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韻精舍、随缘放旷之释义


“”弘韵精舍"即弘扬光大,大度宽容之意。“随缘放旷”一词出自《禅宗语录》:龙潭崇信禅师到天皇道悟禅师处参学,住了一段时间,日日打水、挑柴、奉饭,天皇道悟禅师却没向他说半句佛法。他想另觅他处学习,天皇道悟禅师知晓后回答:“举手投足皆佛法”。龙潭崇信禅师恍然大悟,再问“如何不忘佛法?”天皇道悟禅师吟诗答道:“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宋苏轼在给其弟子由的信中也曾说:“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以我观之,凡心尽胜解卓然。但此胜解不属有无,不通言语,故祖师教人到此便住。”
国画大师谢玉玺的画作《随缘放旷》,内含寓意为“三阳开泰”。图绘高士与三羊为伴,闲坐吹笛,恬然其外忧患其内,一松一石,无不应图,那是狂放不羁,率真洒脱,名士之风。所谓:‘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图中高士于山野之中放纵自身,行逍遥之乐,非消极避世,只是借此内守精神,领悟山水真意。
整幅画面里透露出浓浓的松散韵致,这种看似散淡的韵致,深刻表达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放松与旷达,以及内心不求闻达,放旷自然的趣向。
随缘放旷,是一种境界,清山绿水,景色怡人,文人雅士置身其间,逍遥自得,随缘放旷,宠辱皆忘,真人生一大乐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