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取书中解问,显古时拾遗

2023-07-28 14:07 作者:龙条的理解者  | 我要投稿
  1. 魏灭蜀时,东吴方面有机会吗?

    灭蜀的只能是魏,别看邓艾南下蜀中不抵抗,要是东吴方来了,谯周们会上演苏联卫国级别的抵抗的。

  2. “江东鼠辈”的称呼是不是因为偷袭了关羽?

    不完全是,孙权最后捅的刀子并不值钱,关羽其实是和岳飞一样属于被自家人害死的。鼠辈这种称谓,归根到底是格局。格局的形成是依托于大方向上的战略,战略这东西,是兼顾时效性和长远性的。

3.曹丕是不是太蠢了,夷陵之战就处那看着?

曹丕可不蠢,是孙权太厉害了,虽然十万做出了那个选择,但其实真的是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三国二代里,十万算是最好的了。

当时曹丕的牌最多,他可以勒索谈判博弈的,孙权更可能对他割地,而不是对老刘割地。

夷陵之战,攻守之势和大多数人原本预料的正好反过来了,东吴方面应该是急于取胜,扭转两面受敌的不利态势,曹丕太不上道。从理论来讲,陆逊在老刘打出夷陵后应该是速战的,拖得越久孙吴就越多的暴露在两个强敌面前,从战略博弈的角度上来讲也就越不利,所以这一战总体来讲真的是特别阴差阳错的一战。

4.刘备为什么不给关羽谥号?

丢土地这种事是要承担领导责任的 甭管多么倒霉无辜,都是要担责的,黄忠砍了夏侯渊,也许实操含金量并没有多高,但也要担这个功,胜必赏,败必责,这是带出强军的铁律。

5.为啥东吴能暴打西边,北上就怂了?

所谓孙权对刘和对曹开拓的云泥之别归根结底就是曹操扣人质,刘备没扣人质,他家的招降绝学在北面使不出来。

6.从易中天时起,开始流行各种给喜欢的古偶翻案,如何看待?

任何主观性不强的文章/视频,都是达不到普及历史的意义的。有一故友,其着实粉孙权,视频的屁股已经彻底歪过去了,但还是一直给其刷刷播放量,直到其言语间的戾气已经再难接受。

最重要的是,随着普及度的加深,篡改杜撰的历史和断章取义的历史是越来越没有前途的,无论是文章还是视频,史书的前途都隐藏在史官没写的那部分。

7.(1)于禁是不是五子之首?张辽是五子中最早假节者,且有过被曹操在征乌桓的险地时授予帅旗指挥的经历,绝对外姓第一。于禁也不是没败过,此前他讨梅成失利,被收归中央。也正因收归中央,所以他这个假节钺应该并不比假节有意义。

(2)乐进被调走然而和张辽官阶相等且同有假节,不算副手吧?合肥是他配合张辽,不是他从属张辽。

(3)孙十万是伪命题,孙权赤壁存亡之时尚且不能给周瑜凑齐五万,交付其三万而自留万余,怎么可能合肥之战冒出十万?事实上就是孙权带着之前自留部队试图敲一笔的行为。

1.妥妥五子之首,看于禁的此时待遇。  2.之前独当一面,后来配合作战,应该是降级了  3.此时离赤壁已过七年,此战东吴大量将领确凿记录出战,基本不会是敲一笔行为,而是实打实的江东全军出击。赤壁凑不出五万,是孙权要留着防当地,都给周瑜了,周瑜前脚开战,后脚后方就崩了。


取书中解问,显古时拾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