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两分钟看完中国古代的阶级社会是怎样的和创立理论——与儒家息息相关

2022-06-11 10:18 作者:最有价值华人  | 我要投稿

儒家来自人们去世后找来做法事的人,所以熟悉仪式,其中认识文字的知识分子认为把社会分成上下等级制,各个等级(父子、长幼、夫妻、君臣)的人要按照儒家要求的礼的方法首先像模像样的做好自己的事,是天下(社会)良好运行的方法。


由于儒家和法家倡导的制度里,人类的皇帝地位最高,所以被官方采取成为文化和制度的核心。


汉武帝时,这些儒家中的知识分子延续创立阶级制社会,把社会上势大报团的血缘家族集团(世家、豪门、士族)定为贵籍,拥有世代为官的Q力。


农民和工人定为良籍,处于主流文化上的保护对象,尤其是种地的农民,但是实际上因为天灾人祸导致没饭吃因而扔掉锄头拿起镰刀的人历代层出不穷。


经商的人定为商籍,不被官方承认(包括前朝皇族)、犯事的人定为贱籍。主流的知识分子歧视商业,商籍和贱籍属于被永久性的压制对象。


又有军籍。各籍的人们子承父业,原则上原来干什么的人世代干什么。明朝朱元璋时又更细化,如干农民的人世代干农民。


印度的种性制度属于这种制度的宗教版。


隋朝时杨坚和杨广创建科举制,让良籍的少数(院试是最初级的考试,录取率为8%,进士的录取率约为0.0067%)符合官方应试标准的人能上升至贵籍,考试的内容以官方承认的利于自己的儒家内容为主。


这种等级制度还影响了古代学习中国儒家文化的日本,我们知道现代的日本也等级森严,典型的体现是年轻人在团体里晋升的速度非常慢。



两分钟看完中国古代的阶级社会是怎样的和创立理论——与儒家息息相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