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理想国》商务印书馆版



译者引言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 年)[1]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的老师 学史上有大量著作留传下来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去世不久,柏拉图离开雅典,周游地中海地区,包括小亚细亚沿岸的伊奥尼 亚一带,及意大利南部的若干希腊殖民地城邦,访问过毕达哥拉斯门徒所组成的学派。可 能到过北非洲、埃及、西西里岛,以及别的地方。他对西西里岛叙拉古城的霸主戴奥尼素 印象恶劣,觉得他是不讲道德,荒淫玩乐之徒,不可能有智慧,不可能治国安民。但柏拉 图在这里遇到霸主的女婿迪恩,一见如故,欢喜非常。在柏拉图看来,迪恩酷好哲学,又 是一个实行家;苏格拉底之后,对柏拉图影响最大的,便是迪恩了。 柏拉图四十岁返回雅典,是年(公元前387年)雅典签订丧权辱国的《安太尔西达和 约》,将所有小亚细亚地区,割让给波斯。雅典斯巴达继续交恶,不得统一,整个希腊世 界,日薄西山,奄奄一息。柏拉图下定决心,于雅典城外创建学园。当时有名学者登门造 访,质疑问难,不仅成为雅典的最高学府,而且蔚为全希腊的学术中心。不少学生都是希 腊城邦的世家子弟,世家子女!柏拉图放弃政治,讲学著书,孜孜忘倦,先后共二十载。 公元前367年柏拉图已年近六十,戴奥尼素霸主逝世,其子戴奥尼素二世继位,由迪恩摄 政,邀请柏拉图重游叙拉古城,为二世师。柏拉图政治生涯第一阶段是壮志雄心的幻灭时 期。第二阶段困心衡虑,久而弥坚,相信哲学家确能兼为政治家,确能治理世界。其代表 作《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第三阶 段柏拉图垂垂老矣。事与愿违,不得已舍正义而思刑赏,弃德化而谈法治,乃撰《法律 篇》。愈至晚年愈求实际,其苦心孤诣,千载下如获见之! 柏拉图《理想国》对话,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见仁见智,存乎其人。毁之誉之, 各求所安。关键在于细读,慎思明辨之后,确有心得,百家争鸣可也。否则断章取义,游 谈无根,那就了无意思。《理想国》一书,震古烁今,书中讨论到优生学问题、节育问 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专政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民主问 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 学研究院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加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等 问题。柏拉图的学问可称为综合性的;亚里士多德的学问则可称为分科性的。亚里士多德 的著作大致分为九种:①逻辑学;②物理学;③心理学;④生物学;⑤形而上学;⑥伦理 学;⑦政治学;⑧修辞学;⑨诗学。古希腊学术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知识,希腊语哲 学一词(φιλοσοφ α)原义爱知,科学一词( πιστ μη)原义知识,在古希腊人看来,哲 学科学一而二,二而一,初无区别。现代所用science一词,出自拉丁语;know ledge一 词,出自古英语;原义均为知识。知识代表真理,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 爱真理”(Amicus Plato, sed magis veritas)。古希腊人所谓知识,代表真理全部,不是局 部。柏拉图承先启后,学究天人,根深叶茂,山高水长,其人其学,成欤败欤?我们有研 究的必要。 此书原有吴献书译本,销行已久,素为学人称道,但语近古奥,不为青年读者所喜 爱,余等不揣谫陋,另行迻译,或可供对照参考。译文所据是Loeb古典丛书本希腊原文 和牛津版Jowett & Campbell的希腊原文,并参考Jowett, Davies and Vaughan,Lindsay, Shorey, Cornford, Lee, Rouse等新旧英译本七种,指望不仅译出原书的内容,并且译出原书 的神韵。不妥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幸予匡正。 简明参考书目 Oxford Classical Texts: Plato, vol.IV, ed.J.Burnet.(Oxford, 1962) R.L.Nettleship, Lectures on the Republic of Plato(Macmillan, 1963) W.D.Ross, Plato'S Theory of Ideas(Oxford 1951) R.H.S.Crossman, Plato Today(2nd ed. ;London, 1959) T.L.Heath, Aristarchus of Samos, (Oxford, 1913) J.L.E.Dreyer, History of Astronomy, Thales to Kepler(Dover Pubs., 1953) A.E.Taylor, Plato: the Man and his Work(1926) C.Ritter, The Essence of Plato's Philosophy(trans. A. Alles, 1933) G.C.Field, Plato and his Contemporaries(1949) 吴献书译《理想国》(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57) 郭斌和、景昌极译《柏拉图五大对话集》,商务印书馆(1934) 注释 [1] 据《韦氏新世界美国英语词典·大学版》第2版,柏拉图生卒年及苏格拉底生年均不准确。 [2] 柏拉图《书札》第七、第八大致可靠,其余未可尽信。



















篇幅有限,第一卷至此结束~ 后面再更新啦!
专栏上方视频是罗翔老师带读本书第一章节上部分的直播回放,更多直播回放可以看我的收藏夹。
有需要的可以边看书边看视频读经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