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中文语音的一点点个人感想
更新了中文语言随便吐吐槽,毕竟我平时常常翻声优资料。
字数太多动态放不下了233。
总体来说是凸显了国语配音发展到今天覆盖面暂时还没那么充裕。
中文配音有几位还行的,比如克洛丝、阿消基本神魂到位了。
但这两位也很典型,她们有极其突出的比较好抓的点。
这事儿就像让人区分一辆卡车和一辆玩具车,比较容易。
不过毕竟有语种差异,阿消没了灵魂的“喂撸喂撸喂”2333
但有些角色到了比较细的程度就不那么好抓演绎参考了。
大约就像让直男区分口红吧,总难免觉得好像差不多。
其实是个蛮好的对比,有点像10多年前的制造业。
最顶级的水平肯定不输给国外,但总体的量以及纵深的质都有客观差距。
该认还是得认。
首先是角色类型加持的问题。
比如中文银老板,国语是该类型最佳人选之一的吴磊老师。
枭雄类型也是国内作品比较成熟描绘的形象,于是强强联合,自然毫无违和。
日语声优小西克幸桑也是老大哥、枭雄专业户,资历还更深。
但换到一些中文作品不那么常见的角色类型就有体现了。
比如中文德克萨斯,虽然大概的感觉确实是对了的。
但国内作品中,外冷内热的经典形象虽然有,但本就不多。
再加上女性、逃班黑老大、领队属性等等一个个TAG,层层画圈下去参考就更少了。
换位思考一下,我要是配音导演我都不太确定如何给人讲解角色分析。
于是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杨梦露老师,最终结果还是会有一点点点点别扭。
尤其是,日语声优田所梓的出道时间比杨老师晚了差不多10年。
虽然在新生代算有实力的,毕竟都有参与PIPI美的机会,水平认证之一了属于是。
但2019年配德克萨斯时总体还算是比较新人的状态。
这就不免有点田忌赛马的感觉,只不过是我们的大佬VS对面平均水平。
当然,还要加上原本中文文案确实不是按中文习惯写的锅,改一下应该会好一些。
这是语言字句细节的问题。
我自己写一些确定会出海的作品时,也会留意写的话是否方便翻译理解。
同样的意思,非要中文成语或加梗魔改,那翻译要拔刀了,倒过来也一样。
很多中文句子虽然僵硬点,但有较为标准的外语对应,就会考虑优先选取。
比如往日本发的作品加入“XXX你算计我”这种梗话,这自然不是正常中文。
很多游戏被人说翻译腔,部分原因,至少我知道的一些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写纯正中文有时并不好对标,不仅翻译成本变大,翻译错误率也会上升。
这件事是一个工业问题,不是文创问题。
方舟这是赚到钱了能喘息了才好回头去改改,很多游戏只有一次文案机会的。
当然还有文字外的文化背景带来的差异,就像我们都知道大阪话说相声带BUFF……
还好,只说相声这块我们还有天津人民可与大阪一战。
但总归中文先天印象还是有严肃属性加持,毕竟千年文明古国。
我们历史剧大量男性语音类型也确实能吊打日本大河剧。
也不是说中文印象就不活泼之类,是活泼等个性的种类还没演绎发展到足够多。
在手游这种海量角色穷举法的面前,对等水平人数不足就凸显了。
回过头看,也好理解为啥《守望先锋》教材级的中文配音给人感觉似乎已经不输国外。
甚至如果和日版对比会让很多人觉得好像中文版配的大部分比日文好。
《OW》的母语文案是英语,它对标到中文的信达雅翻译,可比日语多了去了。
日语在我国虽然借ACG加持确实很多人学习和了解。
但它真的还是【小语种】,积累的翻译经验差距还是很大的,语言细节的加持短一点。
美国和中国都属于文明型国家,也是大国,很多描述习惯和内在逻辑也比较好对上。
这是文化背景加持,中国再长一点。
外加OW的英雄人数20来个,数量上基本还在我国顶尖声优能覆盖住的范围里。
类型也都是较为常见的足够大众的形象,没有太偏离或太新锐的尝试。
三点都扣住了,所以不见短处。
但方舟的很多角色,这三点常常有1、2个就不错了。
还有很多三点全歪的,也不知道咋办……想想也挺抓狂的……
其实熟悉日本声优的话看《OW》日版配音也能明白。
日版虽然也大都是一线大佬声优,如伊藤静、小杉十郎太、朴璐美等等。
但并不是该角色的唯一解或者最优解。
《OW》毕竟是种FPS感觉的游戏,日本人不那么吃,引进方也犯不上投入太大成本。
就比如伊藤静配的黑百合,冷静女狙+贵族,确实是她擅长的角色。
但备选随便想想光机战类型就有多少大炮长枪的女人排队呢……
比静姐资历更老的比如高乃丽,年轻点的泽城美雪等等……
和我们颇具“国家队”气质的阵容还是不太一样的。
总之,差距还是有体现的,但也说明我们发展进步了一些,至少能去比了。
就像这几十年间,努力追逐国外的其他行业那样。
有的已经追上了,有的拍到肩膀了,有的反超了,还有的甚至去虐泉了。
在配音领域,也一样如此,虽然阶段内还有差距,但我坚信最终必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