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 | 考后真题答案首发(持续更新)

同学们,2023年4月自考《近现代史》真题及答案(非完整版)已出炉,供大家参考对答案!
温馨提醒:我们的教研团队正在加紧整理4月自考试题及答案,将持续更新,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的推送奥~

2023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权威真题
及答案解析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题干】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答案】(1)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和经济剥削,迫使广大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2)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普遍激化,外国商品的输入和鸦片贩卖年年激增,加速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萎缩,人民生活更加贫困。
(3)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生前十年,包括广西在内全国自然灾害频发,大量灾民流离失所。【考点】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27.【题干】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内外政策的变化。
【答案】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品会”确定了“防其、限北、溶业、反世”的方针。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这个阶段国民党对抗战在全局上逐渐趋向消极,基本上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以便保存实力。同时又抽出相当多的兵力用来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制造了多次的反共“摩擦”事件。
【考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现场
28.【题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作用、核心内容、意义。
【答案】(1)作用。《北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实音。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2)核心内容: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的规定,是《共同纲领》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3)意义:《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考点】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政协的召开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
29.【题干】从“一五”时期到1976年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答案】成就:工业方面,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如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在工业建设上接连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许多项零的突破,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等。农业方面,农业产品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交通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从此铁路贯通中国南北。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沟通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 意义: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出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良好的探索。
【考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开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0.【题干】中共十八大阐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答案】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大会。大会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大会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会强调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中共十八大精神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题干】18世纪西方殖民主义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答案】商品生产的无限增长需要开辟新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寻求新的殖民地。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工业革命之后,殖民主义者加紧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其沦为列强所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与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开辟新的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促使西方列强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他们把目标瞄向中国。1825年英国经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些人主张利用战争摆脱危机。1836年,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与此同时,法、美、俄等国也有侵略中国的欲望。
【考点】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32【题干】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答案】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提出了党的纲领;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春、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考点】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历史特点
33.【题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及其意义。
【答案】1947年下半年和1948年初,土地改革运动在各解放区广泛发动。这期间一度发生过侵犯部分中农利益、侵犯某些民族工商业;许多地方斗争地主、富农的方法不适当等“左的错误。中共中央一经发现,便立即采取坚决的措施加以纠正。期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总结了土地改革的经验,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广大农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愿望。解放区出现了新面貌: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军,广大农民积极支援和配合解放军作战。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物力保证。
【考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祖国大陆的初步统一——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巩固

更多后续资料欢迎关注我们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