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亿疫苗巨头险跌停!是泡沫太大还是短期调整?
市值超过2700亿的疫苗巨头今日意外闪崩。据同花顺数据,智飞生物盘中一度狂跌近9%,尾盘以跌5.60% 收报。截至收盘,智飞生物报171.29元,市值2740.6亿元。
新冠疫苗研发进度:仍处于试验阶段 尚未揭盲
目前,中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0亿剂次。纵观A股市场,疫苗股整体波动不大,然而疫苗龙头——2700多亿市值的智飞生物上午却突然闪崩暴跌。
记者发现,在资金方面,智飞生物近5日共流出78461.5万元。今日,智飞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出10.01亿元。 6月21日晚间,智飞生物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蒋仁生累计质押股数约为9557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1.92%。
据业内消息,本次杀跌的是根源是:智飞生物业绩预期混乱、相关业务博弈太多。研究机构则认为,目前新冠肺炎相关业务的业绩预期缺失存在混乱。
传言称智飞生物“单季度若不算新冠疫苗利润贡献,只有10亿利润”。对此传言,研究机构认为,从业绩原因看,单季度同比的评估没有意义。据透露,今年有大量新冠疫苗批签发,从而影响部分消费苗批签发,因此传言中的利润计算没有意义。
记者查阅智飞生物最新的2021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7亿元,同比增长49.04%;实现归母净利润9.38亿元,同比增长81.69%。对业绩的大幅增长原因,智飞生物归因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紧急使用。

在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智飞生物就“新冠疫苗目前研究进度”“智飞生物是否有着手研发针对变异株的疫苗”及“智飞生物是否继续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等问题进行答复。智飞生物方面表示,目前公司的新冠疫苗还处于临床试验中,具体的数据尚未揭盲。
智飞生物表示,不论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还是目前我国的防疫政策,可以明确看到,对新冠疫情的防控可能会是一场持久战。智飞生物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将持续关注未来针对疫苗的研发要求,并关注后续落地的政策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来推进疫苗的研发。
代理HPV进口疫苗 扛业绩大旗
智飞生物主营业务为疫苗、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作为一家主营人用疫苗的生物医疗企业,智飞生物产品主要布局在细菌类多联多价疫苗、病毒类疫苗以及结核防治类三大板块。
目前,公司共有11种在售产品,其中AC-Hib联合疫苗、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AC结合疫苗以及Hib疫苗这四种自主研发的流脑类疫苗产品已获批在售。截至2020年上半年,智飞生物自主研发项目共计28项,其中进入注册程序的项目16项。
2017年开始,疫苗行业进入大品种时代。智飞生物与默沙东续签23价肺炎疫苗、灭活甲肝疫苗合同,并新增代理四价及九价HPV疫苗、五价轮状疫苗。此后,其经营业绩开始爆发,代理产品占营收的比重更是不断攀升,2019年这一比例已近九成。
记者梳理智飞生物2020年财报发现,2020年12月22日,智飞生物与默沙东公司签署《供应、经销与共同推广协议》,主要就默沙东公司在中国大陆已取得上市许可的五种疫苗产品基础采购金额进行统一调整和续展,协议的签署进一步明确了截至2023年6月底之前产品采购计划。
近几年真正给公司带来巨大业绩增量的是其代理产品——HPV疫苗。据了解,自2010年上市之后,智飞生物先后经历了自主产品与代理产品各占一半江山,到完全自主研发,再到现在代理产品为主的三个阶段。
据了解,自代理产品在中国大陆市场上市销售以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签发 HPV 疫苗超过 2500万剂,进口产品的引进和推广, 极大满足了国内适龄人群不同的疾病防护需要,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有投资者留意到,智飞生物传统疫苗二季度的批签发较前有所下降,并对是否能与默沙东继续保持协议合作表达关心。对此,智飞生物表示,疫苗的批签发波动与到货情况存在关联,到货速度的变化会影响后续的批签发进度,但不会对双方已签署协议的履行造成明显影响。公司和默沙东的代理协议签署周期基本上是三年左右,未来会按照与默沙东签订的《供应、经销与共同推广协议》完成全年度的采购计划。
研究机构认为,对于疫苗公司而言,研发重磅疫苗决定了公司未来估值的走向。当前,智飞生物PE-TTM回落至83.7倍。随着自主产品逐步进入收获期,若以2020年增速39%测算,2021年公司净利润将增至45.87亿元,对应平均市盈率67倍,智飞生物市值将突破3000亿元,较当前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不过,受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影响,机构抱团股开始出现瓦解的迹象。而智飞生物又是机构重仓的疫苗股龙头,其估值还有一些泡沫。
回顾近期智飞生物股价,在最近6个月的时间里,智飞生物股价两次突破200元,市值超过32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