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墨子,荀子,老子,庄子的名言

2021-09-11 16:47 作者:喵柒七次元  | 我要投稿

1.关于墨子的名言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兼爱上》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法仪》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修身》


廉,作非也。 ——《经上》


勇,志之所以敢也。——《经上》

2.关于荀子的名言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荀子·劝学》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荀子·儒效》


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 ——《荀子·儒效》


笃志而体,君子也。 ——《荀子·修身》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荀子·非十二子》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 ——《荀子·大略》



朴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 ——《荀子·荣辱》


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荀子·不苟》


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荀子·天论》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荀子·非相》

3.关于老子的名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道德经》第一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道德经》第二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 《道德经》第七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道德经》第八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 《道德经》第九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正臣。(8月30日名言) —— 《道德经》第十八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道德经》第十九章


希言自然。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 《道德经》第四十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道德经》第四十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出生入死。 —— 《道德经》第五十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道德经》第八十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5.关于庄子的名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 《逍遥游》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 《齐物论》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齐物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 《养身主》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大宗师》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 《秋水》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徙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 《至乐》


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 《达生》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山木》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 《让王》


墨子,荀子,老子,庄子的名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