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公交线网的绘制与探究及四环内空白区块面积排名~TOP20【“最”公交-02】

写在前面
三个月前更新了一篇文章《【北京公交】站名中汉字使用频数排名及探究~TOP100【“最”公交-01】》算是标志着本账号正式开坑了专栏形式的作品,受限于B站主流的体裁为视频形式,似乎文章并没有得到像视频一样的认可,当然不得不承认本人的水平实在是有限,主题也毫无营养。所以也在考虑,文字形式的作品是否在微信公众号更新更适合呢?

尚值大中小学生开学之际,可能文章这样的载体更适合碎片化的时间里去阅读,所以这次的内容依旧丢到这个专栏坑里更新。上一篇文章一下子干出去一万七千多字,搞得我有点骑虎难下,这篇专栏会明显比上一篇干瘪短小许多......


自从开始从业余的角度探索北京公交的线网这段时间,制作了不少有关线网方面的视频,比如全日线网变化模拟图、夜班公交线路运营模拟图。公交线网不像地铁线网那么简单粗暴,提起笔来画一个地铁线路图,让一位痴迷地铁的小朋友也能做到,但要是让他尝试描绘出北京公交线网,基本上很困难了。好在现如今有提供绘制公交线网的网站可以帮助我们绘制线网图,我个人比较常使用的是这个网站:http://www.84ditu.com/amap.html
借助这个网站,我们可以轻松绘制出一个区域下的公交线网图,说轻松也不轻松其实,毕竟要挨个把线路敲进去。比如暑期刚更新的两期《聊公交》就大量使用了这个网站绘制线网。

接下来我将基于这个线网绘制工具,分两个部分展示一些平常很难直观得到的现象,同时探究一些现象的来源。

路号首位数线网探究
北京公交的线路号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过一次性全体大更换,换句话说是一脉相承的,尽管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公交折腾来折腾去,早年一些具有特定指向的号段已经失去了本来的含义,但如今根据路号首字母形成的线网,我们依旧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PS:由于网站信息的滞后性,一些于今年年初改号的线路可能仍会保留在线网图中

·1-98路全部位于城六区范围内
所有0字头线路全部运营于城六区(东西海朝丰石)内,因此我个人习惯称之为市区线路。很可惜,81路捅出了北五环,所以我们不能用“全部位于五环内”来形容这张线网。整张线网基本上均匀分布在北京的五环之中,东极是小郊亭公交场站(35路),西极是张仪村公交场站(76路),南极是三营门(54路),北极是宝盛北里(81路)。

·1xx路依旧全部位于城六区范围内
由于1xx线路并不是很多,这张网络其实更应该与上一张叠加来看。新加入1字头家庭的141路,以及借673路延长的126路是这张线网里唯二捅出五环的线路,所有线路均位于城六区范围,同1-98路一样称之为市区线路,而1-200路也可以称作是市区线路号段。比较值得一提的一点是,不难看出1xx线网东半城要比西半城密集许多。目前1xx的42条线路中有21条线路为无轨电车,这也是1xx号段最原始的含义。东极为石各庄(126路),西极为抗战雕塑园(133路),南极为怡海花园西门(137路),北极为时代庄园北站(141路)。

·尘封7年的2字头
正如同上海3字头夜宵线,北京在2014年以前也是用2字头作为夜班线路号段的,这段历史在《百年公交史(下)》中进行过介绍,改革开放前的四条夜班临线,是后来的201路至204路。1992年3月30日,为了丰富北京市区的夜班线网,又开通了205路至212路这八条公交线路。2008年11月15日,再次开通了213路至215路这三条夜班线路,直到2014年9月22日,老一代2字头夜班线路被34条全新规划的“夜字头”线路取代,至此2字头暂时退出历史舞台。2021年2月8日,特12路改号200路,尘封7年的7字头再次启用,而这个路号所对应的功能目前尚不明确。(我觉得截团自己也不知道)

·公交“活化石”——3字头
从3字头开始,正式打破了市郊屏障。3字头起源自1972年11月的一次路号规范,将诸多市郊或郊区线路路号加上3字头并延续至今(如31路→331路、45路→345路)。1990年版的《北京志·交通志》中将3字头记载为“郊区公共汽车线路”,也反映了当时北京城区还没有如此凶猛扩张时,3字头的城郊联络线以及部分郊区区内线路的定位。现如今的3字头路号也可以反映近三四十年前北京城近郊的发展情况。

341路是唯一一个脱离3字头网络的线路(截线的结果)。2017年11月10日456路调整之前,北京公交集团的四级(不含八方达线路)均为3字头线路(东极317小圣庙,西极357高崖口,南极341青云店,北极314长陵),昌平区、门头沟区、大兴区、通州区作为最靠近市区的四个近郊也是最早尝到公交车的郊区,甚至早在上世纪,昌平区(1958年开通357路前身45支)、门头沟区(1994年开通383路)、通州区(1966年开通317路前身造纸厂临线)就已经拥有了区内的3字头公交线路。以上可以窥见3字头在上世纪北京公交随着城市发展而拓展的重要作用,现如今诸多核心客流走廊上依旧是3字头在担当主力。目前3字头线路涉及东西海朝丰石昌顺通兴房门这12个区。东极为东小营公交场站(312路),西极为高崖口(357路),南极为青云店公交场站(341路),北极为长陵(314路)

·高速发展的副产品——4字头
4字头相比于3字头,铺展面积小了许多,仅456路、442路、493路离开了六环,也不难发现4字头高密度聚集于除了东南的所有方向上,尤其聚集于朝阳区、海淀区东部、昌平区南部这一带。4字头早期是为市郊无轨电车预留的路号,但前前后后仅有410路为真真正正实现的市郊无轨电车线路(菜户营-黄村火车站,另有410支线为公共汽车,菜户营-西客站),1974年开通的401路、402路用汽车代替了曾经的东酒路、北酒路无轨电车。这之后从1984年才开始不断启用4字头路号,直到2007年,一直在高强度开辟4字头线路,因此4字头大量聚集于世纪之交前后高速发展大力建设的片区:回天、望京等。2008年之后,公交集团大面积肢解巴士线路时,也给4字头塞了不少半半落落的线路,这种线路受制于公交集团的截线思路大多断头于三四环,因此加强了4字头在三环到五环之间的聚集。493路是唯一一个单独脱离4字头线网的线路,其实在原来493路是有伴的(491/492,现专105、专106路,朝凤庵村环线)。492路、453路是抱团脱离4字头线网的两条线路。目前4字头线路涉及东西海朝丰石昌通兴这9个区。东极为东小营公交场站(442路),西极为石府路西(489路),南极为思邈路(456路),北极为朝凤庵村(493路)。

·如同一团乱麻的5字头
4字头好歹是一张环状的网,5字头开始便成了一团乱麻,直观感受上线网整体也不如3字头那样顺滑,最初5字头线路是服务于首钢厂区及周边的线路(501-503),除此之外另有一条541路。2002年5字头线路整体改号,从此5字头沉寂了5年,等5字头再次启用时,用于命名补足近郊空白走向的新线以及长线被肢解后的产物,因此单从线网上看5字头与市中心的连接极差,少有线路进入如今的核心区,有且仅有508路和599路进入了二环。5字头因此也不像3字头、4字头是基于某些发展区块而展开,最终形成了如今这样五块支离破碎的线网:550路独立一条,559和590抱团取暖,以及三块大小线网。目前5字头线路涉及东西海朝丰石昌通兴这9个区。东极为疃里公交场站(589路),西极为羊圈头村(550路),南极为晶彩小区(542路),北极为昌平北站(559路)。

·路号的接盘侠——6字头
6字头最早启用时是用于接驳小区的专线,之后2005年八方达诞生,9字头路号规范时将非八方达的9字头线路转移到6字头(如922→646)。此后6字头开始成为新开线路的路号,这些6字头线路补足了21世纪初的线网空白。“支”“区”“快”后缀规范化期间,也有一些线路被赋予了6字头路号(如928支→648)。再之后是肢解巴士大长线时,6字头接盘了不少巴士线路以及缩短后的残线(如819→625)。为八方达腾退8字头号段时,6字头也是主要的接盘对象(如850→612)。祥龙运通线路合并时也使用了部分6字头线路(如运通104→604)。称6字头线路为“接盘侠”确实合情合理,因此6字头的线网均匀分布在京城四周,目前6字头线路涉及东西海朝丰石昌顺通兴房门这11个区。东极为京东运乔建材城(666路),西极为灰口(633路),南极为桂村(679路),北极为南口路口南(655路)

·新生代的郊区路号——8字头
从空调车,到巴士线路,再到公交集团,再到八方达,8字头的变迁反而相比4、5字头更能代表新世纪二十一年里北京公交的发展历程,如果要展开来说甚至可以出一期视频来聊聊了,这篇文章也就不纠结这些已经被彻底断裂开的历史进程了。现在的这张8字头线网诞生于2010年后,9字头规范“支”“区”“快”“直达”路号时,这之后便与9字头一样成为八方达路号,如今依旧作为远近郊区线路的路号,只不过不一定所属公司是四个远郊分公司了。目前8字头线路涉及北京全部16个区。东极是平谷汽车站(852路)、西极是涿鹿(898路)、南极是金雀街(828路)、北极是滦平(858路)。

·远郊区县公交的代名词——9字头
早期在没有八方达之时,9字头便已经是远郊区线路的号段,说是远郊区号段,其实距离也不一定远。1990年版的《北京志·交通志》将9字头与市内长途汽车并列记载,可见当时郊区发展与市区还相对孤立时9字头的重要作用。2005年八方达出现,9字头一部分保留路号给到八方达公司,另一部分改号留在公交集团,如今依旧作为远近郊区线路的路号,只不过不一定所属公司是四个远郊分公司了。目前9字头线路涉及北京全部16个区。东极是三河总站(930路)、西极是涞水涧头村(917快)、南极是霸州火车站(943路)、北极是丰宁(936路)


·线网的加密——专字头
专字头是近十年里新兴的路号,其发展我暂时没有充分地进行整理。但从线网图上看,专字头多密集分布于长安街以南、北五环以北,其分布的地区大多有如下特点之一:路网成型较晚、道路相对封闭、发展刚刚开始、被地铁站辐射等。

专字头如同绒毛一般,为轨道交通、公交干线扩大、延长了客流辐射面积。目前专字头线路涉及东西海朝丰石昌通兴房门这11个区。东极是地铁潞城站(专205路)、西极是西山艺境小区(专198路)、南极是团河路西口(专23路)
以上就是基于各号段绘制的公交线网图,仅仅是对绘制出来的现象进行一些解释与探究,单个号段的线网形状并不能得到整体公交线网的合理性。这篇文章本身的核心也是在于通过绘制线网图探究一些线网现象,所以路号方面并没有详细展开介绍,各位有兴趣的话以后可以搜集资料找时间正式跟大家聊聊~

四环内线网空白区块面积排名TOP20
基于这个工具,我们可以画出整张北京公交线网,不过由于其数据依附于地图软件,难免会有信息滞后、错误等问题,尤其容易在郊区线路上出现差错(很感谢观众朋友在运营公司那一则视频中指出线网图的错误)。公交集团线路的线网绘制出来以后也可能会因为缺少一些黑线、临线、接驳线的数据缺乏细节上的准确性,所以我们这次的目光只缩小至四环内,来探索一下四环内线网的空白区块。

这次的排名是基于绘制出的线网里空白的区块面大小进行的,至于区块面积的计算方法,这里运用了高中化学在计算油酸分子直径时所用到的“油膜法”。(那一日,人类回想起了被数格子数丢掉支配的日子)

我们可以通过Photoshop的网格功能,按比例尺将地图放大为一大格1km,通过数区块所占的格数粗略排名并计算面积。

这种测量方法固然是不精确、低效的,如果读者中有测绘方面的大佬能有专业的工具还请劳烦推荐一下OTZ,这篇文章看个乐就好~
接下来进入正题,将我所粗略测得的公交线网空白区进行排名,并探究一些区块的空白成因,以及相关区块是否可以进一步加密线网覆盖。超出四环范围的区块由于缺乏类似400路的环线公交收拢,以及城市建筑密度的减小,与四环内范围相比缺少一定的讨论价值,这里不多进行探讨了。

[20]通惠河南岸
区块空白面积(约):1.09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双花园南里、京哈铁路
区块内道路:惠力路、光华北一街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57路、805快、122路、312路
虽然测量的区块是通惠河南岸,实际通惠河北路也没有有效的接驳线路。东大桥路南延的老大难问题,难以闭环的二环半,由于空白中大部分为铁路用地,接驳需求不高,不适合加密线网,这片区域的空白可能需要静候东大桥路南延开通之日才能填补。

[19]中央民族大学
区块空白面积(约):1.13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校区、中央民族大学、万寿寺社区、中央民族大学社区等
区块内道路:法华寺路、民族大学西路、广源闸路、民族大学南路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26路、300路、481路、603路
区块内确实存在接驳需求,可接驳至万寿寺地铁站/公交站、魏公村地铁站、国图地铁站,但内部道路狭窄,且位于易拥堵路段,接驳效果可能不及共享单车等方式,不适合加密线网。


[18]厂洼
区块空白面积(约):1.13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车道沟社区、南长河公园
区块内道路:半壁街、厂洼西街、厂洼街、车道沟东路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300路、360路、534路
仅和上一区块一路之隔。区块内绿地较多接驳需求不高,整体区块呈现L型使得接驳距离并不太长,且内部道路无法通行公交车,不适合加密线网。

[17]奥体中心
区块空白面积(约):1.13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中华民族园、奥体中心
区块内道路:北辰路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108路、510路、607路、400路
区块内几乎不存在接驳需求,民族园西侧居民区也不适合接驳至奥体中心地铁站而更适合于健德门,道路也难以贯通东西南北,不适合加密线网。

[16]大洋路
区块空白面积(约):1.25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大洋路批发市场
区块内道路:大羊坊沟西路、周家庄路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986路、513路、400路
区块内存在少量接驳需求,大洋路批发市场作为京东南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辐射周边十余公里的居民,由于内部道路混乱拥堵,加之区块狭长,客流不稳定,接驳效果差,不适合加密线网。

[15]什刹海
区块空白面积(约):1.28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什刹海景区、13中、什刹海社区
区块内道路:后海南沿、前海西街、柳荫街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82路、55路、4路、5路
区块内存在部分接驳需求,今年3月17日东城区交通委曾透露,将探索在宽度6米以上的胡同引入“常规小型公交+需求响应微型公交”的复合型公交体系,后海南岸这一片空白区尽管位于西城,是否可以用于试点引入线路还需拭目以待。

[14]安家楼
区块空白面积(约):1.31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文君小区、安家楼社区、大使馆
区块内道路:安家楼路、亮马桥东街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400路、416路、402路、405路
区块内存在部分接驳需求,由于道路狭窄,不适合加密线网。


[13]龙潭中湖
区块空白面积(约):1.34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龙潭西里、长青园、鸿运花园、龙潭西湖、龙潭中湖、市少年宫
区块内道路:左安门西街、长青园路、双玉南街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128路、139路、市少年宫专线、84路
区块内存在部分接驳需求,但人口密度较小,长青园路道路狭窄,双玉南街虽可通行但紧邻龙潭路,可以加密线网但效果不会很好。


[12]肖村
区块空白面积(约):1.38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宋家庄车辆段、政馨园社区、肖村
区块内道路:东铁营大街、郭家庄路、肖村东路、成仪路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128路、71路、400、84路
区块核心是宋家庄车辆段,外围包裹着社区、村落,内部接驳需求不高,东铁营大街有路无车也确实很长时间了,990、84为了吸引客流都会绕行一圈政馨园,也确实合理。

[11]动物园
区块空白面积(约):1.44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动物园、气象局
区块内道路:大慧寺南路、五塔寺路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305路、129路、347、94路
区块内存在接驳需求,道路极端狭窄,无法加密线网 。


[10]故宫
区块空白面积(约):1.50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故宫、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
区块内道路:南池子大街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2路、5路、1路、124路
总不能开进故宫吧
当朝大长线,统共有五条,朕不得不截断四条,六条大线,朕不得不撤销三条。
朕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老想着和大伙儿说些什么,可是话总得有个头哇,想来想去只有四个字(一心为您)这四个字,说说容易阿,身体力行又何其难?这四个字,朕是从巴士刨出来的,从祥龙里挖出来的。好好看看,你们都抬起头来好好看看,想想自己,给朕看半个时辰!

[9]成寿寺
区块空白面积(约):1.63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成寿寺社区、中海城、城外诚
区块内道路:周家庄路、关家坑中路、龙爪树三街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352路、821路、400路、985路
狭长的一块区块,东半部分城中村改造拆迁已经接近完成,已建成居住区均紧贴西侧道路,无接驳需求,不适合加密线网。

[8]花卉大观园
区块空白面积(约):2.13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草桥欣园、世界花卉大观园
区块内道路:角门路、草桥东路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351路、529路、368外、400路
三环半的一大断点,对面的康辛路已经张开双臂准备迎接角门路,可惜东边和时村大街还存在着断点。从道路情况上确实允许公交车的通行,区块里一半大观园一半京港车辆段,接驳需求仅产生于北侧的草桥欣园,这里线网的加密可能还是等到三环半的开通比较有意义。

[7]玉渊潭
区块空白面积(约):2.16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玉渊潭公园
公园面积造就的大空白,不多解释,无法加密。

[6]分钟寺
区块空白面积(约):2.18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吕营嘉园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513路、352路、93路
拆的很干净的城中村,短时间内没有接驳需求


[5]丰台站
区块空白面积(约):2.38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丰台站、刘家村、新华街、建国街
区块内道路:建国街、造甲街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专4路、845路、602路、400路
老丰台镇的地界儿,由于铁路严重割裂了道南道北,丰台站及其周边整体工程竣工后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线网无需加密的这片区块未来或许反而会成为线网枢纽。

[4]天坛
区块空白面积(约):2.44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天坛公园
同样是公园面积造就的大空白,无法加密。天坛公园使得中轴线以及法华寺的线路数量相对要多,也使得法华寺成为了一处线网枢纽。

[3]朝阳公园
区块空白面积(约):2.56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朝阳公园
还是公园面积造就的大空白,这里也直接导致了东三环半无法对接。

[2]鹅凤营
区块空白面积(约):2.75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丽泽商务区、京沪线、万柳园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631路、300路、410路、丽泽商务区接驳车
感谢您没有因为两个公园退出本文(x),之所以这片区块采用“鹅凤营”也是为了对这一即将消失的地名进行保留,除丽泽外,这个区块还可以以“万泉寺”称呼,好在是居民区对该地名有所保留,而“鹅凤营”这个地名或许要真真正正地消失了。前面跑题了,目前丽泽商务区金中都南路以南的区块中仅剩几个居民区,目前接驳至导行路站点距离并不远,在未来丽泽导行路取消改回干道时或许会新添接驳线路,总之63路(永定门长途汽车站-丽泽桥)是彻底回不来了(悲)。

[1]纪家庙
区块空白面积(约):3.38平方千米
区块内容:郑王坟社区、亿朋苑、高家场 等
区块内道路:康辛路、纪家庙路 等
区块外围代表线路:专179路、692路、300路、400路
座跨南三环和南四环之间的线网空白,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否出乎你的预料。不是截团不开线,是真的没法开。纪家庙地铁站周边道路狭窄拥堵,往西往南有建筑挡着,往东有京九线挡着,好在三环给纪家庙垫起来一个万柳桥。如果没有10号线,这里便可以称得上是“城市黑洞”。南边康辛路一条大路伸过去,断头在京开“岸边”,路旁接驳需求本身也不高,再加上北边有10号线,跨京开天堑这个任务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只能说三环半依旧是美好的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过我们也很明显可以看出康辛路预留的纪家庙路的接口,以及预留好的纪家庙路拓展延长的走廊,不久之后这里将形成北达丽泽,南通黄土岗的通道,或将改变公交线网空白的现状。

综上所述,目前市区线网密集程度已经很高,存在的空白区块更多反映的是城市中大量的割裂因素(公园、铁路、高速路、超高密度居住区等),而非公交集团线网覆盖的漏洞。这些割裂因素既阻碍了途径公交线路穿越相关片区,又难以为区块内居民提供有效的接驳服务。这种现象尤其在南城,客三分公司的运营范围内最为严重,也是相关片区发展滞后的结果。相信随着未来相关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公交线网会得到进一步完善。

绘制线网是一个宏观探索城市公交的优良方法,也感谢相关网站提供的平台,希望以此为起点让更多人通过公共交通这个城市“红细胞”来更深入了解我们的城市,这也是作为一个公共交通爱好者能做的一点点微小的贡献。
本文全篇共8500个字,耗费三天时间完成。如果您喜欢,欢迎点赞投币转发支持以表对专栏形式作品的认可,我们下次继续聊些别的。

END
往期视频推荐

最后祝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