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物一知|嵇康:粉丝围观?有我打铁重要么!|哲学考研

2023-05-22 16:42 作者:哲学考研研究所  | 我要投稿


/ 嵇康 /

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准行,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於必济。

——《家诫》魏晋.嵇康


引言

魏晋接续于三国之后,是一个不出英雄的时代。有人说三国这个时代出现的英雄已经耗尽了国运,所以魏晋时代基本没有特别出名的人物。不过魏晋时代还是通过一些奇特的故事火出了圈。一般奇葩的如宰相人前深沉哥,人后跳舞跳断鞋(谢安);中级奇葩的例如超级酒鬼戒酒之前先大喝三天祭拜天地,喝醉宣布戒酒失败,下次一定(刘伶);高级奇葩的肯定就是皇帝未过门的女婿喝醉裸奔,大叫“大家都是弟弟!”(阮籍)。当然,我们康哥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人,不过在讲康哥故事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康哥的生平和哲学思想。



人物生平

人物介绍:

嵇康(公元224年-263年,一作公元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又有安徽安徽省宿州市西一说) ) 人,三国时期曹魏哲学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更主要还是个一米八大帅哥,基本可以算是满级配置了。《世说新语·容止》便言:“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而且嵇康爱读书,什么都会,换灯泡通下水,样样精通(bushi),尤其喜好老庄。早年曾娶曹老板曾孙女为妻,官拜郎中(相当于现在的局长、不是医生!!),授中散大夫,江湖人称“嵇中散”。


与嵇康并驾齐驱的还有六位“壮士”,他们分别是五指琴魔——阮咸、酒中土匪——刘伶、打铁伴侣——向秀、躺枪冠军——山涛、裸奔愤青——阮籍以及凑数玩家——王戎。六位“壮士”都各有特点,并与嵇康合称“竹林七贤”。众所周知,后来司马氏背刺曹氏,夺权称帝,作为曹老板曾孙女的丈夫,嵇康在司马氏掌权后原地辞职,隐居不仕。后来因为拒绝和私生饭接触,被私生饭爆假黑料搞死了。


竹林七贤欢乐多

早期:命运多舛 

可能是因为各种buff叠满导致运气不好,嵇康年幼便丧父了,由母亲和兄长抚养长大。嵇康打小就聪明,博览群书,还是个万能小黑,上能翱翔九天揽月,下能潜游汪洋捉鳖。成年后喜读老庄。虽然嵇康不注重打扮,但是毕竟是个一米八大帅哥,所以就被曹老板曾孙女看上了,于是一段人尽皆不知的浪漫爱情故事就诞生了,从此,阿嵇和阿曹就过上幸福的生活。


嵇康崇尚老庄之道,喜好养生,关于嵇康的养生,曾有一句名言流传“桂圆红枣泡枸杞,棉裤塞在袜子里”。除此之外,嵇康还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就是拒绝push、拒绝pua、拒绝996,快乐最重要。嵇康常常修炼养性,据相传其死时已然是斗宗强者,并且酷爱嗑药(自制的保健品)。喜欢弹琴吟诗,生活多姿多彩。他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但是出于家庭原因,嵇康不方便给司马氏打工,故而隐居不仕。


嵇康曾经在山泽挖草用于自制保健品,一不小心采嗨了,忘记回家。有砍柴的人看见他都觉得是神仙(男神也是神)。到汲郡山中见到隐士孙登,嵇康就拉着他压马路。孙登一路高冷,一直到嵇康临离开时,孙登说:“你这么能干,又长这么帅,但是怎么就是个刺头啊!你再这么搞,你就得被搞了啊!”


弹琴的嵇康

中期:拒绝出仕 

在魏晋时代,嵇康可以说是练习时长两年半然后c位出道的顶流士人,所以当时在士人圈具有统治地位的司马娱乐有限公司老板司马昭想要签下嵇康。但是嵇康作为曹氏娱乐的亲属,肯定是不能委身与司马娱乐有限公司的啊,于是就当机立断的拒绝了。


但是后来,司马娱乐有限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山涛就要退休了,在那个时代,非常时兴内推制,于是司马昭就让山涛给他推一个继任者,作为好基友,山涛肯定推荐嵇康啊!但是嵇康不想给司马氏打工,但是他又惹不起司马氏,于是对着山涛就是一个《与山巨源绝交书》。


其实咱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个事儿吧,山涛倒也没做错啥。山涛内推嵇康主要又两个原因。一方面,毕竟司马氏在当时处于统治地位,嵇康要是真的想和司马氏有一个缓和,那可以通过这个机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山涛自己。嵇康在当时毕竟是顶流,山涛作为嵇康的好朋友,如果山涛不推荐嵇康的话也容易被司马氏猜忌。而嵇康也立即get到了山涛的意思,但是他还是不想向司马氏低头,于是对着山涛就是一记釜底抽薪。


《与山巨源绝交书》表达的意思也很明确,一共有四个,首先是和山涛撇清关系,防止因为他拒绝司马氏,导致司马氏一个生气把山涛搞死;其次是给山涛一个回复,就是打工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会给司马氏打工的;第三是表示自己不打工也很快乐,里面的人讲话又有趣,像回到家一样;最后是表示他只想快快乐乐的生活,不想在这个荒唐的时代打工。


《与山巨源绝交书》

后期:身死道消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聊聊关于打铁和粉丝围观的问题了。嵇康在当时有一个铁粉,还是个大官,这个人叫钟会。钟会非常pick嵇康,但是嵇康很烦钟会,所以这一来二去,钟会多少有点怕嵇康。有一次钟会写了一本书,叫《四本论》,想让他偶像帮忙看一眼,但是又害怕嵇康,于是徘徊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把书扔在嵇康家门口,然后跑掉。


说起嵇康的死,和这个钟会有很大关系。钟会相约了一堆人想去看嵇康,但是钟会去看嵇康的时候嵇康正在和好基友向秀一起打铁。向秀拉风箱,嵇康叮当当,两个人天衣无缝,旁若无人,直到后来钟会他们觉得无聊要走了,嵇康悠悠然开启嘲讽模式“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你们听到了什么决定要来?你们见到了什么决定要走?)”,钟会气急败坏“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人家粉丝过来拜访,嵇康理都不理一下,人家要走了还嘲讽人家,钟会好歹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官,而且和当时的黑恶势力头子司马昭还很熟,于是就造了嵇康的黑料,说嵇康是个有影响的刺头。最终导致司马昭下令处死了嵇康。


嵇康是魏晋时期的悲哀,杨立华先生把嵇康之死称为时代的献祭。在嵇康身上,一直扭结着两股相互背驰的力量:一面是时代风尚无节制的推爱,另一面则是嵇康无保留的刻意自毁。嵇康去世四十年后,嵇康之子嵇绍为晋室而死,血溅惠帝衣袍。此即文天祥《正气歌》中所说的“为嵇侍中血”。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嵇康的另一种可能性,一个与其刚烈之性更为相称的身影。


打铁的嵇康

重要思想

嵇康被杨立华先生称为魏晋时期仅有的三位哲学家之一。虽然比起哲学,嵇康在音乐、文学方面的影响更加显著,但是这都不能改变嵇康在哲学方面的建树。魏晋时代文人的主要活动是清谈,所以嵇康的很多文章都是以“论”为题的。如《声无哀乐论》、《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养生论》、《难自然好学论》等等。


“越名教而任自然”

越名教而任自然意指超越各种伦理纲常束缚,任人之自然本性自由伸展。嵇康认为,只有“越名教而任自然”,消除矜尚之心,情欲之累,实行自我克制,才能做到是非无措,坦然大公。他希望人们淡泊名利,不为名教所拘束,不被虚浮的荣华富贵所引诱,而按自己的自然本性和真情实感去生活。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大朴未亏,君无文于上,民无竞于下”的淳朴自然状态。在他看来,正是由于大道沉沦,才有了各种名教。


“声无哀乐论”

《声无哀乐论》是嵇康的美学与政治学著作。在嵇康看来,音乐虽有美丑抑扬之别,但并不能传达人的情绪。而人在音乐活动中之所以有哀乐的表现,只是人内心中事先积郁的哀乐之情,遇至和之声的触发疏导而表现出来罢了。进一步地,嵇康立声无哀乐之旨,其根本指向即在于否定音乐的政治功能。


考研热点

魏晋时期作为中国哲学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我们复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各校对嵇康的单独考察不多,基本都集中在“越名教而任自然”上。“越名教而任自然”主要以名词解释题的形式出现,如北京林业大学23年真题。有时也可能出简答题和论述题,如湖南师范大学23年真题“论述魏晋玄学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不过,魏晋时期常考的综合题“名教与自然之辩”,在作答时需要将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结合进去作答。


除“越名教而任自然”之外,“声无哀乐论”也是可能的考点,但考到的频率很低,近年中只22年有两个学校考过,大家作简单了解防备万一即可。



人物一知|嵇康:粉丝围观?有我打铁重要么!|哲学考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