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外企科技企业在中国是如何做网络安全方面合规的
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都在世界范围内收集信息,变得越来越便利。为了保护用户信息,不少国家都制定的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国亦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那么一些科技跨国公司,是如何在中国运营相关业务呢?
微软云(Microsoft Azure)
从其官网,可以看到微软云是由世纪互联运营。合作方式为微软云为世纪互联提供技术支持,世纪互联负责在中国区域运营与销售。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可知,世纪互联持有相关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资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亚马逊AWS
AWS业务则是通过向合作伙伴北京光环新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宁夏西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让合作伙伴向中国客户提供销售与服务。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可知,光环新网与西云数据均具有相关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资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苹果icloud
苹果公司则是通过在授权合作伙伴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运营iCloud的合作伙伴,为中国大陆区域iCloud用户提供服务。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可知,云上贵州具有相关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资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Zoom
Zoom则是通过向合作伙伴授权,提供技术与SDK,使合作伙伴结合自己技术优势,做二次开发,向市场上销售合作伙伴的视频软件与服务。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可知,其合作伙伴上海会畅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尚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随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均具有相关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资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据网上信息,Zoom还可能在中国通过上海东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做直销;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得知,也具有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一些外资科技公司,为了能够在中国市场上分一杯羹,千方百计的想办法,使自己的业务合乎中国法律法规的要求。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本土企业向研发投资,推出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也尽可能使其避免躺在之前的产品或者服务上赚钱。
尽管不同的厂商进入中国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对相关行业与就业,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希望相关行业能够抓住并好好利用机会,积攒技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向市场推出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