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福利日】第二期:居住区那些事儿

栏目介绍
“福利日”是规划研学社推出的一个特色专栏,每周周三发布,每期为读者讲解一个知识点或传授一个技能,或放送相应考研福利包。案例福利日旨在为同学们介绍业内的经典知名案例。
本期的案例福利日主题为:居住区那些事儿。
本期主持人:同济大学Y学长
居住区是个很大的话题,为了长话短说,我们在这里对居住区案例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的居住用地
大家知道,按照GB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居住用地可以分为一类居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和三类居住用地。这三类是怎么区分的呢?总的来说,就是按照居住区的环境和品质来区分的:一类居住用地指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的低层住区用地二类居住用地指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齐全、布局较完整、环境良好的多、中、高层住区用地三类居住用地指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不齐全,公共服务设施较欠缺,环境较差,需要加以改造的简陋住区用地,包括危房、棚户区、临时住宅等用地当然,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不断推进,2011版用地标准也被《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替代,但新指南中的城镇居住用地依然是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

《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中的居住用地具体到住区本身的设计,2018年末《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GB50180-2018正式替代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代表着“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宜居适度”的设计理念得以真正贯彻和落实。因此,大家在做设计或是学习相关案例时,一定要着重考虑住区的分级分类、街区尺度、建筑高度、配套设施、配建绿地等要素,才能更好适应新的时代需求!
下面,我们将今天的住区案例分为两类,介绍案例学习的要点:低层为主的住区(桃李春风、良渚文化村)多层高层为主的住区(万科第五园、时代玫瑰园、中远两湾城)

杭州桃李春风
杭州桃李春风定位于“全龄化颐乐生活小镇”,紧紧围绕自然山水和文化表现,营造“山水、田园、文化、颐养、闲居”的理想空间,打造诗画般的江南山水小镇,建设完善的养老和居住的功能与服务体系。该项目采用“绿城小镇”开发模式。距离市中心30-50公里,占地3平方公里,其中农业及相关产业占2平方公里,建筑规划占1平方公里。在建筑规划中,90%的是住宅,10%的是配套设施,包括医疗、教育、餐饮、娱乐和文化等。

杭州良渚文化村
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北郊,距离杭州约20公里,50分钟车程,整体占地10000亩,属于万科“非标准”新市镇产品实践,是集自然生态保护、休闲旅游、居住、经济文化为一体的新田园小镇。项目近5000亩非可建用地(含山体)主要用于各种生态公园及配套性项目的开发建设,同时增设各种旅游休闲设施。

深圳万科第五园
第五园位于深圳市区北部的坂雪岗片区,远离城市中心。总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北区以高层居住建筑和商业建筑为主,南区以低层及多层居住建筑为主。该项目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了现代手法的演绎。提炼传统村落建筑形态,在规划层面上表达“村落”的概念。

广州时代玫瑰园
时代玫瑰园位于白云大道永泰收费站旁黄边北路,由60幢小高层组成,分三期开发。为了在社区中设置足够的公共文化交流空间,广州时代玫瑰园邀请荷兰建筑师库哈斯在时代玫瑰园第三期组团内设计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邀请家琨建筑工作室设计公共文化交流空间系统及景观。以上设计将成为一个整体,服务于小区居民和城市公众。

上海中远两湾城
“中远两湾城”堪称上海旧城改造的传神之作,昔日的“危棚简屋集中区”已经成为上海苏州河沿线的景观住宅,共160万平方米的总体规模,构建了上海的城市天际线,甚至扭转了上海人根深蒂固的地域观念。1999年该项目开发之际上海市政府已将这里的改造喻为另一个“淮海战役”,成为上海旧城区改造的一个样板。
我们可以从这些案例中学习到什么呢?除了这些案例的基本信息(即所在地、开发商、面积、年份等),我们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进一步总结后可以将一个居住区的规划内容分为:规划结构、空间布局、道路交通、设施配套、环境景观、规划指标也就是说,当我们学习一个居住区案例的时候,我们要从这些方面来分析理解一个案例,才能算是掌握了这一案例。比如以上海中远两湾城为例:

规划结构:分为东区和西区,围绕三大主题绿化空间展开9个建筑组群;
空间布局:利用地块自然形态,以"大疏大密"的手法,全区38幢高层建筑以连体大板式、板式、点式和台阶式联体住宅沿苏州河弯道分布;
道路交通:北侧轨道3、4号线穿行而过,设中潭路站;南侧可至高架镇坪路道口,出行便捷;小区内800米长24米宽的中潭路林荫大道;
设施配套:24小时便利店、餐饮、美容美发、娱乐等配套设施,还有健身会所、室外游泳池、灯光网球场;
环境景观:规划上总体设计南低北高,建筑向苏州河方向层层跌落的空间格局,苏州河沿岸建筑呈放射状布置以增加亲水性。同时,注重环境设计,采用建筑底部架空方法以保持视觉的通透感和连贯性;
规划指标:占地面积:49.5公顷、总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容积率:3.3、绿化率:50%。
当然除此之外,一些案例还有其特殊性,并且因此而出名。在遇到这类案例的时候,别忘了了解其特色,并且思考这个特色是如何导致这个案例的成败,是否有借鉴之处?例如:良渚文化村:以生态、文化为主题,注重“村民”生活的打造;时代玫瑰园:通过引入美术馆、架设廊桥等提高社区公共性;万科第五园:户型组合与建筑风貌体现新中式风格;……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着时代意义的住区:中国最早的大盘——祈福新村:占地7500亩,1991年建村,常住人口达10多万人,业主20多万人,配套有医院、酒店、学校、商场等。但这样的郊区大盘模式如今也在道路、职住等方面存在问题。

祈福新村平面图
“共和国第一社区”——百万庄:设计师是被称为“设计了半个北京城”的张开济先生,居民楼的编号都来自我国传统的十二地支,建筑组团采用了当时先进的“邻里单位”规划理念,位列正中的是学校、卫生院、商场等公共设施和绿地。

百万庄住宅区平面图
延续古城文脉肌理——北京菊儿胡同、苏州桐芳巷:分别在北京和苏州的老城区,与周边历史建筑和谐共生,为探索历史街区改造提出了新路。

菊儿胡同平面图

桐芳巷平面图
“最美公租房”——北京百子湾公租房: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首个保障性住房,因其独特的设计成为媒体焦点,体现了民众对于居住品质、社会公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百子湾公租房航拍图
如果你是正在做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同学,可以从以上案例中一瞥这几十年来我国住区的演变历程,吸取经典的案例精华,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如果你是准备考研的同学,也需要知名案例的积累,如今的考试题越来越喜欢让考生以实际案例分析来答题,答题时若能信手拈来,便可为答案增色。
如何获取
关注研学社B站账号并在后台输入:福利0419,即可获取
加入规划研学社学习交流q群,获取当期资料
选报规划研学社系列课程之一,每周获取4期资料
资料包包含以下内容:
①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② 桃李春风考察报告
③ 良渚文化村分析资料
④ 时代玫瑰园论文
⑥ 万科第五园分析资料
⑦ 中远两湾城分析、论文
⑧ 万科西山庭院规划设计介绍及图纸
⑨ AECOM—重庆龙湖春森彼岸
⑩ 绿城作品合集
⑪ 百子湾公租房,北京,中国
⑫38个居住小区模型sketchup
⑬650套居住区规划总平面CAD

第三期预告
4月26日我们将分享GIS简明教程与安装包
欢迎广大规划考研人联系我们,提出你们的建议和期待,研学社希望能与大家相互交流促进,祝各位考研人能不负春光,年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