立卫生间。开展了个体、团体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设有心理咨询门诊、心理热线、网络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在恋爱、婚姻、就业、升学、工作、离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开展系统的精神康复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社会服务、工疗、农疗、娱疗、体疗和生活自理、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综合精神康复措施,使心理创伤较重的和正在恢复的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增进了健康,减少了精神的衰退与疾病复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4岁的小志,是家中的独子,从小受到长辈的宠爱,在家中说一不二,有种“小皇帝”的感觉。别看他年纪不大,可玩手机游戏已经有7、8年的时间了。刚开始,他只是看着身边的大哥哥们玩,觉得很酷,慢慢地他也跟着玩起了游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放学后一有时间就玩,作业根本不按时完成,甚至到后来就直接不做作业,第二天上课课代表收作业时,选择“耍赖”,学习成绩自然可想而知了。

父母发现小志玩游戏上瘾,直接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开始控制他玩游戏的时间。可他此时已经停不下来了,家长不让玩,他就偷着玩,心情不好时,他会求着家人,甚至下跪、发脾气,直到玩游戏的愿望得到满足。

小志沉迷手机游戏,晚上玩到太晚,第二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在课堂上睡觉,无法正常学习。小志在父母的陪同下找到心理医生就诊。

面前的小志,衣着整洁,表情平淡,接触被动,注意力不集中,跟他沟通过程中,他承认自己用在玩手机游戏的时间比较多,不让玩就浑身难受,控制不住地想发脾气,别的事情也干不下去。觉得自己也没什么朋友,老师同学都不喜欢自己。

心理医生认为,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一方面,会让孩子失去自我约束和控制,无法自拔,常常因为游戏忘记吃饭、不做作业,停止游戏会出现焦虑、暴躁、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成瘾症状;另一方面,会出现严重的生理心理问题,如视力受损,长时间沉迷游戏出现脑梗等,有时还导致孩子的思考能力降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厌恶上学等,贻误学业。另外,增加了家长的焦虑和家庭教育失败感,导致亲子关系格外紧张,处于矛盾一触即发的恶劣境地,甚至出现一些互相暴力伤害的刑事案件。

家长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尽到监护人的责任,主动防范,防止孩子沾染上手机游戏。家长要调整心态,理性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全面接纳孩子,不嫌弃,有耐心,倾听孩子的诉求。许多沉迷手机游戏的孩子是因为家庭环境不良,亲子关系紧张,缺少家长的陪伴和鼓励,感到家长不理解自己的需求,孩子遇到困惑、感到无力,不敢或不愿和家长说,久之容易在网络游戏中寻找依赖和陪伴。

家长也要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帮助孩子解决实际困难。一些游戏成瘾的孩子反映,父母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抱负强加给自己,强制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导致学业困难、压力大,导致他们借助网络逃避,或寻求成就感。因此家长要立足现状,与孩子协商解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困难,重塑学习动力。

家长还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矛盾性、反叛性、孤独感等心理特点,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理解孩子,在不违背成长价值观和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对孩子做有限度的让步,协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建议家长不要视游戏为“洪水猛兽”,多了解些孩子喜欢的游戏特征,做到知己知彼;若要真正解决游戏沉迷问题,还要多倾听孩子,取得孩子的理解,和孩子携手解决,而非强加阻断。

免责声明: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天津青少年心理科医生 沉迷手机游戏的孩子怎么办 天津安怡心理医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