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弟弟借姐姐名义买房,房价上涨姐姐反悔,邻居:支持姐姐要房
谨由我同大家一起来深度剖析一下这篇与家庭成员间矛盾以及兄弟姐妹间的误解有所相关联的通例并看看其中所藏有着的知识点以及亮点在哪里,接下来的内容是这样描述的,如下:
俗话说,诚信为立世之本!
2020年的一天,一间屋子里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
“父亲在世的时候这件事情就已经定下来了,这个房子归我们所有,为啥父亲去世,你又来要房子了?”一位男子气愤地说道。
“我现在反悔了,要收回。”一位女士理直气壮地说道。
“你要是要回房子我们以后就不是一家人。”男子忍无可忍地说道。
吵架的是两个亲兄妹,姐姐12年前把房子卖给了弟弟,但是现在反悔了,要收回当初的房子,按说这个要求很无理,但了解她和弟弟的故事的邻居,都纷纷支持姐姐的做法。
姐姐为什么宁可姐弟手足之情决裂也要坚持要回房产?邻居为什么都支持她的做法?最后房子要回来了吗?
×
闹心的房子
2008年刘女士离婚,带着瘫痪的女儿,生活经济困难,于是提交了一份申请经济适用房的请求,很幸运她拿到了一个名额。
虽然得到了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但是当时她手头紧张,没钱付房款。
她就想到了自己的亲弟弟,弟弟谈了个女朋友处于快要结婚的阶段,小两口正在为婚房发愁。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刘女士就想让弟弟两口子购买下这套经济适用房。
随后在父亲的安排下,刘女士做了个顺水人情,把这套房子让给弟弟结婚使用。
×
其实当时弟弟两口子也没有那么多的钱,都是向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借够了7万多块钱买了下来这套经济适用房。
这套房子目前的状态是,弟弟出资,但房子实际在姐姐刘女士名下。
弟弟把房子买下后,事情也就暂时告一段落。
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家庭矛盾却在慢慢发酵。
弟弟两口子买下这套房子后,很快也装修好了,到了可以入住的状态。
此时弟媳李女士心里有所顾虑,她考虑到房子一直还在姐姐名下,担心以后有什么纠纷。
李女士就提出想跟姐姐刘女士一起做个公正,刘女士直接答应了。
刘女士为了让弟弟弟媳安心好把婚结了,次日就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公证处做了公证,签订了一份房屋声明书。
声明书大概写着:
总房款77740.8元购房款已于当日一次性交付完毕,上述购房款全是弟弟出资并以我的名义交付,将来若政策允许,保证按政策无条件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所有的过户手续费用由弟弟承担,若遇到不可抗拒导致房产损失,此后果由弟弟承担。
×
当时签这份声明书的时候,姐姐刘女士也有过一丝犹豫,但是考虑到大局没敢说。
弟弟这个时候是看出了姐姐刘女士表现得有点犹豫,当场就问姐姐:还打算要回去吗?如果打算要回去还来得及,我们可以在其他地方买。别到了最后反悔了,大家都不好。
姐姐刘女士眼看弟弟婚事渐近,她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就这样带着一丝不满签了这份公证书。
公证签完后实际上就代表这个房子归弟弟两口了。
弟弟两口子为了感谢姐姐,准备送姐姐刘女士一个回礼,可就是这个回礼到现在却成了一笔算不清的帐。
在做公证之前,姐弟两人约定有一个附加条件:弟弟做了一个小生意,姐姐刘女士和弟弟做的是相关生意,弟弟同意把自己店铺和店里的存货都赠与姐姐刘女士。
×
简单理解就是说弟弟向姐姐转让了自己店铺的经营权。
弟弟转让店铺时店里的货品卖了5万块,这5万块钱弟弟承认是给姐姐的补偿费,但弟弟借口自己急用钱,并没有把钱直接给姐姐。
弟弟每年按照银行利息付给姐姐,弟弟承诺,等自己手头宽裕之后就连本带利一起还给姐姐刘女士。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多年,弟弟一直没有把这5万块钱的补偿款还给姐姐。
姐姐期间也多次找弟弟要过这5万块钱,但弟弟却说这房产还没有过户,5万块钱我是不会给你的。
姐弟两人为此事争执了许多次,最后都是不欢而散。
随后的时间里,一家人在一起只要不谈房子,感情还是很好,但谈到房子便彼此形同陌路。
为了家庭的和睦,姐姐刘女士一忍再忍,一直在隐忍中渡过,她既没拿到房,也没拿到补偿款。
2020年,随着新政策出台,姐姐和弟弟两口子之间隐藏的矛盾彻底爆发出来了。
当地市场政策允许,经济适用房可以购回全部产权,也就是说可以拥有百分之百的产权了。
但因为弟弟的这套房子还在姐姐刘女士的名下,所以需要姐姐出面去签字,原本姐姐在电话里答应好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姐姐刘女士就给弟弟打电话让弟弟来店里,再说下这个事情。
这天本来双方约定好要去办手续的,但姐姐刘女士临时决定不去了。
姐姐见到弟弟之后,姐姐非常心平气和地给弟弟说了下面这番话:
当初约定好你要占我这个购房名额要补偿我5万块钱,但这个钱你一拖再拖,一直拖了十多年,一直到现在我还没拿到这5万块补偿款,现在这5万块我不要,我把之前你们购买房子花的7万块钱给你们,这套房子我要收回自住。
×
弟弟听完姐姐这番话就直接懵圈了,他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利息每年都有按时给姐姐支付,可就在准备过户的时候,姐姐却说这样的话。
姐弟两人现在各不相让,姐姐也决定不再委曲求全,彻底摊牌。
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幕,姐姐反悔了,要把房子收回,刘女士表示可以把之前弟弟买房子的7万块钱还给他们。
弟弟两口子听到姐姐的态度之后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要知道12年间,这套房子价值已经翻了几番。
“这个房子是我的家,是我们当年从亲戚好友包括我父母那四处借来,买下来的房子。”弟媳李女士委屈地说道
姐姐刘女士认为弟弟两口子是“鸠占鹊巢”,弟弟两口子认为这是自己买的“家”
那么究竟是利益的诱惑还是另有隐情呢?让姐弟二人走到现在的地步?
姐姐刘女士其实并不是要坚持要回房子,她只是认为,弟弟无限期地在推脱当初承诺的5万元补偿款,她心中不满。
再加上她认为十多年过去现在这套房子价格上升不少,她也要分得一部分的经济补偿,
但弟媳妇认为之前公证书写得很清楚,我们也要有契约精神,不能再信口开河漫天要价。
弟媳李女士还觉得自己亏了,因为周边房子的涨幅比自己住的房子涨得还要多,如果当初姐姐刘女士不同意的话,我们直接也是打算买周边的房子的。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弟媳两口子和孩子的户口都迁进去了,孩子也在周边上学,现在说反悔了,要收回房子,弟媳李女士觉得这个玩笑开的太大自己受不了!
经济窘迫,现状堪忧
时隔十多年姐姐刘女士突然提出要经济补偿的事情,弟弟两口子认为姐姐这就是‘狮子大开口’,最后一点的姐弟情也破碎了。
第二天,全家人就坐在一起商量关于这个房子的归属问题,大姐认为这个房子还是应该归妹妹刘女士,二姐则表示我们还是应该有点契约精神的。
×
就在这时姐姐刘女士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失声痛哭起来,把自己内心的苦水和想法一股脑地全说了出来:我离婚这么多年,也至今没有成家,我一个人带着我的女儿,我女儿还在读书,女儿还是重度残疾,双耳听不到必须要带助听器的,我的压力太大了,我只能出去打工每次回来都很晚很晚。我作为姐姐想着,弟弟你们两口子现在条件好了,自己也开了公司买了新房子,咱们站在情感的角度,希望给姐姐经济上一些帮助。
姐姐刘女士的一番哭诉之后,家里众人伤感,因为这都是大家肉眼可以的事实。
弟弟两口子知道姐姐的不容易,但在弟媳看来她也有她苦衷的:在买房子的时候,经济上我们一分钱没有也都是借父母、朋友的钱,在没结婚钱,我也是一个生活物质很好的女孩,从来没有为经济上发过愁,自从结婚后,我从来没有进过品牌店,这么多年就在网上给自己买了一件二十五块钱的T血,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段黑历史,成年人的世界,谁没有酸甜苦辣呢,如果我们经济条件好还借那5万块钱干吗,每年还要付利息。
弟媳越说越抑制不住内心的委屈也是痛哭流涕,一家人左右为难。
弟弟也表示:之前姐姐交了个男朋友半夜12点给我打电话,我二话没说披上衣服就去了,生怕姐姐受委屈吃亏。
确实在这个家里,姐姐刘女士有什么事情,弟弟都会义不容辞地去帮助,但是对于房子这个事情,双方一直存在一定误会!
就因为这个误会,一家人差点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姐姐独自带残疾女儿,生活窘迫急需用钱,弟弟一直拖着5万块钱迟迟不给,姐姐刘女士又不能硬要,就这样积怨越来越深,让原本关系亲密的姐弟关系出现了间隙。
一家人在一个城市生活了四十多年,在外人看来都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姐姐刘女士继续哭着说:我也不想把这个事情搞得太僵了,我离婚这么多年,给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弟弟也确实帮助我很多。
调解介入,圆满结局
最终,调解人员介入了这场纠纷,调解人员明确了这套房子的合法归属权。
从法律的角度讲:这套是经济适用房,是考虑到社会上存在一些低收入住房困难的一些人群才推出的。经济适用房的产权是有限产权,当时姐姐刘女士是符合当时的申请条件才获得的,私下签订的公证书,实际上就是‘借名买房’,这是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的。所以这套房子从产权上来讲是属于姐姐刘女士的。
调解人员告诉姐姐刘女士,虽然你生活艰辛不易,自顾不暇,你想要亲情,你也想要钱,因为你有实际的困难,其实人的本性都会趋利避害的,但还是要学会把亲情放在首位,把诚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调解人员也告诉了弟弟,姐姐刘女士当初把房子让给你也是出于一片善心,但是时间流逝,生活会有很多的变故,姐姐现在成了弱势群体,这个时候亲情就成了一个试金石,它可以让人见证真情,而更多的时候它也能拷问人性。
都说情比金坚,如果因为一些利益,把亲情断送了 那才是真的不值得。
其实姐姐刘女士一直有个心结,就是发生矛盾时,弟弟对自己说的那些绝情话,就像一把钢钉扎进了姐姐刘女士的内心。
最终,在调解人员的帮助下,弟弟真情地握着姐姐刘女士的手表示了真诚的歉意。
其实从姐弟两的言语间,还是能看出来他们彼此一直还是珍惜彼此的这份亲情的。
对于姐姐的不易,弟弟也提出了新的补偿方案:把之前的5万元还给姐姐,另外再补给姐姐3万。
最后刘家四姐弟拥抱在一起,这么简单的一抱,诠释了无声的释怀,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如果因为一些利益,去把亲情推开了,那将会留下多少的遗憾呢?
最后祝福刘家四姐弟能够珍惜这份情谊,越来越好!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隔阂吗?说出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