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文研究基础知识(青铜器辨识第二部分)

2022-06-15 04:08 作者:耑木木  | 我要投稿

二、食器

分类

1、鼎  《说文》: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方有圆,也有四足)

三足圆鼎

2、甗(yan):其形制为甑、鬲二器合成的蒸食器。上甑以炊物,下鬲以饪物,中间有通水蒸气的铜箅相隔。春秋后出现甑、鬲可分合的甗。  《说文》:甗,甑也。

3、簋(gui):盛黍稷之礼器,与鼎配合使用。深腹,圈足。簋造型多样,有圆有方,有盖无盖。早期一般无耳,后来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

敦,亦为盛黍稷之礼器,与簋属于同一种器物。一般认为簋、敦是因时代不同而产生的异名,敦是簋的晚期称呼。


4、盨:盛食器。盨之器形作椭圆形、敛口、两耳、浅腹,圈足、有盖。青铜器铭文有自名为“盨”者,但不见于传世礼书。宋人将“盨”也称作“簋”。其与簋的功用大致相似,所以也有器形是盨而自名为簋者。盨主要出现于西周,春秋以后基本消失。


5、簠:盛食之礼器,具体形制是上为圆盘浅腹,下作圈足镂空。因簠与盘豆形近,所以常与豆类混。《说文》:簠,黍稷圆器也。

6、

其形制为矩形,腹如斗状,矩形圈足,器盖形状相同,可相互扣合。(上下一样)

7、豆:盛肉和蔬菜的器皿。《说文》:豆,古食肉器也。

8、俎:切肉、盛肉的案板,常与鼎、豆合用。

9、匕:挹取饭食、牲肉的匙子,常与鼎、鬲同出


金文研究基础知识(青铜器辨识第二部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