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国内的女权运动,及其反对力量,兼论妇女权益
首先,因为话语权问题,女权运动被女权商人所扭曲了,变成了他们的代名词,而本文要讨论的也是他们。
他们能够兴风作浪的土壤在于城市,中国大陆的城市居民是全世界最富有道德感的群体之一,所以道德在他们身上很能起作用,也很有感召力,这就构成了这两股力量的土壤
女权商人的手法是道德绑架,依托道德的力量,行破坏道德的事,并且能够挑动仇恨,一举多得,所以金主一直支持他们。
而他们能够进行道德绑架的力量,就是金主的力量,他们在话语权方面依旧强势,垄断地位有所动摇,但依旧没有决定性变化,所以他们能够依托话语权压制,为己谋利。
其反对者,是受道德感召,自发起来斗争的,他们是无组织和自组织的,在斗争过程中团结起来的,所以表现为千奇百怪的力量汇聚到一个旗帜下面,因为不自觉性,力量庞大却容易失控造成误伤。
他们有各种面目,进步主义,保守注意,男权,平权,反政治正确,排外主义,民族主义,林林总总,但这只是表象。
他们的面目来自于话语权的劣势,所以一方面被扣有各种帽子,一方面对自己只有自发没有自觉,不自觉的以抛过来的帽子为自居。
所以产生精神分裂现象,不断的在反对和支持中徘徊,愤怒中把打击面扩大到了妇女同志,又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为了平权斗争。
其实如果要定性,他们是为了道德而斗争的,对道德滑坡的未来产生了危机感,所以受到了感召。
支持力量是民族主义,对西方话语权的厌恶和国家自豪感的兴起,这是更广大的支撑力量,他们是爱国主义运动的一个分支。
可以用新文化运动的一支继承者给他们定义。
分析了构成之后,分析对立面的变化。
首先,其开始在于女权商人对其目标的选择,很明显中国大陆的城市居民是其目标。
向上那是可能的金主和一样就能看出有斗争力的力量。
向下,没什么油水的农村,甚至还有大山深处,生意人又不是我们的妇委会,我们的扶贫工作者,我们的党和政府,谁高兴去面对那边的问题,吃力不讨好。
对外,西方的强势话语权是他们的根基,怎么可以去碰啊。
反而拍脑袋一想,小市民真心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目标啊,有油水,并且以从事轻体力劳动为主,又不是钢铁工人,一看就软弱可欺。
并且城市生活节奏快,深思时间偏少,跟容易接受冲击性的,感觉类的东西,挑动仇恨很行得通。
所以林林总总的行动开始,不停的兴风作浪,并且把反对者扣上各种帽子,强压下去。
因而反对的力量开始积累,因为我们的文化,一恨败坏道德,二恨道德绑架,三恨堵塞言路。
如果局势没有变化,其实他们的强压还能进行下去,直到因为厌恶作用,恨屋及乌,妇女权益和道德受到了牵连,以他们金主的目的达标为结局。
但出现几个变化:中外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四个自信越发得到认同,新的一代成长起来
林林总总要素和市民阶层的共识共同起了作用,所以爆发了起来。
新一代人用自己的方式达成了团结,站起来斗争,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女权吧被成功占领这是可喜的,本文兼贺词)
这是文化层面,这些斗争是对西方文化入侵的清算的一部分,我们在和女权商人斗争,在揭露他们,把他们和妇女权益作出切割。
另外,妇女权益的问题也需要解决,这里更多依赖于党的作用,党建的加强,基层组织的调整和强化,群众路线的落实,不远的将来可以看到妇委会的回归,以跟强于当年的姿态出现。
妇委会的作用便是解决妇女权益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