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累了,是不是死了,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孩子的话震惊父母

大家好,我是大壮哥!今天和各位家长还是聊聊孩子的教育问题,如今我国的教育减负已经在逐步落地之中,但是望女成凤、望子成龙作为家长的共同心愿,并不会随着学业压力的下降而减少,反而很多家长产生的想法是别人都不学了,趁这个机会,我再多学点,不就能再考得靠前一点了么,所以孩子的负担不但没减,反而压力更大。

最近大壮哥看到了这样一个真实事件,心有感触,想分享给各位家长。
精英爸爸妈妈养育了一个孩子,高压的学习政策下,孩子磕磕绊绊地考上了大学、找到了父母举得好的工作,可是孩子觉得有点都不快乐,学习的苦闷,工作的压力,让她走上了绝路,在给父母留下一封信之后,跳楼自杀了,在遗书中,她说自己一直努力成为父母希望成为的人,但自己特别辛苦,活在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里,让自己没用自信,希望来世在报道父母。

看了这件事,不知道家长们什么感想,大壮哥们很痛心,逝去的女儿,悲怆的母亲......到底这样对子女究竟是不是爱呢?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到底是让孩子幸福快乐重要还是学习重要?无数个问题始终徘徊在我的脑海。
大壮哥想说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仅是眼前的一得一失,而是长远的将来。走向社会之后,要在社会上立足,实现自我价值,不努力是换不来的。学习的过程是辛苦的,但只有通过辛苦才能够换来的收获。如果连学习的苦都不能吃,那孩子如何面对这残酷的世界世间百态?
对于孩子出现厌学、甚至厌世的情况,对孩子教育出了问题,问题多数在父母和家庭,不在于孩子本身。所以,要改变一个孩子,父母首先做出调整。

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那些威胁的话,更多的是起到反作用,恰恰是促膝长谈、尊重孩子的平等沟通,才能得到他发自内心的认可。同时良好的夫妻关系,和睦的家庭观念,也是让孩子发自内心幸福的源泉。对于孩子的教育,都不能过激,不能揠苗助长,大力出奇迹不适用于学习这件事。不能把孩子逼得太紧,张弛有度,兴趣和压力相结合,让孩子愉快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
本文由亲子生活大壮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关注作者,转发点评点赞收藏有价值的资讯!!!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