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鸡首壶”的一些研究笔记的摘抄

2020-10-18 18:59 作者:不定期小科普菌  | 我要投稿

关于《鸡首壶》的研究

关于 鸡首壶 的相关情况。
也可以叫 鸡头壶 是三国---唐初的一种瓷壶。最早的鸡头壶。泥质灰陶。有个鸡头,这个鸡头是实心的,而且鸡头很短。

但是,并没有存在大规模生产。

盘口壶。肩部有两个小小的突起
盘口壶

应该说是 烧制于三国末年。是由盘口壶发展而来的。是属于一种酒器。肩部有四个小小的突起。这几个凸起后来发展成为了 一个鸡头一个鸡尾。 就是最初的鸡首壶。在魏晋时发展,隋唐是巅峰。之后被执手壶代替了。

三国魏晋时期的鸡首壶受到盘口壶影响比较大。还是刚从凸起变成鸡首鸡尾。此时的鸡首比较小短小没有颈部。实心,不能倾注水 多是明器。此时的壶身圆鼓鼓滚滚 鸡头短小 特征不明显。壶口也比较短小

早期鸡首壶


东晋时代。此时开始发展壶颈开始变长。壶身变长。鸡头也变长。并且出现了张口空心鸡头。可以倾注酒水。鸡尾也变成了弧形柄。便于拿(此时的鸡首看起来脖子长了一些)

可能可以从空心鸡首倒水的鸡首壶

用通水与不通水简单的判定鸡首壶的年代?不靠谱!

一般来说的结论都是鸡首壶 ,原来是不通的 实心的鸡首 ,之后 变化为通水的空心的可以到水鸡首,也是从 装饰演化  为 实用性  从  明器  向着 实用转化?

1.但是这样的结论是不是一定公正呢??

其实通过大多数学者的研究 ,其实更多的是 不能用通与不通简单的判定鸡首壶的年代。很多时候发现的更多是 一个年代同时存在通和不通两种鸡首壶。

2.有的人说 通的是实用器 不通的是明器  其实也不对 我认为更多的还是作为明器比较多。

有人提出 鸡首壶通与不通 和鸡首壶的形制大小有关也并不适用。

3.有人从出土墓葬的规模大小 形制进行分析研究。

甚至有的同一批出土的鸡首壶也存在了 通与不通并存的情况。

到了东晋 为了美观,体现龙凤呈祥。将 弧形柄做成了龙首形式 。(开始在执手柄上面做文章)(大多数人是论证 符合龙凤呈祥 所以就是 鸡头 龙柄)

南北朝 更加精致 壶身更加修长了,鸡头也越来越精致。(北朝的审美 从龙门石窟可以看出来。)(现在开始在壶本身的体态上面做文章)

隋唐时期:更加修长  更加精致了。壶颈更加的细长 束腰。
不过呢,鸡首壶因为人的审美改变了,所以慢慢被执壶代替了。


鸡首壶的发展过程:大多是壶身慢慢修长,鸡头越来越高耸。

左边猜测是三国或者东西晋,右边猜测是隋唐

最早的鸡首壶大部分是陪葬明器,是古代巫神文化 视死如生,
有说法是 鸡在古代 是属于 阳鸟  而鸡 通音  吉

《鸡首壶的造型解读》

有的人认为 鸡首壶甚至可以当作断代六朝的标准器之一。


关于“鸡首壶”的一些研究笔记的摘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