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应坦坦荡荡
前几天遇到几个初中生,一男生A对街对面的女生喊:今晚一起3p吗?旁边男生B:啥意思?A趴在B耳边窃窃私语,B(我草,羞到捶地)
跟朋友聊起这事,朋友跟我说,他们还小,也就是喊,并不明白这件事。性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好奇好玩。对孩子的早熟你不用过分担忧
但是偶然间看到了一则新闻(下图),唉,他们真的不懂吗?
即便原先不懂
当学到“坐爱枫林晚”时他们看到的家长表情是怎样的?是揶揄?是害羞?还是本应有的如常对待?
当看到家长的表情变化,是继续认真学习?还是浮想联翩?
家长对正常词汇的歪曲理解,会自然的过渡到孩子身上,使得他们将一些词语标签化,“颜色”化
性教育,应科学规范,坦坦荡荡,而不应当成一种羞耻,更不应该“犹抱琵琶半遮面”勾起想象成为一种谈资
作为教育的启蒙者,家长应审视自身,认真对待
“家长”二字是一家之长,更是德行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