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凹气浮与溶气气浮的区别
省流:涡凹气浮是'粗加工',溶气气浮是'细加工'
重要内容写在前面,这两种设备的关系是互补而不是替代,这两种设备应用的工况不同,所以不能简单的说谁比谁好,只能说,不同的水质情况用哪个会更好
先简单总结下,两者其实只是产生气泡的方式不一样,进而两者产生的气泡大小不同,最终导致导致去除率的不同
涡凹的气泡大一些,除油最高能有80%的去除率,溶气的气泡小一些,一般去除率能到90%
那么再细化一点,涡凹气浮的气泡是直接在曝气机中产生,通过散气叶轮将气泡散射到水中,能产生的气泡大小在30-100μm之间
溶气气浮的气泡则是先在溶气罐中产生溶气水,再通过释放器产生气泡,气泡大小一般在3-20μm之间(额外补充一下,溶气水是水+气,水来自处理好的清水一小部分回流,气来源自空压机)
所以这里就可以拓展到两种设备的组成不同,抛开共有部分不谈(气浮池、刮渣机),涡凹气浮的核心在于曝气系统(即曝气机+散气叶轮);溶气式气浮核心在于溶气系统(回流泵、空压机、溶气罐、释放器),很明显的能看出后者电耗会多一些,但同时溶气式气浮的效率就会比涡凹的要高

最后,纠正几个现在百度百科上几个错误
“该系统因没有压力容器、空压机、循环泵等设备,从而节省电耗。Q=200m3/h的涡凹气浮(CAF)系统能耗仅为5.435KW,而溶气气浮(DAF)系统能耗高达65KW。”
以100T/H气浮设备举例,涡凹气浮的电耗在15.4kw左右,而溶气式总电耗在19.27kw左右,所以两者的电耗其实已经忽略不计了
“石油类、固体悬浮物(SS)的去除率超过80%。BOD及COD的去除率可达60%以上。而溶气气浮(DAF)系统对BOD及COD的去除率只能达35%左右。能促进硫化物的氧化,减少污水中的含硫量。”
对于油体和悬浮物的描述没有问题,但对COD的描述不准确,所有气浮都只是能去除水中的SS、油、胶体,如果COD含有这些物质多,那去除率自然就高,相反,去除效率是不行的,得靠加菌类来处理,气浮去除COD都只能间接去除
最后,如果这篇文章有错误欢迎在下面评论区指正出来,或者有不懂的部分也可以在下面指出,共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