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T:肥宅的心 蟋蟀的命——3连发弹夹炮!1秒小装填!可这车就是不好玩...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坦克零距离”,阿纳贝尔丶卡多和您一起胡诌坦克!

我要成为新版本的卡密!
各位车长老爷们大家好啊,车长们是否已经体验过了全新的STB-1呢?在1.5.1版本中该车得到了重大加强,现在拥有小铁头+自动攻城模式的该车已然成为10级中坦T0-T1梯队中的一把好手。不过在点亮该车之前,车长们需要面对数台“坑车”,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其中的R系7级中坦“五式中战”。
闲聊“五式中战”
没存在感的小透明

0.8.10版本“集火”
我知道可能因为民族情感的问题,很多车长对游戏里的R系车从来都是嗤之以鼻。当年还有不仅嘴上号召,还在游戏里身体力行TK队友R系车的玩家,而且此前我只要一在文章里聊聊R系车,就肯定会有人留言:“哈!我就喜欢顶R系车菊花!”云云....怎么说呢,这虽然是您个人行为,但不利于团队战斗,我还是不建议这么干的。

在角落里似喽啰
其实在五重加强后-削弱前这段时间里,R系也就雄起了那么一小段时间,加强前的R系中坦线路则更是不受人待见——要是在往常的更新页面上,新加入的银币线路往往都是大篇幅单独做个科技树板块上来,可R系中坦只有这么一小块地方。

当年的五式中战
顶级车“手提包”地位都如此尴尬,那就更别提下面的小车们了。而且R系中坦线路低级车本身性能就十分坑爹,就连日本玩家自己都玩不下去,吐槽STA-1之前的都是“破铜烂铁”。不过这倒也还挺还原历史,因为二战期间日本那些“铁皮车”的性能真的很糟糕,99式主战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老爷子还在CCTV10的节目上半开玩笑地说过:“日本那个坦克根本不叫个坦克”。

五式中战和黑豹的对比,实际上它和猎虎体积差不多大
五式中战这台车可以说是日本最后一台用“1945年前的技术”设计制造出来的坦克,从它之后日本的坦克发展就出现了断层,因为资料被贼人盗掘全部散失了...不过倒也是件好事,战后美军收缴了五式中战的原型车,该车的各项指标可以说是无比糟糕。

战后美军收缴的五式中战车体,可见其身形庞大
坦克全重35吨,装甲最厚的地方只有75mm,而坦克高度达到了3.04米,长度达到了7.3米,宽度达到了3.07米,也就是说五式中战的体积和猎虎/虎王差不多,可防御力只有谢尔曼水平,是个真正的“皮薄馅大”货色。不过因为体积大,五式中战的血量足足有1250,和8级59式也就差50点血,然而在敌人眼里看起来真是一块无比肥美的红烧肉(小馒头105最爱)。
奇妙的弹夹炮

三连发弹夹炮
五式中战这台车唯一的一个“优点”大概就是它上面这门专属75弹夹炮了,各位老爷肯定会觉得很奇怪,就小鬼子那技术,能开发出来弹夹炮?实际上WG在这个炮的设计上还有那么点“历史”的,但也没少加魔法:它这个炮在历史上叫試製七糎半戦車砲(長)I型,日本人给它设计了个半自动装填装置,但是工作效果不稳定,至于游戏里那个“乓乓乓”的效果,大家笑笑就得了,游戏性,游戏性.jpg

最奇葩的是,它居然能装输弹机....

乓乓乓!
而且最奇葩的是,WG要么是忘了,要么是出于平衡性考虑,在五式中战加入游戏的这将近7年来,该车作为一个“弹夹车”居然一直能安装“输弹机”这个配件。要知道意大利中坦刚因为弹夹装填机制和输弹机共存,而被“平衡”掉了输弹机配件....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个三连发弹夹炮自己的问题也很大,虽然它大装填最快能压到7.88秒,小装填天生1秒,但它单发伤害只有130。

当然,这个炮在远距离不是一般的飘,三发全飞/不穿是常事
也就是说满打满算一梭子全穿也才390,还得分成3炮打出去,这就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因为很多时候射击窗口可能就1-2秒,缩圈+小装填之类的因素再一考虑,它的输出能力真挺成问题的。另外该车的渣渣隐蔽+硕大身躯+纸皮装甲,基本也就是个“见光死”,上一线肉搏那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您要能给这车打环,那也堪称妙人
最后,我个人认为五式中战这台车实在是一台“高手向”的车(指没有好心态、不猥琐、不懂游戏机制的玩家玩不来),但偏偏这台“高手向”坦克就在7级这个不高不低的位置上,成功劝退了一大批想拿到STB-1的玩家。不过该车的上限其实还挺高,因为综合3个直营服的大数据来看,五式中战的场均伤害/WN8效率在7级中坦里都是前五名,这很值得玩味。行了,今天的文章就这样,大家对五式中战这台车有什么看法?还想看些什么?留言告诉我吧!
本期Gif来自油管@LachoWoTRepl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