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圆盘?作画崩坏?制作委员会?来看看动画同好会第四集说了些啥

2017-10-31 16:57 作者:真鱼  | 我要投稿

还没看过这个新番的朋友可以先:点击链接去看动画同好会

第四集还蛮有趣的,想就里面的内容写写,如果说的不对还请评论指出。

1.圆盘

    圆盘这个叫法据说是来自2ch,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BD”或者说是“蓝光碟”,深夜向动画都会在开播后出售BD/DVD,以此来回收制作费,当然可能出生在移动端时代的很多小伙伴可能不明白为啥看过一遍之后还要买碟,动画里其实也给出了几种答案。

圆盘的销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购买圆盘,等同于支持了制作方,打个比方,我非常喜欢京阿尼的作品,那么我通过购买玉子爱情故事、声之形的圆盘,京阿尼就可以从中获取利益。

    假如通过我们的购买,京阿尼的作品卖的非常好,那么不仅京阿尼可以获得利益,还能收获口碑,毕竟圆盘销量是唯一向外公开的数字,不同于收视率只限定在日本的电视台,圆盘销量即便是海外的普通观众都可以查到,圆盘销量虽然并不是制作公司获得收益的唯一途径,但确实是代表着动画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指标。

是 是王之力

    一般来说,圆盘内除去动画本篇的内容外,还会附带一些小特典,比如声优副音轨、设定集、手办等等,以此来吸引观众进行购买,简而言之也就是如果你不买圆盘你是看不到这些内容的。

    近几年随着偶像声优的崛起,也出现了买BD送声优活动门票、握手券、演唱会门票这种情况,而且往往是买一卷圆盘还不行,要购买全套才会送,甚至还有随机形式的,意味着你可能要买很多圆盘才有机会中奖门票。这就会造成某个动画的圆盘销量会突然翻倍甚至翻几倍的情况出现,属于一种恶劣的商家营销手段。(但是观众就是吃这一套有什么办法)

如果能做到这种程度你可能就是真正的动漫高手
但小心钱包被掏空因为圆盘并不便宜

    虽然如今网络配信已经成为主流,但是圆盘依然有着其自身的优势,所以暂时来说,圆盘商法还不会彻底的消失,如果你真的喜欢动画,不妨去购买一份圆盘吧。(买BD-BOX比较划算)

2.作画崩坏

你说的可是我要成为双马尾?

    我们观看的TV动画往往是有数名原画师来负责作画,从一个到几十个都是正常的(一般情况下TV动画每集10个左右为正常)。

一般在ED会出现STAFF表就能看到有多少名原画负责这集

    而由于每个原画师的实力是不一样的,出现结构和画风不一致的情况是时有发生,所以会有作画监督这个职位,来负责修正原画师没有画好的地方。

    既然有作画监督了,为何还会出现某些作画崩坏的画面呢?这就要牵扯到工期和资金的问题了。先说工期的问题,动画制作往往时间都是非常紧迫的,日本动画不像是迪士尼的情况,可以全部做完了再播,基本上是做好一大半了后,先拿做好的几集去播,再边开播边做,工期紧张的原因一个在于日本动画现在的动画数量实在是太多,动画公司这个季度刚做完一部,下个几部可能马上又要做几部,制作人员也是这个现场做完,马上又去下一个现场。打个比方,我是画画的,我一个月可能能画100张画,但是领导要求我一个月画200张画,我自身的水平达不到,那我就只能降低要求,画的快,自然就画不好了。这也就造成了一些原画为了达成任务,追求速度,质量跟不上了,画不好了给作监修改,但是作监也只是经验丰富一些的画师,作监可能能修改一部分,但是部分修改不好的也只能打回去让原画重新画,原画师可能还接了别的动画的单,只能把修改的先放一边,最后极限修改后再交给作监,然而这个时候可能已经临近交货时间,还有中割上色摄影没弄,于是只能匆匆修改交付上去,最后输出的成片肯定就有问题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一集动画,可能这个场景人物没问题的,下个场景人物就走形了,因为每个场景负责的原画往往是不同的,虽然作监会尽可能的修正到一样,但多数情况也只能尽力而为,像上图所说的爆肝修改成神作画,那往往是本身原画师就实力强劲,比如骨头社的一拳超人那种情况,作监只需要修正而不是全部重画(打个比方并非实际情况),自然出来的效果就好了很多。

    再说资金问题,有些动画本身资金不充裕,导致需要整一集外包给二流的作画团队,那更是雪上加霜,也就变成了我们看的“作画崩坏”,而业界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比如总篇集先播个一集,或者直接延期播放来避免作画崩坏的情况,所以作画崩坏也不能单纯的说是原画师画的不好,或者作监修的不好,或者动画公司不行,是很多原因造成的。

3.做动画原来是很烧钱的吗?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动画比起真人电影电视剧,会省钱很多,但这完全是错误的。

做动画确实是很烧钱的。

    由于制作经费属于保密的东西,普通的观众很难得知,根据高松信司监督(《银魂》监督)在推特上的发言可得知,一部13集的动画,制作所需要的经费在1.5亿日元-2亿日元左右,平均下来每集就需要花费1000万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的话就是每集需要60万左右。

    而动画相对于游戏来说,吸金手段是比较少的,你玩个游戏怎么着你也能冲个几十块钱吧,但是你看完动画,你会愿意去购买圆盘吗?又或者说你愿意去购买设定集之类的周边?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在X宝买了很多周边啊,但是你别不信,X宝的大多数是盗版,你即便购买了,这钱也到不了制作组手里。

    而相对来说日本算是有完善的商业体系,国内动画就更惨了,没有回收投资的商业模式,基本都是纯烧钱,大多数情况只能靠暴力植入广告来回收成本,当然近几年可能随着二次元这个词汇的炒热,不少投资商纷纷加入,国产动画看起来一片兴兴向荣的情景,但是背后的亏损,谁又能知道呢。

4.制作委员会


    制作委员会有点类似于中国电视剧和电影中出现的出品方,简单解释的话,就是几个不同的出资方合在一起的称呼,而在动画的OP最后一般会出现制作委员会的成员(出资多的一般列在上面,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准确)

制作委员会一般还会起个和该动画有关的名称,这里可以看到起的是咲钟湖学园动画研究部,下面是几个出资方。

    制作委员会的职能其实有很多,上面所说的是基本职能,往细了说就太复杂了,作为观众我们也没必要去了解太深。想详细了解可以去看这篇文章:http://www.anitama.cn/article/635f5b5173193b7d

   制作委员会是对动画是有着最高的决策力的,说白了,出钱的就是老大,但是一般来说具体的动画制作,委员会高层是不会去干扰的,还是由动画制作人员,比如监督比如系列构成去具体负责,但是从权利上来说,所有staff都要听从委员会的安排。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了解制作委员会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就好像了解动画制作公司一样,不同的投资方出资能力也不一致,有时候也能从中推断动画的质量是否能稳定,一般来说,委员会的存在还是比较神秘的,因为这些高层一般是不会出现在台前,所以我们观众能知道的也极为有限。

    当然制作委员会其实也存在很多弊端,只能说目前的日本动画还没有更好的方式去替代吧。

5.销量好就能出第二季?

阿库娅似李

    一般情况下,是对的。因为只有赚到钱了才有做下去的动力,这在哪个行业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动画也不会例外。就拿图上neta的素晴来说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第一季各种被吐槽作画崩坏(实际不是),但是人家圆盘卖得好,并且推动了原作销量,其他周边也都还不错,很快第二季就来了。

    再比如干物妹!小埋,虽然圆盘销量一般,但是周边全球火爆,第二季也很快就来了。

    当然也有一些制作前就决定了制作成半年番或者年番的,这种就和销量没什么关系了,无论卖的如何,只要制作前决定好的,那么都会出完。

    也有一些周边卖的很火爆,人气也非常高,但是就是不出第二季的情况,这些有可能是原作进度不允许,也有可能是故事实在没办法续写,也有可能是制作要求太高,找不到合适的制作公司有档期,这些情况都是存在的,只能说,等待,并心怀期望吧,毕竟即将到来的2018年1月份就会有一大批第二季第三季回归。

感谢所有为了第二季购买了周边的大佬

明年那么多续作全靠你们的氪金

圆盘?作画崩坏?制作委员会?来看看动画同好会第四集说了些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