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热爱变成了工作
当热爱变成了工作
2021-12-20
最近经常在路上,所以遇见了很多人和事。
在自媒体兴起的当下,貌似最好操作的就是审美和娱乐,大部分的人靠脸就可以快速成长,我们先不说什么后续,光是这个前期就可以节省很多的精力。慢慢的由“脸”而衍生的垂直领域,快速侵占每个人的视野,毕竟一副好看的皮囊做点事情,视觉审美上,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也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很多人“误入歧途”,当然,这样的用词或许有点过了,但是事实上就是如此,很多事情都变了样子。原本应该做饭的,变成了美女扭捏做饭,并不是其他做饭的就下去了,只是这样的更容易吸引。就这样,摆拍和寄拍应运而生,甚至还有很多人都没有做过,就是几个图片,加上一副好看的皮囊,一下子就可以引流百万。
虽然两个看上去是完全的真空地带,但是实际上,两个之间有着巨大的联系纽带,而这纽带就是真实,只是这个真实有多少是本人意愿呢?
就像是我之前说的,我喜欢爬山过程的感觉,虽然我感慨不出什么宏伟,但是那个过程我很喜欢,甚至很享受,而那些出口即成章的人,他们感受到了那种美好吗?他们写出的优美文字里面,有多少是感慨,还有多少是“借鉴”呢?
一次在路上,在环山的景区大巴里,后面两人应该是南方人,一位三十左右,一位四十左右,他们就像是我说的那个纽带,所谓的文案工作者。

不修边幅,出口成章,哪里有什么样的典故都知道,看上去像是有点文化的人,但是却给人一种老教师的感觉,就是心力憔悴的感觉。
之所以对他们有印象,主要就是年轻的那个一路上都在骂人,骂年老的那个。一下子我就被吸引了,因为我不知道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又是一天两百多,你老是耽误时间了,一会又是骂人的话语,而对方那个年纪大的,却永远都没有反驳,最多也就接接话,但是那个接话的状态是为了给双方台阶下。
我想,就算是我和父亲的关系也不会如此吧,哪怕我已经很不懂事,而他已经衰老到最低,我想我都不会如此说话吧!
年纪大的老在解释创业期间,什么要节省等等,所以他们爬山是爬上去的,并不是缆车。
他们就是要上山,然后写一些感悟,一开始我是很怀疑的,毕竟年轻的那个基本上就是满嘴脏话,那么不耐烦能写出什么呢?但是抱怨之后,开始聊山的时候,满嘴的文化氛围,出口成章,历史典故随手拈来,这样说的时候我都已经折服了,何况他们还会回去继续查阅资料……
我开始有点佩服他们了,毕竟他们还要用不同角色去书写不同的文章,要写出缆车的感觉,还要写出爬的感觉,要娇滴滴,还要大咧咧,具体如何我并不知道,但是他们已经在讨论了那些所谓的细节。
而通过后面爬山的聊天,我也知道,他们已经爬了很多地方了,他们公司就是写文案对外出售的,他们这一组主要写的就是山,还有写古镇的,还有写水的。
他们爬山的时候,完全就是爬山,就是那种要上去的感觉,山顶是必须的,因为上面的照片更好,路上的照片只要几张就可以了,重点是能看到山外的地方。
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劳累,但是却不知道说些什么,毕竟他们是为了工作,而我只是想去爬。我想,如果我要是为了工作而爬山的时候,我会做点什么呢?我并不知道,就像是山顶的安全员一样,我问他,你们还看风景吗?他们并不看了,上山只是为了不要有人有危险,所以基本上没有人的时候,他们都是对着走道的方向,山外,一点看的心情都没有了。
从那两位文案工作者中我得知,还有那种完全不出去的,就是看三维图的,或者单纯图片的,只要能写出感觉就可以了,而这感觉并不是感慨的感觉,而是一种诱惑的感觉,而诱惑本身,和那些背后的美的“脸”是有关系的。
我当时就在想,我在网上看到的又有多少真实呢?就像是他们一样,他们的字都是给别人的。但是好在,他们还是爬的一群人……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