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懒又拖延的普通小透明,申请最火专业,奇葩经历纪实

背景:南开大学
专业:应用数学
GPA:85.17/100
GRE:156+169+3.5
TOEFL:27(R)+28(L)+24(S)+26(W)
申请结果:UMich MDS(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数据科学
前言
其实申请出国念master是我在刚上大学,甚至高中选择参加高考在国内念本科的时候就做好了的决定,于是上了大学之后,我很早就签了世毕盟(GGU)开始着手准备。托福和GRE倒是不紧不慢很顺利地就考出来了,可真的到了申请季开始选校啊写文书啊填网申表这一系列很重要需要紧锣密鼓地完成的事情时,本典型拖延症患者不出意料地开始行动懒散,所有的事情永远都拖到最后一刻才能完成,于是我的整个申请季就是慌乱、每一步都比绝大多数人慢半拍、伴随着各种奇葩的小错误,这样磕磕绊绊地走下来了。
背景1、托福/GRE我考托福和GRE其实还是蛮顺利的,我的英语水平应该属于那种不敢说放到实际应用中能表现得多好,但是从小到大应对各种考试一直都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本着分数不需要很惊艳够用就行的原则,我准备考试的过程也很简单,利用假期的时间,考前两周速成。
以托福为例,那两周就每天都是上午从tpo找一套听力的原文一边听一遍跟着念直至自己能脱稿或者半脱稿流利地说完全文。抽空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在手机上用app背单词(我是设置的每天背500个,其中只有一部分是新词)。下午便用tpo刷一套完整的题。晚上找一道独立写作练手,积累积累素材。睡前再用app练习几个独立口语的话题。就这样重复两周然后上考场,最后考试的分数也算是在自己预计中不多不少刚刚好。
GRE也是类似的,只是省去了听力和口语的准备,每天做一整套题,然后单独再练一套argument + issue的写作。对GRE我的感想就是它主要考两点——词汇量和你的逻辑,所以一定要大量地背单词,然后熟悉题目的逻辑套路,其实作为理科生,我在熟悉了他考逻辑的套路之后,还蛮喜欢做这一类的题的哈哈哈。总之我考托和考G都是用的很死板很老土的应试手段,不求提升真实的英语应用能力,也不求惊艳四方的高分,只为了接下来申请学校够用就行。
2、实习
我找实习也没有经历过网申啊一轮一轮的面试啊什么的,两段都是通过家里人和朋友找的,所以对于找实习我也没什么太有用的经验。找的第一个实习是在中金公司的投行部,其实一开始是想去股票交易部之类的需要用到量化分析的部门,但是因为在沟通的时候没有讲清楚,最后阴差阳错进了投行部,就把它当成是一次了解金融行业的经历吧。但因为我当时是想申请金融工程的,所以仅仅是投行的实习是不够的,所以又去了一家信息公司的算法部实习,在哪里学到了很多关于机器学习的东西。我觉得这两段实习对我申请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发现了其实比起金融,自己对机器学习更感兴趣,因为自己本科的专业是数学,对金融的了解真的不算太多,而且在学校学了统计和编程相关课的基础上,觉得自己对机器学习的上手要快一些,所以这两段实习之后,我就决定了自己的申请方向从单一的金融工程变成了金融工程、data science两个专业一起申请了,而且自己心里是更偏向于后者的。
申请过程到了大四上学期就正式开始了兵荒马乱的申请季了,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自己的各种大小毛病暴露无疑。当时在申请的时候,就因为自己不经意犯的一个又一个错误对自己都无语了,还跟一个学长吐槽过自己真的是宝藏女孩,等申请结束了一定要把自己犯的所有的错误一条一条列出来看看到底有多好笑,正好就趁这次写申请日志的机会来记录一下吧哈哈哈哈哈。
第一个最大的问题当然就是懒还拖延。我可以说是在申请的每一步都完美展现了自己的拖延症。我从一开始确定选校名单的时候就开始拖延,因为在选校的时候需要一个一个去确认每个学校的申请要求,需要准备哪些材料,ddl是什么时候,是否需要寄送官方纸质成绩单等等,而我在查这些要求的时候,由于自己的拖延症,差点错过了自己想申请的某个项目的首轮ddl,最后匆忙完成PS,联系推荐人写推荐信,在ddl当天熬夜到了凌晨三点才点了提交。而我本人在经历了这次拖延症带来的后果后依旧不知悔改,之后又因为这个问题犯了一次错误。
我的习惯是根据不同项目不同的ddl,一批一批地提交申请。这样一些项目能提前提交,一些项目就卡ddl了。某学校的项目是先交完钱过几天邮件发给你一个网址和注册账号,需要你在这个网站上再次注册账号再上传PS、CV、成绩单等等重要的材料,而这个学校正好被我卡ddl了,自己并没有提前确认到这个情况,所以等到我卡ddl交了申请费收到邮件的时候,我已经错过了提交这个学校的申请好几天。所以最后这个项目我是交了钱又放弃申请了。(其实应该再跟学校发邮件争取一下的,然而我懒,又考虑到本来录取希望也不大,所以没这么做,大家千万不要学我)
第三个错误是我的CV上自己本科的入学年份本来是2015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写成了2013年,然后检查的时候没仔细看也没发现,于是从自己的第一份申请开始,到最后一份申请结束,我都提交了入学年份错误的CV!最后能还是后来某次找GGU模拟面试的时候才发现,但那时我所有的申请都已经提交完毕无法更改。当时我采取的方法是给学校一个一个的发邮件,不提自己具体犯了什么错误,只是说想要update自己的CV,但记忆中似乎也没有学校接受了我的更新请求,不过这也只算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错误,就算学校在审材料的时候发现了,也会根据申请人提供的其他材料上显示的自己的入学时间了解是怎么回事,所以自己当时小小的懊悔自责了一下就没管了。
这种自己不细心犯蠢的事情还发生过很多次,比如我有一个学校没有按要求将gre成绩单附在CV后面一起上传,有意思的是,我是后来发现自己另一个错误的同时发现这个问题的。那是我submit之后过了一段时间check我的申请状态,突然发现自己漏掉了这个学校通过ETS官方寄送GRE成绩,于是我想再去项目官网上查这个学校的code,这才发现了这一要求。我当时是一边骂自己gre成绩都能寄漏,一边还要骂自己又没好好看学校的要求。寄送成绩倒是立刻去ETS官网上寄送了,电子版附在CV后面这一点就没管了,因为之前由于前文提到的问题发邮件申请更新CV的时候,对方就已经告诉我不能了
不过幸运的是,最后我还收到了这个项目的ad哈哈哈。还有一个学校我也是PS的格式没注意没有按要求调,发现的时候我都处于反正类似的错误已经犯过太多次已经麻木了的状态了,心里一笑而过,后来也受到了这个学校的ad。
我想所有读到我写下来的这些错误(甚至还有一些没提到)的人大概都会觉得,怎么会有我这么不靠谱的人,就我这样以后做project还能不能好好做了,没关系你们骂吧我自己也这么骂我自己哈哈哈。我想分享这些是想让大家引以为戒,不要拖延不要懒,官网上的信息一定要自己阅读不能遗漏,要提交的材料一定要提前准备好,留出充足的时间检查,重要的文件检查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反复看,遇到什么问题可以不要脸的尽管跟小秘发邮件提,我有一个学校在申请的时候就是跟小秘来来往往发了好多封邮件,我觉得他应该也对我印象深刻吧
,其实我说的这些小错误最后对我的申请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如果有因此把我拒了的那我也不知道啊),所以如果之后有朋友也不小心犯了什么错误也不用太慌,真的担心的话跟GGU聊、大胆的跟学校邮件联系一下就是,当然最好还是谨慎仔细一点,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麻烦。
关于简历,PS,甚至推荐信的书写,我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提的建议,我自己也就是听了世毕盟的申请课程,规规矩矩的按照给出的参考写的,之后再跟mentor交流进行修改完善,找的推荐人是一个实习的上司和两个学校的教授,都是中国人好说话,如果大家有机会拿到牛推/强推一定要努力争取,我就没什么参考价值了。
GGU对我的帮助
对我最大的帮助不用说当然是文书,如果没有GGU,我对自己的简历该如何制作、PS改如何书写大概是毫无头绪,因为知道GGU有很多成果申请的经验,所以在写文书的时候我是毫无保留的信任GGU给我的指导。我跟我的mentor一遍一遍交流自己的经历要如何详略得到的陈述,如何将经历与自身、与要申请的学校和专业结合,突出自己的的优和学校能选择自己的理由,整个过程我都是非常踏实的。完全不会担心自己的内容会不会抓错了重点弄错了方向。
还有就是关于自己在申请时犯的各种奇葩的错误,我每次都是一发现就告诉自己的mentor和培训师了,他们也都耐心的跟我一起想办法,告诉我可以怎么解决,也告诉我这些错误对我影响大不大。如果没有GGU,也许有些错误有补救的机会我自己就错失了,也许有的错误其实不用太在意我自己却在上面浪费时间和精力了,有了GGU的帮助我真的会安心很多。
一点感想我在整个申请过程中,经历过两次内心迷茫的时期。一次是申请完等结果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身边的朋友几乎都已经晒过offer了,而自己除了拒信的wl什么也没有,原本以为应该能保得到底的学校,都给了我wl,甚至拒信,当时真的挺郁闷的,不是出于对自己会不会没有书的的害怕,我只是每天都自我怀疑,难道自己真的有这么差劲,差到没有一个学校愿意要我吗?到后来我都只把希望放在不那么出众的学校上了,只是觉得不管什么学校,有offer就行,至少能证明自己还不至于谁都看不上,甚至还准备再申一个更能保底的项目,就在我交完了申请费,准备等提老师交推荐信的时候,突然收到了自己的第一个ad,还是一个挺好的、在经历了打击之后觉得自己高攀不上的学校。我当时都不敢相信,反复读了好几遍邮件,又截图给好几个人看,才确定自己是真的被录了。其实这样的经历我想好多申请者都有过,要跟之后申请的朋友在等offer的时候不要焦虑是不可能的,谁没有过收到offer前的焦虑期呢。但申请真的是一门玄学,至少我现在体会到,你还没有收到offer,真的不是你不够优秀,有些学校拒绝你,有可能完全不是你自身的问题,自己认真对待过,竭尽全力过,就够了,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的offer会出现的。
还有一次就是最近申请结果出来以后选校了。我在两个学校上犹豫了很久,其实这两个学校的优势和特点是完全不同的,但我纠结就纠结在,自己没办法对两者做出取舍,渐渐就意识到,我之所以做不了决定,是因为我自己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和决心,如果我真的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以后想做什么,而且很坚定地很清醒的做好计划一步一步实现,哪还会纠结这些啊。表面上看是因为这两个项目好像都挺好而拿不定主意,但事实上我心里担心的是,也许不管选哪个我自己都做不好。我自己的情况是短时间内我也没法想清楚我自己到底要什么了,所以最后选择了不同的学校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不同的轨迹了,我能做的就是不管选择了哪条路,我都尽最大好好地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我渐渐会想清楚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而在这之前,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情,不留遗憾就好。当然对于还有时间对自己的申请目标做出选择的同学,最好的还是认真的思考,确认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领域是什么,真正想要追求的人生方式是什么,再决定自己应该申请什么方向,然后充分的去了解各个学校的特点和优势,选择跟自己目标最符合的项目。
我也是纠结了好几天刚刚做出了选择才终于放松下来开始写这个申请日志的。啰啰嗦嗦说了好多废话啊哈哈哈,可能都对大家没啥帮助,仅仅是借此机会抒发一下自己的心情罢了,也算是给自己的整个申请尘埃落定的一个记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